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南海新闻 > 正文

基塘农业影响远至欧洲 昔日桑基鱼塘缔造“南国丝都” 今朝生态旅游唤起那抹“乡愁”

来源:羊城地方版 2019-03-08 13:56   http://www.kcqsx.com/


西樵镇鱼耕粤韵文化旅游园桑果熟了,引来游客大快朵颐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通讯员 张嘉宜

经济较东部虽相对落后,传统农村形态却大多得到完整保留,更有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近年来,佛山西部地区正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体验式农业生态游,打造旅游市场的“新气象”。3月7日上午,记者在南海区西樵镇第五届桑蚕文化节上发现这一现象。

A

走在西樵镇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内,万亩鱼塘直达远方西樵山脚下,这一片珠三角地区保留最完整的生态农业片区和根植其上的基塘农业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据西樵镇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乔金介绍,桑基鱼塘在西樵的扎根始于明代,当时,基塘农业在南番顺片区有着主导地位,包括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草基鱼塘、花基鱼塘等农业模式。以西樵为例,农民们在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形成一整套农业循环生态模式。桑基鱼塘的兴盛,直接奠定了西樵“南国丝都”的地位,西樵出产的蚕丝通过广州港,走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欧洲。

基塘农业的兴盛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化纤等材料的出现,蚕丝逐渐退出市场,基塘农业也逐渐式微。如今,番禺的基塘农业已基本消失,但顺德、南海依然保留有大片桑基鱼塘。余乔金表示,今年4月,南海将以西樵、九江的基塘农业为载体,向农业部申请重点农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回归承载“乡愁”

B

近年来,桑基鱼塘逐渐重回公众视野,与之前作为农民“口粮生计”的角色不同,如今的桑基鱼塘,更多是生态旅游的载体,承载的是人们怀念农耕文明的“乡愁”。

3月7日,记者在西樵镇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内看到,桑蚕文化节启动首日,公园通道两旁的桑树上结满了桑葚,由于全部是生态种植,桑葚可就地采食,游客争着和鲜美的桑葚合影。在园内的桑蚕展示中心里,桑蚕结俑过程清晰展现在游客面前,还有桑基鱼塘科普、老式纺车、簸箕等物品,展示西樵的传统文化。此外,园区内商家还售卖桑葚酒、桑果汁等手信,园区更开设捕鱼大赛、陶艺制作等项目。据余乔金表示,2018年,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的客流量已达到15万人次。

实际上,以生态旅游为主导项目的并不止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一家。同属于西樵镇的上金瓯松塘村凭借完整的古村落形态,以及丰富的岭南文化已经成为了不少都市人的“打卡地”;而与西樵镇一河之隔,禅城区南庄镇罗南村“罗南生态园”去年异军突起,仅2019年大年初一至初八就迎来了5万游客。

“无论是否生长在农村,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农耕文明’的基因。”罗南生态园运营方负责人马忠军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近年来,农业生态游方兴未艾,承载的其实就是逐渐都市化人们的“乡愁”,“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有2个群体,一个老年群体,在这里可以回忆当年的青葱岁月,子女也会陪着老人散散心。另一个是儿童群体,由于农业知识的缺乏,父母更愿意带孩子了解一些农业的基础知识。”在高楼大厦越来越密的今天,植物的芬芳、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比高科技更能填补都市人的心灵。

“随着生活收入的提高和交通网络的完善,如今人们旅游的便利性已大大增加”,广东省旅游网总编辑曾令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而在旅游品类上,农业旅游、工厂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不断出现,“佛山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丰富的岭南文化和保存完好的传统农村形态,使佛山西部地区成为生态农业游的理想区域。”而与“上车睡觉,到了景区就拍照”的景区游相比,生态农业游更注重游客的全程参与和互动,这已成为游客周末和节假日放松身心、重拾“乡愁”的重要途径。

C

生态农业游更要注重“二次消费”

随着生态农业游逐渐兴起,记者还观察到,由于不少农业游、古村游目的地就在当地农村,门票并不是进入景区的必选项。余乔金就表示,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正参与创建广东佛山国家生态公园,如果创建成功,未来将不再收门票。马忠军在武汉、东莞、佛山均承包有农业旅游园区,除佛山的“罗南生态园”有少量门票收入外,其他地方的园区均不收门票。此外,南海区九江镇烟桥村、三水乐平大旗头古村等均不收门票。不收门票的农业生态游,未来将如何维持运营?

“还是要靠二次消费。”余乔金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内设有各种亲子游项目,还有餐饮、特产、住宿等,未来园区还将“试水”给顾客出租田地,日常由景区维护,周末由客户打理,让客户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农耕的快乐,这些都是未来维持园区收入的主要渠道。而罗南生态园也将餐饮、果实采摘、特产销售、农业知识普及、亲子游游戏等项目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还将利用生态园位于隆庆古村、毗邻高新技术产业“一鼎科技”的优势,打造珠三角首条“古村+生态+工业”旅游线路……摆脱“门票经济”,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不同于景区游,古村游更重视游客体验,在于参与全过程”,曾令华表示,要借助互联网思维理解旅游“二次消费”的新业态。“要把旅游景点打造为一个平台,增加景点的人流量,让游客分享,并吸引更多游客。”他表示,只要有了流量,再加上二次消费的商业配套,实行旅游+商业、旅游+体验,才能弥补门票收入的不足,促进景区的良性发展。

新闻推荐

“无中生有”的中国铝材第一镇大沥建筑铝型材鼎盛期产量占全国30%

大沥城市发展成果展之全铝家居展区。/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扫二维码,关注“南海大沥”,在后台回复“预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基塘农业影响远至欧洲 昔日桑基鱼塘缔造“南国丝都” 今朝生态旅游唤起那抹“乡愁”)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