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槎”策划主管林成宝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小编周记
入驻南方号大家庭一年多,“新奇槎”在栏目策划方面亮点频出。从去年的“借眼看奇槎”到今年的“我为奇槎读诗”,这个南方号总能找到一个巧妙的角度,来展现奇槎之美,也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奇槎故事。这些巧妙的角度是怎么找到的呢?找角度的背后,还藏有什么样的“运营秘籍”?本期“小编周记”,我们请来了“新奇槎”策划主管林成宝分享她的运营体会。
用策划思维形成南方号的独特格调
运营“新奇槎”南方号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在新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到底要如何耕耘这一亩三分地,让它开出更多的花、结出更多的果实?尤其是作为一个政务类的新媒体,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传递政声、记录时代故事?作为“新奇槎”南方号的运营者,我想我们更多地还是要对内容进行精耕细作,尤其是要敢于打破“碎片化”的定式思维。
在我的理解里,所谓“碎片化”,不仅仅是指内容的篇幅很短,更多地是指内容缺乏深度,缺乏自我思考的光芒,让人一看就忘,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新媒体运营并不是仅仅靠“小编卖萌”就能“圈粉”的,内容好看和内容有深度是可以通过策划这条桥梁来达到相互平衡的。
策划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策划是一种策略、谋划,或者说是计划、打算,它是个人、企业、组织结构为达到一定目的,在充分调查市场环境及相关联环境的基础之上,遵循一定的方法或者规则,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周密、科学的预测并制订科学的有可行性的方案。在新媒体运营中,长期、稳定的策划,可以让一个新媒体号慢慢形成自己的格调和品位。
“借眼”聚焦市民的奇槎印象
众所周知,奇槎是禅城的“东大门”,也是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一员。奇槎,备受关注。自2015年开始规划建设至今,奇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市民眼里的奇槎到底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新奇槎”南方号的运营团队进行了一次次头脑风暴,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零散化和碎片化的内容,已无法去呈现日新月异的奇槎,我们应该找准主题,策划一个系列报道进行推送。
所谓系列报道,其实是我们对传统媒体报道形式的一个借鉴,是传统媒体众多方式中的一种表现方式。系列报道要求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不一定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系列报道,很契合我们宣传奇槎之变的想法。
确定了主题,也清楚了利用系列报道方式来表达,那么内容呢?我们不能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奇槎实实在在的变化,要与奇槎有关,或者说,是与关注奇槎的人有关。借“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被正式命名为“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以“借眼看奇槎”为主题的系列推文,于2018年8月2日正式“出世”,以此主题推送的文章共有11期,几乎能做到每周1期。而每期“看”奇槎的人物都不一样,推文中涉及到的有媒体人、老中青三代奇槎村人、新奇槎人、奇槎房企工作者、环湖小学东校区的家长们等。这个系列报道推出后,受到了市民的关注,也获得了新媒体运营同行们的称赞。
诗意展现“追梦人”的奋斗故事
而“我为奇槎读诗”,是我们在“借眼看奇槎”的运营基础上,推出的第2个策划。
奇槎,它的全名其实叫“奇槎国际社区”,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国际范儿”。这些年来,奇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链接了许多国际优质创新资源,例如正在建设的“佛山LEH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这一个特点也启发了我们,我们又“启动”了大脑,开始策划。如何才能让奇槎既能与佛山的发展产生共振,又能获得更多国际上的关注?经过思想碰撞后,我们决定邀请8位常年在国外生活且与奇槎有联系的读者,分享他(她)们奋斗的故事。
策划之初,我们一致认为,光分享故事,其实是不够的,我们希望呈现的形式可以更加浪漫一点,用更“柔”的方式去得到用户们更深层次的共鸣。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诗”,我们想用一种诗意的力量去为奇槎的发展甚至是三龙湾的发展打call。对诗作的内容,我们没有明确的要求,其选用标准,就是要求创作内容是正能量、积极向上的。
因此,在推文的内容方面,除了有读诗的声音部分外,还分享了受访者们自己的奋斗故事,以此激励更多“追梦人”像他(她)们一样奋力奔跑,像奇槎一样能量满满。
“新奇槎”虽然“年纪”很小,但向上的力量也像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奇槎。我们也相信,“新奇槎”将来会有更多的精彩内容展现给大家。因为,我们相信“奇槎”力量。
(作者系禅城东部商务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策划主管)
■点评
让更多人通过
“新奇槎”爱上奇槎
作为“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社会和市民深入全面了解已华丽变身并快速发展中的新奇槎?作为南方号大家庭中一员的“新奇槎”,我们希望向社会各界传递更多关于三龙湾以及奇槎发展愿景和服务市民的相关信息,让更多的市民重新发现奇槎、了解奇槎、爱上奇槎。
(点评人:禅城区奇槎片区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奕)
新闻推荐
26周超早产男婴渡过险关顺利出院 130天悉心呵护,体重达到5斤多
超早产儿“小宝”刚出生时,手臂比成人的拇指还小。禅城中心医院供图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的律动扫码观看“小宝”成长vlog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