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社区广绣工作室内,社区居民正在专心刺绣。/佛山日报记者吕嘉怡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吕嘉怡
“黄连社区党员志愿者”微信群内,一位成员随手拍下社区内乱扔旧家具图片上传到群里,值班保洁员快速处理……这个由三十多位退休老党员组成的微信群,成为指尖上的社区管家。每当他们发现社区里出现垃圾乱放、井盖丢失、街灯不亮等现象,便会在微信群里及时反映。正是靠着众人一点一滴的积累,让黄连社区的环境不断提升,成为近悦远来的美丽村居。
近年,顺德勒流黄连社区积极推进社区营造,率先组建“乡村振兴促进会”,激发群众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探索出一条社区合作共治路径,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多方合力构建合作互助基层治理模式
黄连社区大学里,几十名社区居民正在议事厅就新一年的各项工作展开讨论,募集活动经费。议事厅的墙上张贴着议事规定,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两分钟、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打断……黄连社区大学校长何劲和说,议事规定一直被严格执行,为的是将流言止在这里,将正能量带到社区。
2015年11月,黄连社区大学在有着80多年历史的黄连雪圃学校里揭牌。社区大学面向广大群众免费开展读书会、书法、广绣等各类讲座和课程。“走街串巷话黄连”的系列讲座、白玉兰树下的精彩论坛,延续黄连崇文重教的乡风。社区议事厅也为热心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治理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乡村振兴需要振兴人气,让居民从家里走出来,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去。”何劲和说。黄连社区通过打造公共空间,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一股合力。
黄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乃顺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黄连社区积极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社区氛围,构建社区利益共同体,增强社区凝聚力。
去年2月,黄连社区率先成立顺德首个“乡村振兴促进会”,以“社区主导、居民主体、企业参与、乡贤支持”为机制,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活动。村企结对共建凝聚社会各方和社区居民力量。13个村企共建项目,聚焦黄连水乡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古街巷改造提升、黄连村史馆建设、罗家祠公园建设、丹青艺术文化街建设、乡土美食发扬及展示等。
以水为线,疏浚清淤,黄连社区再现水清岸绿的水乡美景。村史馆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准备3月便开门迎客。
百花齐放优秀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走进黄连社区的广绣工作室,工作室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广绣作品。几位老人正在各自忙活自己的绣品。社区居民吴宝萍正在绣一幅梅花,不同颜色的针线变换间,绣出梅花的层次。
“以前只能在家看电视或者打扑克打发时间,现在几乎每天都到广绣工作室刺绣,看着一幅幅精美的绣品,我感到很满足、很幸福。”吴宝萍每天九时半前就会来到工作室开始刺绣,与老人们一起绣花、拉家常。
近年,黄连社区积极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赋予社区更丰富的内涵。广绣工作室让广绣技艺再次焕发光彩。澳心街上,书法协会、洪拳训练基地、曲艺协会百花齐放。画家艺术村吸引了8位书画艺术家进驻设立工作室,潜移默化地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涵养。
黄连社区开展的文体活动异彩纷呈,既有书画展览,也有传统的端午节游龙、龙虱竞渡、仓沮圣庙里孩童入学开笔礼、敬老节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黄连社区打造特色文旅小镇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元旦假期,2019勒流“乡村振兴”美食文旅节开幕。一连三日的活动,共有54个美食、文创展位及多项非遗项目集中在勒流千年古村落黄连社区展示。“百艘通天埠比赛”在黄连河上火热开赛,106艘龙虱水上竞技,一展龙虱游艺的活力。有市民游客穿上进士服装,坐上轿子,到仓沮圣庙拜造字先师,亲身体验仓沮信俗。
张乃顺介绍,黄连社区正发力打造以水乡古韵、文化产业、美食旅游三位一体的综合文旅小镇。接下来,黄连社区将文体活动与传统文化建筑相结合,打造顺德厨艺博物馆和乡土美食体验基地,将黄连打造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交融、宜居宜游的美丽文明村居。
新闻推荐
压紧压实责任 确保项目安全推进市督导组到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佛山日报讯记者朱朝贵报道:前日,市政协副主席郑灿儒率领市安全生产驻点督导组到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开展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