此次集中开工投产的重点项目,很多都是南海区近年“招大商、引大资、搬大树”取得的重要成果。2018年,全区共引入超亿元项目166个,计划投资总额1170亿元,同比增长13%。也就是说,大约每两天,就有一个超亿元重大项目落户南海。
而2018年南海不仅引入的项目多,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许多重大项目在落户后有“加码”投资的举动。
去年,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在南海全面建成,同时投资118亿元的一汽-大众MEB电动汽车项目落户南海,此次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中,这一项目就列入其中;国内首个自主创新核医学肿瘤分子影像示踪药物取得重大突破,带动北大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等一批高端医疗项目加速落户,产业链项目也计划今年6月开工;全国文旅龙头企业宋城演艺改变轻资产投资模式,重资产投资10亿元打造宋城·西樵山岭南千古情项目,将剧场建设规模扩容3倍,极为看好南海文旅市场。
每两天落户一个超亿元项目,重大项目落户后频频“加码”。南海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事实上,这与南海前瞻性的布局、对项目的用心服务息息相关。
去年,国内首个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项目在南海的落户,证实了南海的用心诚心。“项目的落户有一定偶然性,但更重要的是必然性。”产业链项目之一佛山市原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表示。
早在2013年,核医学肿瘤分子影像示踪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而且这种医学项目投资周期长。当时项目带头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同位素研究中心主任王凡教授带着核分子影像项目寻找产业化合作伙伴时,很多地方反应较为冷淡,而南海区却对项目的先进性表现出极大兴趣。2013年,王凡在南海注册成立佛山瑞迪奥医药有限公司,推进国内首个自主创新核医学肿瘤分子影像示踪药物的产业转化。南海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支持该项目。
项目在南海经历了长达6年的孕育,期间始终得到南海区的支持。如今这种药物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临床试验,预期明年可以取得生产许可证。去年,双方又以核分子影像项目为核心和龙头,启动国内首个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项目,南海区也追加了对项目的扶持资金,踏上打造核医学领域“华为”的征程。
项目逐步深化,即将走到“摘果子”的阶段。陈思表示,整个产业链项目有望在2026年至2028年达到年销售20亿元。更重要的是,该产业链的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且目前市场仍处于空白,将奠定南海在以分子影像为代表的先进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地位。
南海的“大手笔”和“大视野”也吸引了一批慕名而来的科研团队、医药企业。“南海对项目的支持,让北京大学乃至北京生物医药相关科研院所都有所触动,在同行中树立了一个典范,很多人都过来咨询,表达了想在南海寻求产业化的意愿。”据陈思介绍,仅在去年,就有2个生物医药类项目团队经他们的推荐来到南海,目前正在与南海区密切沟通。
类似王凡教授团队的经历还有很多。南海的招商团队专业贴心,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丹灶镇招商局专职副局长沈彬华表示,丹灶镇16人的招商团队,已经分成了产业推介、企业服务等几个小组,全程跟进项目的落实情况。“近几年氢能项目非常多,大家也都在补充氢能相关知识。”沈彬华说。
加速项目建设,让企业感受到抢抓机遇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也会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这也正是这次集中动工投产活动的深层意义。
(文/佛山日报记者毛蕾、吴蓉)
新闻推荐
重大项目引领南海发展“春潮”南海区上半年共66个重点项目开工投产,精准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投产的重大项目之一——桂城国际双创园。/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通讯员徐华筠摄爱德曼公司生产的氢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