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文志为获评禅城2018年度十大新闻的单位代表颁奖。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发出最强音。3月1日,禅城共享社区项目获“国字号“荣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禅城排第16位等十件新闻事件获颁2018年度禅城十大新闻。
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度禅城十大新闻都是禅城发展的生动注脚。这些深刻影响着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特点和禅城印记的新闻事件,记录与激撞了这个崭新的时代,也成为禅城继续前行的借鉴样本和推动力量。
以新闻为载体,禅城元素得以充分展现,并在中央和省级等主流媒体频频“亮相”,发出禅城发展最强音,市民也可以透过新闻事件看见这座城市过去一年的发展轨迹,同时窥视这座千年古城未来的美好蓝图。
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2018年6月27日,科力远CHS项目佛山工厂一期在禅城区绿岛湖智能制造区投产,标志着全国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混合动力总成系统生产线正式建成。这座总投资约100亿元、总规划100万台的工厂,113秒即可完成一套混动系统产品。
“科力远CHS项目一期禅城投产”入选了2018年度禅城十大新闻,正体现了该项目对于禅城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并说明了过去一年,禅城以大项目为龙头,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的成效。
这也是禅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禅城努力构建友好型企业服务体系,用“拼服务”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自2018年12月6日,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启用以来,通过服务沙龙、走访服务、专员对接等多种形式,约200家企业从中享受到优质服务。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区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商协会、服务机构组建禅城区企业服务联盟,在政策服务、投融资服务、财税法律等领域助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禅城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禅城致力打造尊才聚才用才新生态,推出九大人才新政,涉及多个层次、多个领域。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区人才总量累计达到24.5万人。
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德智是其中一位人才政策受惠者,包括他在内,其企业共有两人荣获佛山市创新创业领军人物荣誉;先后有四名高层次人才获得“金禅卡”服务。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时,叶德智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不断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品。例如去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正是由航天柏克定制专用电源方案,“禅城制造”再次现身“超级工程”。
这些极具里程碑的新闻事件,都是过去一年禅城经济发展的生动折射。在龙头项目带动、优质服务以及人才政策“护航”下,禅城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6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8名。
创新探索精准发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红利,正在禅城154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不断释放。过去一年,禅城大力推进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政府监管、创新创业等各领域重点大数据应用项目落地,为中心城区迈向善治打下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每日翻开手机打开共享社区APP,看看有没有邻居需要帮忙,这几乎成了塔坡社区73岁居民李可琛的生活习惯。“社区老人较多,经常有希望帮忙换水龙头、通水管、修理门锁、窗帘等需求。”李可琛说,自己懂得修理,也有专业工具,能帮到街坊觉得很开心。
去年,禅城区率先探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在全区全面推广共享社区建设,社区居民通过共享行为,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坚冰,重构温暖社区。
据了解,禅城“共享社区“基本实现社区全覆盖,短短一年内,这项改革已荣获2018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等三个“国字号”荣誉,树立了禅城改革史上的一个新高峰。
数字赋能下城市更有温度,监管也更有力度。去年,全国首个“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在禅城上线运行,这是禅城依托大数据深入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又一创新举措,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的肯定。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刘晔还鼓励禅城继续大胆探索,高标准建设好“区块链+社区矫正”项目,在技术上、理论上、法律上进行完善,为全国“智慧社矫”工作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改革渗透禅城各个领域。2018年7月9日,禅城区“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启用,实现商事登记“全智能”“无费用”“无纸化”“零见面”“24小时办”,赢得市民点赞。“想不到现在办执照这么方便!通过自助终端操作就能办,不用窗口排队,也不用交任何纸质材料,甚至见不到审批人,真是太省心了!”禅城区嘉灏多餐饮店经营者黄芳浩通过“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约5分钟便领取到营业执照,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后,黄芳浩不禁竖起大拇指。
城市品质内外兼修
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也是一张城市形象的名片。
2018年2月27日,全省首个“环境立体监控中心”在禅城成立,该中心旨在创新环境监测防控手段,以监控防治立体化、智能化弥补传统“人防”监测监管的不足,标志着禅城迈入了智能环保新征程。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12月24日,禅城区环境空气综合质量同比改善幅度最大,居全市五区首位。
“环境立体监控中心成立可以获得十大新闻,说明市民非常认可我们的工作,这是一种鞭策。”禅城区环保局副局长冯凯鸿表示,中心今年将继续运用高科技辅助进行环境监管。“去年,该中心的监管主要针对大气,而今年将结合广佛跨界河治理和水污染治理,把科技手段进一步运用到河涌水质管理上,让立体监控既"对天"也"下河",扩充服务范围和覆盖面。”
除了环境整治,近年来,禅城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一个个“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村风民风美”的“文明村”“幸福村”频频涌现。
以紫南村为例,坚持以文化立魂,用仁善立村的紫南村,近年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2018年4月17日,全省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会在紫南村召开,向全省推广紫南村以文化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
过去一年,禅城坚持内外兼修、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努力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与此同时,扶贫工作“开花结果”,惠及兄弟城市,禅城区被评为中国“2018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区县”,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区县。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文/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陆冰芊
新闻推荐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区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年度重点工作
俯瞰沧江工业园一角。高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育产值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2个、超300亿元产业集群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