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娟(右一)和剪纸社成员在活动室进行设计创作。 ■张妙娟正在整理自己的剪纸作品。
“年少时就喜欢读《红楼梦》,后来因此有了灵感,想创作一个剪纸版《红楼梦》系列。”在张槎街道2018年企业退休人员书画剪纸作品展上,由张槎老协剪纸社成员创作的140多幅精美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其中12幅《金钗剪纸》系列作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金陵十二钗”活灵活现的神态将观众“迷”住了,让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感受到了《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用红纸刻刀还原“金陵十二钗”的,是禅城张槎老协剪纸社成员张妙娟。今年64岁的她,被人们称之为“剪纸达人”。
赶工设计
连续3个月熬夜到3点
展室中,12幅作品有序排列在白墙上。黛玉葬花、宝钗戏蝶、惜春作画等12个经典故事跃然纸上,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端庄娴静的薛宝钗、精明泼辣的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有神韵。
和以往“美人图”不一样的是,此次《红楼梦》系列的作品还有不少精巧的设计。“单一的人物也许不会那么有意思,这次我在设计时增添了许多元素,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衬托人物的性格特点。”张妙娟介绍。
《红楼梦》系列剪纸作品是张妙娟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每一个人物,每一处景致都十分细腻,在140多幅参展作品中获得一等奖。
关于创作源泉,张妙娟说这得从年少时的爱好说起。“我年轻时就爱读《红楼梦》,书中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在脑海中。”喜欢归喜欢,但要将书中的12位美人还原到一张张镂空的红纸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幼时的美术功底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创作的三个月里,60多岁的张妙娟恨不得有分身之术,不仅要照顾家中生病的老人,还要加紧画底稿、赶工设计。在前期的原创底稿设计中,张妙娟便花费了大量的心思,添添补补、修修改改,熬夜到凌晨3点成为工作常态。“手指头都擦黑了。”张妙娟调侃道。好在三个月的努力得到了大众认可,在不少剪纸大师们看来,这些作品虽然是卡通形象,却把每个角色的灵魂刻画了出来,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惊喜。
热爱生活
23双巧手剪出“花花世界”
初见张妙娟,只见她身着一袭淡绿色旗袍裙静坐在活动室,慢条斯理地整理着即将展出的作品。说话轻声细语,温柔如水的笑容却显得很有感染力,丝毫看不出她已经64岁,而她将这一切优雅的状态都归功于剪纸带来的魔力。“其实在我们社团,还有很多比我厉害的能工巧匠,她们都十分热爱剪纸。”张妙娟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是艺术家,剪纸社的这群姐妹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张妙娟所说的这个充满艺术与生活气息的社团,正是禅城张槎老协剪纸社。在社长郭金华的记忆里,这个社团建立已经超过15年。如今剪纸社有23名成员,平均年龄74岁,年纪最大的有83岁。“剪纸社大部分成员都是"半路出家",通过自学研究掌握剪纸技能,有的能独立设计并剪裁,有的虽是照着样式剪也能体现出真功夫。”郭金华介绍。
别看成员们年纪大,剪纸实力真叫人惊叹不已。就拿去年张槎街道企业退休人员书画剪纸作品展上的140多幅剪纸作品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民俗、张槎新貌等系列作品琳琅满目,件件出自她们之手,件件更是各有特色,出品不俗。
张槎新貌的灵感从何而来?“身在张槎,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都十分熟悉,我们就希望用剪纸的方式将这些美丽记录下来。”张妙娟介绍,有了这一想法,剪纸社的成员们开始采风、摄影、设计并制作,于是,《莲塘新貌》《下朗新貌》《白坭新貌》等作品精美出炉,一个个“花花世界”鲜活生动地闪耀在红纸上。
张妙娟的艺术气质是打小培养的。上小学时,在民间艺术社工作的表姐成为了她的引路人。“别人小时候都爱玩,但我就爱看表姐创作。看着表姐画画、刻刻,有时候我也会配合当她的模特,觉得很有趣。”看到张妙娟对画画和剪纸很感兴趣,表姐便手把手教她刻纸和磨刀,一到周末,她就来找表姐“开小灶”,学习劲头十足。但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她也只能暂且搁置绘画和剪纸爱好,直到退休后有了更多可调配时间,她再次拾起画笔和刻刀,沉下心钻研剪纸,每天都沉醉在创作中。
“剪纸最难的不在剪,而在设计构图。”从小打下的绘画基础让张妙娟对自己的剪纸要求更加严格,无论是人物、山水、喜庆的福字或动物窗花或是农村新貌,她都要先会绘出手稿,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直到符合心目中的要求才开始剪刻。
正是这份细致入微的态度,张妙娟的作品神韵逼真,充满灵气,获得了梁诗裕等不少名家的赞赏。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带一路》2018中国佛山剪纸艺术作品英国诺维奇市邀请展上,传承人邓燕平等22位作者携61幅剪纸精品参加,其中就有张妙娟的新春剪纸作品《狗年献福》,《欧洲时报》英国版评价张妙娟等艺术家们为新生代年轻新秀,“作品极具特色,既有民俗民间传统色彩,又彰显当代艺术魅力,精力旺盛,勤奋刻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继承的接班人。”
热心公益
红色剪纸为禅城助力添彩
一张红纸、一把刻刀、一把剪刀,按照图样,一双巧手上下飞舞,几经錾刻,纸屑落地,纹案渐渐了然……这是剪纸社活动室的场景。每到周五,成员们或坐在一旁精心刻剪,或围坐一堂探讨图样,活动室里热闹极了。
“每天都很忙,都被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实着。”张妙娟整理着手边的参展作品,不慌不忙地说。到校园、社区义务教学剪纸;参加公益义卖,将每一笔善款回馈社会;准备展览作品……确实,这群退了休的阿姨不但没闲下来,反而更忙了。“大家都很爱剪纸,更爱剪纸社这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乐意为剪纸付出,在这里找到了快乐,都乐意用红色剪纸扮靓自己的晚年生活。”
前不久,张妙娟和禅城区女艺术家俱乐部的女同胞一同参与了2019禅城区“三八”节女子健步活动,雨中漫步紫南村的经历让她连连赞叹别有一番滋味。“如今的禅城天更蓝,树更绿,环境更好,我们的生活自然添了更多情趣。”张妙娟兴奋地说,沿途的乡村风貌激发了她无数灵感。作为土生土长的禅城人,看到自己生活的城市每天都有新变化,心里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张妙娟表示,以后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定格禅城,寻找更多的城市美丽元素,融入自己的剪纸创作中,让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
文/图特约通讯员马丹
新闻推荐
面对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功能的重托,禅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提质增效这一主攻方向,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