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作香云纱的薯莨
市民体验香云纱手工包制作
香云纱具有凉爽宜人、轻薄柔软等特点
央视揭秘神奇的双色奇纱
羊城晚报讯 记者欧阳志强摄影报道:近日,顺德香云纱再次登上央视舞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大型纪录片栏目《探索·发现》对香云纱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
香云纱已经不只一次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了。早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央视就曾多次向全国、全世界解读这种神奇的双色奇纱。值得一提的是,《探索·发现》属于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
香云纱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誉为面料中的“软黄金”。香云纱初名“响云纱”,因为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旧时上海人以其象香烟的颜色叫香烟纱,后来江浙一带的人称香云纱,广东人称莨纱。2008年申遗成功后,统称为“香云纱”。据介绍,香云纱实际上是薯蓣科的薯莨汁液泡过的小提花绸,和广东顺德、南海、三水、佛山等地特有没有被污染过的河泥(俗称“过河泥”)发生化学作用的产物。薯莨汁液主要成份为易于氧化变性产生凝固作用的多酚和鞣质,和“过河泥”的高价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黑色沉淀物,凝结在制作绸缎的表面。香云纱正面黑色,反面黄褐色。
香云纱的制作一直为外界所关注。它独特的制作工艺更是激发了不少人的好奇。由于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香云纱具有凉爽宜人、轻薄柔软、遇水快干、不易起皱、富有身骨,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
首期投5亿元建博物馆
据介绍,2008年,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顺德伦教成为香云纱染整技艺传承地;2009年,“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两块牌匾落户顺德伦教;2011年,顺德香云纱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地方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这种古老的传统,国家级“香云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艺晒莨厂的负责人梁珠推动香云纱博物馆的建设,该博物馆已于2017年10月动工建设,占地约605044平方米,首期投资约5亿元,主要围绕香云纱博物馆、香云纱国际展览及发布中心、香云纱产学研基地、香云纱文化休闲区等相关产业,延伸和发展香云纱产业链、弘扬和复兴中国最大香云纱产业的基地。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覃征鹏通讯员黄伟、梁嘉浩报道:昨日,顺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姬帅收到了失主李波送来的“拾金不昧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