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南海新闻 > 正文

永春宗师:“一代棍王”邓奕

来源:佛山日报 2019-03-10 10:07   http://www.kcqsx.com/


邓奕(左)正在与徒弟练习推手。当年邓奕(左)在教授邓松柏永春棍法。邓松柏(右2)在清远飞来寺寻根。

去年12月,香港永春棍王邓奕武术传承资料捐赠仪式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举行,永春宗师邓奕的侄孙邓松柏向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捐赠包括邓奕本人使用的金笔木六点半棍和双头棍、棍谱及拳谱、跌打医方手稿等10件武术传承珍贵物资。

在南拳之中,蔡李佛、咏春、佛家、南螳螂、龙形、白眉等拳种,都可以在佛山寻找到他们承传的足迹。而在这些拳种中,永春与咏春两者的渊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咏春宗师叶问及其子叶准在佛山、香港延续咏春武术,甚至将之推广到海外各地。而鲜为人知的是,永春宗师邓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也一直在香港生活,更凭着祖传的六点半棍被香港武术界誉为“一代棍王”,他用自己的方式,为传承永春这一拳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佛山日报记者任懿图/受访者提供

制图/王淼冰

上世纪录音讲述父亲坎坷一生

在邓奕留给世人为数不多的遗产中,一份口述录音尤其珍贵。这份录音录制于1979至1980年间,邓奕曾经将永春拳的渊源、其父亲邓算习得永春拳以及在香港授徒的事迹,口述并让徒弟邝泽昌、陈凯旋以录音记录。

在口述录音中,邓奕用广东话详细讲述了关于邓家永春拳的来源。永春拳是邓奕的曾祖父邓本从清远飞来寺“至善禅师”学得,再传给后人邓就、邓朴和邓算。

邓算开始在香港教授永春拳,实属偶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邓算曾因与同乡人发生田地纠纷而前去香港暂居,因无意间在香港重遇当年一起习武的南海同乡,从而开始在港教授永春拳为生。据邓奕后人介绍,邓算当时授徒的地方,位于香港中环兰桂坊和安里9号后座。一年之后,邓算受时任广州警察厅长陈景华邀请,前往广州担任300名警察的武术教官,才由香港回到内地。陈景华也因此帮助邓算调解了他在乡下的纠纷,让他得以平安回乡。

1913年,时局混乱,在断了与陈景华的联系之后,邓算只能选择再次前往香港生活。在录音中邓奕形容,当时匆忙离开的父亲只带着毛毯脸盆和少数几件随身衣服,带着2岁的邓奕来到香港。抵达香港的邓算还是选择继续以教拳为生,还曾在当时的中环九如坊的戏院内表演武术,后来才回到佛山。而邓奕就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随父亲艰难求生的同时也练习永春拳法,很快展现出了武术上的潜质,18岁的邓奕已经能够替代父亲邓算授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邓算回到了佛山,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一步;而邓奕选择在父亲身边生活,并开始独立授徒,直到上世纪40年代父亲去世。紧接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让邓奕选择前往香港躲避战乱,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

“棍王”称号从何而来?

一生低调的邓奕,其资料传世极少,却凭借一身好武艺在香港武术界“打”出名堂,被时人尊称为永春“棍王”。

来到香港后的邓奕,居住在大德栏的一处阁楼中。上世纪40年代尚是一处家禽市场的香港大德栏,隐居着叶问、邓奕等一批武术大师。在当时大德栏公子卫恩的引荐下,叶问、邓奕以及当初跟随邓奕之父邓算练武的谭江、罗超桓等人便经常聚会、切磋武术。久而久之,邓奕的六点半棍法受到了其他武林人士的一致认可。“从邓奕录制的练武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能把一根很硬的木棍耍得如同藤条一般柔软,这种功力是很深厚的;因此当时在大德栏一同切磋、教武的武林中人,都尊称邓奕为永春"棍王"。”邓松柏介绍道。

“邓奕在战争期间来到香港,本来想学一门手艺为生,据说当初打算学做裁缝;后来在家里开班授拳有了一些名气,才应邀到了大德栏教授拳法,因为当时不少习武之人都在大德栏切磋。”邓奕孙女邓女士回忆,1960年时,邓奕已凭借一手好棍法在香港武术界累积了不少名气,当时香港著名戏剧家林家声的父亲林尚荣因仰慕邓奕的永春拳棍,便和邓奕商量,让邓奕到自己位于弥敦道剧艺社教授剧艺社的演员们练习永春,邓奕欣然接受。在剧艺社的几年授课时间,让邓奕挖掘了几位有潜质、好学习的弟子。数年之后,这间剧艺社因为房屋改造的原因停止营业。邓奕也就从此不再公开教拳,只在剧艺社的演员们之间,选择几个天资好、品性纯良的徒弟作为关门弟子,其中便包括上文提到为邓奕录音的陈凯旋,以及醉心功夫的大学毕业生邝泽昌。

遵循邓奕遗愿传承永春

现在位于南海区小塘镇的横溪村,是邓松柏的故乡,也是现今保存邓奕、永春资料最完整的地方。“当年邓奕留下的资料中出现的"棍桩"这一设备,他寻遍全国后发现只有横溪村保存着类似的物品。”据邓松柏介绍,2018年上半年,他们得知清远飞来寺铁汁堂保留的武术资料中,也有关于棍桩的记载;得到这一线索后,邓松柏又数次前往飞来寺探访,最终确认了在邓奕录像中出现的棍桩、木人桩等习武设备,都源自于清远飞来寺。自此,被掩盖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春面貌,才得以一一复原;2018年年底,邓松柏又将邓奕用过的金笔木棍、邓奕手抄的跌打损伤药方等物资捐赠给佛山。“之所以捐赠出来,是希望这些物品能在博物馆中被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到;接下来,我们希望将更多流落在外的佛山武术名家物品带回佛山,让这些珍贵文物回家。”

由邓松柏等人组建的邓奕传人团队,目前则追寻着前辈的步伐,在香港开班教授永春拳。而这一次,永春拳的传人们拥有比邓奕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他们不仅在香港收徒,也在世界各地推广永春拳,在过去的数年间,邓松柏在意大利卡拉拉、卡利亚里等地开班传授永春拳,来自不同国家的“洋弟子”加入练习永春拳的行列,也跟随邓松柏来到横溪村、清远飞来寺寻根。“希望有志于学习邓家永春拳的人,能遵循邓奕意愿,保留他终其一生传承下来的技法。”邓松柏说。

永春火种因邓奕得以保留

据一篇曾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新武侠》杂志中刊出的,名为《永春棍王》的文章里提到,“佛山永春拳与咏春拳属于同源异流。现在虽然比不上咏春拳那么蓬勃,但是能人也不少。可惜,永春拳门人不是隐于商就是隐于医。自从前年掌门人邓算谢世后,现在硕果仅存的老前辈就只剩下了一个六点半棍王邓奕了。”

将父辈教授的永春拳法传承下去,是邓奕一生的信念,尤其是在邓奕晚年时,这种愿望尤为强烈。上文提到在1979至1980年间,邓奕曾经将永春的渊源、其父邓算习武及在港授徒的事迹,口述并由徒弟邝泽昌及陈凯旋以录音记录;在完成录音之后,邓奕用简陋的设备拍下了自己练习永春桩拳及六点半棍法的录像,希望在有生之年将永春的拳种精髓保存下去。这些录音及录像片段,如今保存在曾随他学艺的侄孙邓松柏手中。

邓松柏表示,“八公”(邓奕排行第八,邓松柏之父虽然比邓奕年长数岁,论辈份却是邓奕的堂侄,因此侄孙邓松柏尊称邓奕为八公)生前曾经亲口跟他说,永春拳尤其是六点半棍,一直鲜为人知:“他叫我一定要保存好录音和录像,说是好东西,不要浪费。对于祖传下来的棍法,他有一份自己的自豪。”一语成谶,这些老旧的录音和录像,也为当时的邓奕和永春拳留下了仅存的片段。

在邓松柏保留的资料中,邓奕不仅一次表达过对永春拳法的珍视:“父亲并没有留给我什么财产,最宝贵的只有功夫,它可以强健我的身体且让我有谋生的本领。如果父亲留给我的只是钱财,可能我很快便会花光,从此过着贫困的生活。”邓松柏认为,这番话流露出了邓奕本人安分平和的个性,并不以耀武扬威为练功的目的。“八公为人十分平和,可能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没有很积极主动地将永春发扬开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想发扬拳法,一定要训练徒弟出去打才可以(扬名立万)。但他心里一直有个心结,虽然曾训练过两个很好的徒弟,到成熟时其中一个却因故去世;他心里也可能觉得永春拳太狠,容易伤人,所以一直都不肯放开收徒,只教一些为兴趣、不以功夫谋生的人。”

“八公形容,同一套拳法可以有地、水、火、风四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地就是基本;水就是柔;火就是发力;风则代表节奏。我觉得"风"就是无影无形,用内气来打,也是功夫的最高道行。能够在不同层次去锻炼自己、借力打力,不仅仅是在武术中,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根据环境的改变而调整策略,可以说练永春拳对我们的工作、对人的修养都有帮助。练拳可以令一个人的意志更坚强。”

新闻推荐

南海妇幼举办讲座呵护女性身体健康

■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举办讲座。通讯员供图珠江时报讯(记者/张佳敏通讯员/张青)昨日,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举办女性生殖健康与产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永春宗师:“一代棍王”邓奕)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