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禅城新闻 > 正文

禅城金融“首位度”持续提升,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功能 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21 06:20   http://www.kcqsx.com/


佛山季华商务带拥有多家金融机构在此驻点。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今天收获满满!”3月17日下午13时30分,当大巴车载着佛山禅城金融行业企业相关负责人缓缓启动,从广东财经大学“禅城金融行业招聘专场”返程时,禅城40家金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都抱着厚厚的简历。

金融机构求贤若渴,反映了禅城金融产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佛山约有银行机构市级分支机构39家,其中禅城就有19家,占比将近一半;禅城还囊括了全市六成的保险主体机构,贡献了60%的保险行业税收和42%的保费收入;金融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约4.3%,金融业对经济贡献度超过8%。金融已经成为佛山中心城区的重要底色。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禅城金融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的佛山市委全会上,禅城被赋予了“做大做优做强佛山中心城区功能”的新使命,为此,禅城区委、区政府聚焦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提出要大力提升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打造“一环创新圈”核心“服务区”,其中就包括要打造金融保险等一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单打冠军”,引导金融活水更好浇灌实体经济。

通过梳理禅城金融产业发展现状,理顺禅城金融发展脉络和发展优势,能够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提供指引。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阎锋

保险主体机构占全市半数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提速

驱车从季华路自东往西走,沿途一片现代化写字楼先后进入视野,从代表禅城“新高度”的绿地中心,到坐拥季华路和岭南大道两大主干道交通优势的万科金融中心,这些近几年新落成的甲级写字楼里汇聚了各类金融业态,成为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注脚。从去年开始,这条佛山最著名的“金融一条街”有了一个新名称:广东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

去年7月,禅城区挂牌成立广东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重点打造万科金融中心、绿地金融中心、碧桂园滨江世纪等一批保险创新载体,推动民生综合保险、科技保险平台等一批保险创新项目落地,形成“1+2+N”一核两翼多点布局的保险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禅城区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全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底气,来自保险业态近年来在禅城的蓬勃发展。

作为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是首批对外开放保险业务的五个城市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过去几十年佛山的保险产业快速发展,从2000年仅有6家保险公司进驻,发展至2018年12月共有72家保险公司进驻佛山,18年间增长了1200%。

禅城作为中心城区,是各保险主体机构进驻的主要区域,截至2018年12月,共有保险公司主体机构43家落户禅城,占全市保险主体机构数量的60%以上,其中财险机构14家,寿险机构29家;并拥有各类保险网点合计88个。

中介机构是推动保险产业进步的重要力量。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三季度,全省(除深圳)共有专业保险中介主体机构388家,其中法人机构232家。佛山作为广东省内保险中介机构的重要市场,已布局的中介主体机构有99家,当中在禅城区注册经营的中介主体机构有37家。从法人机构数量看,佛山全市专业中介机构法人机构有25家,其中禅城区有10家,占比40%。

保险从业人员数量侧面反映出当地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佛山保险从业人员数量常年位居全省前三位,截至2018年12月,佛山产寿险从业人员共79175人,同比增长8.96%,其中禅城区保险从业人数为22978人,占比近三成。

保费收入是衡量保险产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根据统计,去年禅城保险产业共实现保费收入168.19亿元,为佛山五区之首,保费占全市保费收入的36.58%。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禅城区保费收入为56.85亿元,贡献税收2.79亿元,这意味着过去六年时间禅城保费收入增加了两倍。

正是基于保险产业的良好发展,去年禅城提出打造全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致力提升保险创新发展能力,优化保险服务水平,完善保险发展体制机制。根据计划,到2021年禅城将推动全区保险(中介)机构数量超过200家,纳税超过20亿元,推动保险产业成为禅城区金融核心支柱;保险深度达到10%,保险密度达到10000元/人,保险发展程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强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加速落地金融“首位度”持续提升

保险产业的蓬勃发展只是禅城金融产业的一个缩影。作为千年商贸重镇,从古代的“四大聚”到今天的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历来是工商业、金融、文化、交通和信息高度集聚的地方。其中,金融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是经济活力的源泉,过去几十年,伴随着佛山经济的腾飞,禅城的金融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金融首位度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佛山约有银行机构市级分支机构39家,其中禅城区共有19家,占比近半,囊括了所有主流银行。

此外,佛山拥有证券经营机构共124家,期货营业部15家,去年证券交易成交总额为3118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1.3%,期货成交金额8170亿元,占全省的9.8%。其中,禅城区内拥有证券机构共有30家,期货营业部4家,占全市的比重约为24.46%。去年禅城证券交易总成交金额10223亿元,期货成交金额2107亿元,这意味着禅城以占全市1/4的证券期货网点创造了1/3的交易额。

为了进一步推动金融产业发展,2017年禅城区出台《佛山市禅城区扶持金融产业发展办法》,释放出扶持禅城区金融产业发展,推动金融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打造金融产业支撑载体,鼓励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发展的信号。此后,禅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形成了高标准、全覆盖的政策扶持体系,为金融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政策的鼓励下,去年禅城金融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成长。这体现对地方经济贡献上。

去年,全区金融行业纳税额27.47亿元,同比增长7.9%。禅城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实现双提速,其中,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905.29亿元,同比增长8.89%,按常住人口116万人计算,人均存款达到33.6万元。

政策的落地还吸引了一批金融机构先后落户禅城。去年全年禅城共引进平安普惠华南后援基地、大童保险集团南方总部基地、中融人寿佛山分公司、创世纪保险、融捷融资租赁公司、民生证券佛山分公司等重点金融项目20多个,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项目23个,实缴资本15.5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融资租赁、证券分公司等数量增长超过一倍。

伴随着金融机构数量的壮大,一批金融载体迅速崛起。其中,万科金融中心(一期)已进驻金融机构近20家,纳税超过3亿元,成为全市金融标杆载体;万科金融中心(二期)、绿地中心(二期)、碧桂园滨江世纪等正加快打造成为金融产业核心载体。

经济反哺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

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产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进步,禅城金融产业的壮大反过来提升了对实体经济的反哺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是传统金融的基本职能,截至去年底,禅城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892.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去年部分银行根据佛山企业结构特点,调整差异化发展定位,将未来发展着眼点瞄准小微企业市场。其中,交通银行成立了零贷业务审批中心,专营运作小微业务和个人业务审批,同时成立小微专营支行,集中资源保障小微及零贷业务做大做强;兴业银行以开拓小微企业市场为新的发展方向,2018年成立独立的小微企业职能部门。

部分银行也通过创新产品或服务手段,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更多便利,如佛山农商银行的“金狮闪贷”、佛山农行的“微捷贷”、工行的“个人经营快贷”等。“作为本土金融机构,我们一直重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大部分贷款都是小微贷。”佛山农商银行董事长李川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响应政策的号召,佛山农商银行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产品创新满足企业更多元的发展需求。

保险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同样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了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佛山市保险业陆续推出了惠农服务的“银政保”保证保险、支持中小企融资“小额贷”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建设工程保证保险等保证保险业务,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融资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

截至2018年12月,全市保证保险保费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34.22%。其中政策性“小额贷”保证保险项目,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不高于基准利率30%的低息贷款,去年合共已经为全市388家企业发放414笔共计8.24亿元的贷款,保费收入2442.65万元。其中禅城区已有24家企业成功申请6159万元低息贷款用于生产经营。

在民生领域,去年佛山市已在全市普及安全生产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诉讼保存责任险、电梯(特种)设备责任险等相关险种,全市保险业承担责任类保险风险保障达13586亿元,同比增长66.97%,保费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25.11%,赔款支出2.66亿元,同比增长21.36%。其中,禅城区积极探索具有禅城特色的社会综合责任保险,责任险承保企业数量达56319家,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466.7亿元,同比增长28.84%,保费收入2.045亿元,同比增长22.84%。

此外,早于2012年,禅城就在全国率先试点专利保险,成为全国专利保险唯一一个区级试点城市,大力推动科技保险发展。通过政策推广,保费补贴等形式,助推佛山企业完善专利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禅城区共有227家科技企业的579件专利参与投保,提供保障额度达4197万元。

接下来,禅城将进一步推进保险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专利代理人职业责任保险、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许可保险、境外展会专利纠纷法律费用等创新险种,助力佛山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关注

“科技+金融”推动服务升级

IT技术服务岗、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岗……在3月17日举行的招聘会上,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民保险等一批龙头金融机构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相关职位的招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禅城金融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新趋势。

风险控制是一切金融活动的核心,风控能力是金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借力“互联网+”,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在保险行业,包括太保保险推出的“太好保”车险风险管理平台,佛山安责险共保体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模式及“风险点、危险源采集和监控系统”,友邦保险推出的个人移动监控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新技术应用,通过将保险公司丰富的风险防控知识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佛山企业和个人的风险管理水平。

其中,安责险共保体在禅城区应用的“风险点、危险源采集和监控系统”把全区286个风险点、危险源录入系统按照红、橙、黄、蓝进行分级分类,并实施动态化管理和常态化监督检查,实时监控全区风险点、危险源变化情况,实现“一张图”管控,让全区的风险点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安监部门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效率。

以佛山全力推动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为契机,银行机构纷纷尝试推动传统业务、产业上线“触网”,以科技手段,如大数据技术、智能机器人、推动金融服务场景、服务手段、服务流程、金融产品的创新转型,实现金融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通过优化金融智能服务质量,提升其所服务产业和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如交行营业厅推出智能机器人“大堂经理”,通过整合包括语音识别(ASR)、语音合成(TTS)和自然语言理解(NLU)技术甚至图像、人脸和声纹等多技术,使机器人能准确地向客户指引、介绍银行的各类业务。

将科技手段与实际金融服务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还大大扩展了金融服务半径,并从产业链交易结算服务、金融业务申办、服务体验等环节,深入细化金融服务触点,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基于存量线上渠道,禅城多家银行根据发展方向整合多种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捷性。如工行推出“结算贷”“个人经营快贷”“税易通”等网上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佛山农商银行的电子交易替率从2015年的80%上升到2018年的91%,其推出的“悦农e贷”产品,支持全流程电子化操作。

还有金融机构借助第三方平台丰富服务场景,深入民生领域,通过分析特定群体的金融需求特征,设置场景化的金融服务触点,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如,佛山农商行根据淘宝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推出“拍卖贷”,开拓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大大提高资产处置成功率。佛山中行正在推进与东方财富网、腾讯微信平台、途牛的相关业务对接等多个外部合作项目。

■数读

禅城金融产业“家底”几何

●禅城区共有核心金融机构200多家,包括银行市级分支机构19家,囊括了所有主流银行;保险公司主体机构44家,保险中介机构46家,囊括了全市近半数的保险(中介)主体机构。

●全区27家基金公司管理资金规模77.7亿元;20个担保机构在保余额77亿元,全市占比近六成。

●去年全区实现保费收入168.19亿元,为佛山五区之首,保险深度为8.95%,保险密度为14189.19元。

●金融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约4.3%,金融业对经济贡献度超过8%,金融产业附加值显著高于其他产业。

●2017年禅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合计缴纳个人所得税7.21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年纳税超5万元的金融人才2590人,纳税超30万元的高端金融人才129人。

●当前,全区已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

●2017年佛山市大病保险项目共覆盖人群487.5万人,占常住人口64%,赔付件数超2.6万件。

■金融创新案例

案例一红外热成像检测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平安产险是全球保险业最早大规模应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参与承保前查勘和防灾防损的保险公司。该仪器可应用在生产型行业的风险查勘和防损服务中,有效识别企业变配电设施、生产设备中存在的事故隐患点位,协助客户及早进行整改,能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佛山平安产险多年前就开始引入红外热成像监测技术,利用该技术每年服务100余个企业客户。

2017年7月平安风控工程师凭借扎实的技能和先进的设备,为本土某陶瓷企业提供了红外热成像风控服务,发现该企业部分核心设备电子元器件已完全烧焦,处于崩溃边缘,一旦起火短路,将导致整个车间停产。客户表示经常出现跳闸断电的情况,但未能查出问题源头,佛山平安产险凭借专业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服务,为客户排扰解难,协助客户找出问题所在,并对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根源性的改善,大大减少了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案例二积极协助“出海”企业完成破产债权登记

2016年1月,佛山某家电行业生产企业在南美洲某国的一个关键买方突然申请破产保护,企业将面临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该企业是中国人保财险(PICC)的出口信用保险客户,中国人保财险收到消息后,仔细了解案情相关事项并耐心指引企业通报可损。

鉴于案情紧急,且涉及金额较大,中国人保财险立即介入,跟进破产进程,委托该国渠道核查,证实了买方进入破产程序的消息。中国人保充分运用在勘查追讨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核心优势,积极协助企业顺利完成破产债权登记,在核查案情后,迅速向企业进行了足额赔付,向企业支付了约1400万元人民币赔款。

案例三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为企业创新护航

2015年,在中国保监会指导下,中国人保财险开发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为更好服务于佛山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中国人保财险佛山市分公司完善推广科技保险服务体系,建立国产首台首套装备、新材料、机器人保险风险补偿机制,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康思达”)是一家专门从事液压机械装备制造的企业。该公司在发展中,善于不断地创新,拥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经过自主研发,康思达公司在硬岩顶管机的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并成功申请专利。为了维护自身品牌,提高用户使用信心,响应国家的政策,康思达公司向中国人保财险投保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该保险产品充分发挥了保险风险保障功能,降低用户风险,加快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案例四专利保险试点第一案顺利办结

2014年1月,佛山市玉玄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玉玄宫公司”)负责人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代表手中接过金额为82173.10元的支票,标志着禅城区开展国家专利保险试点以来首宗理赔兑付工作完成。这不仅是禅城,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利保险试点以来的第一宗赔付案。

玉玄宫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医疗保健器材的企业。2013年1月6日,该公司为其2项发明专利和2项外观设计专利购买专利保险,保费9600元。4月初,玉玄宫公司发现北京、深圳、广州等地有企业涉嫌仿造和销售其专利产品,生产、销售涉嫌侵权产品量非常大。当月22日,该公司针对12家涉嫌侵犯专利权的企业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11月又根据专利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经核定,某保险需赔偿投保人玉玄宫公司调查费5751.30元、法律费76421.8元,合计82173.10元。

新闻推荐

95个邻里故事温暖人心祖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爱心互助平台启动,为困难群众精准对接辖区资源

■参加公益活动的阿姨留影纪念,社工用特制相框为其“扮靓”。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珠江时报讯(记者/曾雪莹通讯员/胡晓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禅城金融“首位度”持续提升,做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功能 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