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镇凤池社区乡村振兴馆。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大沥盐步龙涌一村文化墙。(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凤池社区的凤西公园。(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黄晴雯摄
核心提示:阳春三月,正是鲜花争妍斗艳时。大沥镇凤池社区凤西公园里的几棵黄花风铃木披上黄色的“战袍”,试图与一旁开得火红的木棉花比一比。而大镇社区民建村中的一片醉蝶花此时也开得正旺:粉红、白色以及紫色的花朵相互交错,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村民在家门口便能一览春色。
春风轻拂,在大沥各村居内的各色鲜花盛开,取代了曾经“脏乱差”的大沥城乡环境。变化的动力其实源于大沥在探索着的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模式。2018年11月,大沥提出要结合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全面实施“撬动大产业、配强大队伍、弘扬大文化、打造大环境、推进大党建、实施大治理”的“六大”工程,实现“产兴、城旺、人和、景美”的全域振兴局面的目标。
而在过去的一年间,大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大镇的朝阳花海、浅沙涌公园、星级公厕以及凤池的凤东公园、村史馆、乡村振兴馆……勾画出一幅现代化新农村图景。上月,区长顾耀辉在调研中盛赞“大沥的乡村振兴超乎想象”。
大沥的乡村振兴之路,既是城市更新之路,也是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新的一年,再次踏上新征程的大沥,将抓好一个任务、落实两件工作、推动三项改造、打造四类示范点、走好“五条道路”,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大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发展成绩单
从“产城人景”推动城乡融合
就在上两周,第十四届大沥凤池铝门窗建筑装饰博览会落下帷幕。作为今年首届“大沥全球采购节”的头阵,这个以社区命名的展会,在4天的时间内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铝型材、铝门窗、全铝家居、门窗机械设备等行业大咖云集。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这句话,在凤池社区一直不断地得到着印证:从一开始发展起来以种植西洋菜、芽菜、开办麻包袋工厂的“两菜一袋”的农业经济,到发展铝型材产业、会展产业,再到现在升级打造全铝家居交易中心……凤池社区在经济发展上不断寻求突破,不断建设更好的社区新面貌。根据数据统计,3月4日至7日举办的第十四届凤池铝门窗建筑装饰博览会,四天时间内吸引20万客商到会,交易额近百亿元。凤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伟津透露,2018年凤池社区两级经济收入超过1.4亿元,人均分红达3.2万元。
凤池社区所形成的“凤池模式”,其实也是大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作为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地区,广袤的农村一直是大沥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阵地。腰包鼓起来的大沥人,还努力让社区环境变得更好。如今,大沥的26个农村社区,也已几乎没有人们传统印象中的“乡村”模样。
“但当前大沥城市面貌还是落后,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仍存在诸多问题,总给人一种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的感觉。”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表示,眼下大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压力依然巨大,而且从全镇大局来看,当前农村仍然是文明高质量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是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也是问题矛盾纠纷最集中的领域。
那么,大沥又该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让这些村居“振兴”起来,从而改变“半城半乡”的面貌?
大沥想到的解决办法,便是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加快大沥城市化的内在需要,也是破解大沥存在问题的有力抓手。”刘浩文说。
2018年11月,大沥镇先后两次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蓝图——《大沥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区域、产业、文化、人才优势,从“产、城、人、景”四方面着手,全面实施“撬动大产业”“配强大队伍”“弘扬大文化”“打造大环境”“推进大党建”“实施大治理”等六大工程,着力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全域振兴。
刘浩文在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表示,希望借此加快大沥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发展平衡、文化共融、服务共享、社会共治,让农村享受城市文明,让城市增添田园气息,让全镇市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以点带面提升各村“颜值”
从10月开始,大镇社区在辖下的11个经济社和所有工业园区开展大清洁大整治行动,全面整治卫生死角垃圾、工业废物。整治至今,共清除工业废物、卫生死角垃圾、杂草、淤泥近6000吨。同时,大镇社区还积极推进环境的美化工作,修葺公园修建道路,彻底改善社区环境面貌。大镇一中新村南区涌边的村道以前是一条泥泞路,通过这次的环境整治,现在道路宽敞整洁,让附近的村民纷纷“点赞”。
大镇的种种变化,折射的是大沥这个广佛交界重镇的环境整治决心。一场人居环境的“提升战”,正在这里轰轰烈烈地开展。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让村居成为留住居民乡愁的载体,大沥想到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挥榜样的引领力量。
借着2017年佛山市建设美丽文明示范村居的契机,大沥选取了凤池、盐步、太平、白沙这4个社区作为建设示范点,并结合各社区的自身实际,分别朝着“敢为人先·和美凤池”“树德育人·善美太平”“崇礼守正·淳风盐步”“务本厚德·吾乡白沙”这4个品牌进行树立打造。
同时,大沥还按照“三美一优”(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要求,结合“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花满沥城”、生态建设、产业升级、环保整治和“党建引领·暖心工程”等重点中心工作,统筹各部门共同推进全镇的美村建设。
为了给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打好基础,大沥镇从2018年底开始,以农村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力开展“三清理”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荷包鼓了的凤池人,继续致力让社区环境变得更好。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中,凤池社区以村庄秀美、人文纯美、村容洁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等“五美”为目标全域推进。先后开展比如以“三清理”行动、爱国卫生行动为契机,提升社区道路、升级地埋式垃圾压缩站、改造文明公厕、清淤改善池塘水质,活化凤东、凤西、乡情馆等古建筑,还成立了“美源护花队”,美化社区环境。
如今走进凤池社区,岭南味道十足的灰砖彩塑建筑,家家户户阳台上飘出的彩色花草,敞开着的毫无异味的垃圾压缩站,还有乡村振兴馆、乡情馆等特色主题建筑,无不让人感受到“敢为人先,和美凤池”精神,感受到凤池社区乡村振兴的成果。
“看基层治理、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就通过乡村振兴去评价他们。将党组织能否发动群众作为一个考核点,一定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上周,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带队到凤池社区巡查后,对凤池社区乡村振兴成果表示祝贺,并强调,各镇党委书记,要将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组织锻炼成坚强堡垒的一个舞台,将乡村振兴作为培养基层干部、锻炼党员的一个大舞台。
不仅如此,大沥镇内一些先前被视为“软弱涣散村”的社区,也在悄悄实施各自的“兴村大业”。而大镇社区便是其中一个突出例子。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该社区由社区居委会出面承租了民建村的15亩土地,拆除了原来乱建的猪圈、鸡棚等,并对土地进行了修整,还种上了鲜花,在村中打造了一个四季有花的朝阳花海。
此外,大镇还积极争取镇级试点项目,对民建村的污水管网进行重新整治铺设。并发动村中乡贤、股东以及经济社党支部的党员干部捐树,一齐扮靓村中环境,让这个昔日“后进村”一跃成为全镇的“先进村”。
大镇社区所迈出的“大镇速度”,也得到了区长的肯定。“乡村振兴就是要因地制宜!”顾耀辉在3月19日率队到大镇社区调研后感叹说,不一定要多高大上,也不一定非要多专业,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到整洁美观群众喜欢,那就是真正的有效果。
经过两年时间,大沥目前已涌现出一批包含凤池、盐步、白沙、太平、大镇社区等在内的示范点。如今,凤西公园、凤东公园经过一番“梳妆打扮”,给凤池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靓丽色彩;盐步社区对廻龙河岸、老龙龙船基地等社区主要岸线进行了提升改造,构建岭南水乡文化岸线;白沙社区改造了社区旧村内的政府闲置用地、公资地等,在村里建起小公园;白界东村入村道路两旁的手绘画卷,首善公园的花海以及古榕园里郁郁葱葱的百年古榕,都在安静地诉说着太平社区的人文历史……
受到榜样的带动和启发,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谋划和实施自己的“振兴”计划:嘉怡社区继续利用各类宣传阵地进行多渠道宣传,提高居民群众的意识,自觉清理卫生死角和清理杂物。沥西社区也开始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各经济社班子、代表,各经济社支部党员参与开展“三清理”,还着力把仁厚村打造为社区内部的标杆村,从而带动辖下各村提升村容村貌……不难预计,大沥在探索推动城市升级、加快城乡融合的工作中,还将涌现更多典范。
■追梦新征程
城乡互补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再迈新步
虽然大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众多镇街中为数不多存款超千亿元的镇,其城乡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当下的大沥来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依然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面对再次踏上的新征程,大沥又该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迈步前进,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大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刘浩文表示,2019年,乡村振兴依然是大沥的“重头戏”之一,接下来,大沥将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统领,全力推动大沥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按照规划,大沥今年将以“抓好一个任务、落实两件工作、推动三项改造、打造四类示范点、走好五条道路”的思路开展工作。
其中,大沥将继续抓好“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落实好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开展“厕所革命”这两件工作。同时还将重点推动大沥、盐步、黄岐三个旧城区改造以及旧街区活化和旧工业园区、旧村居改造,为项目落地、人才引进等提供载体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形成示范效应,今年大沥首先计划打造沥东、凤池、大镇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其中将把凤池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岭南特色示范社区,把大镇社区打造成美丽田园风光的示范社区,把沥东社区打造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社区。
大沥第二项要将打造的是5个镇级乡村示范点,包括把白沙社区打造成体现水乡风情的示范社区、把盐步社区打造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示范社区、把太平社区打造成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社区、把东秀社区打造成广佛同城示范社区、把渔业社区打造成美好人居生活示范社区。
不仅如此,大沥还将抓好广佛交界、沥桂交界、禅沥交界这3大交界区域的环境综合提升示范点。并计划打造“一产+三产”融合示范点,通过组建镇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连片整合,实施集约开发,建设农业产业园、苗圃场、农业公园等载体,为市民提供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休闲生态空间。
为了进一步扮靓城市,今年大沥还将在巩固上一阶段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花满沥城”行动,让“花满沥城”行动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覆盖面更大。“"花满沥城"绝对不是做"花拳绣腿"的事,我们要发动全镇不少于6万户家庭种花,一起扮靓大沥。”刘浩文说。
根据大沥镇的计划,今年大沥要继续打造太平、大镇、盐步三片花海,并还要在一年内发动不少于6万户家庭种花,构建“和美家庭”;评选出10名“最美花匠”;在条件成熟的试点社区建设“最美花径”……通过系列活动,为“花满沥城”的建设加速加力。
同时,大沥还将推动乡情馆、村史馆建设,以传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晴雯
通讯员关艳娟
新闻推荐
现场揽才 热闹非凡 “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粤西专场)”剪影
学子们正到处寻找适合的企业。在招聘会现场,设置了“简历建议点”,求职者将自己的简历拿给“专家”掌眼。在求职的路上,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