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工作例会部署今年工作重点
防控大气污染 整治黑臭水体
珠江商报讯 记者邵姮报道:昨日,顺德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工作例会,通报2018年度及2019年1—2月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2019年工作重点。副区长陈旋表示,今年前3个月,全区环境质量状况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部分镇街空气质量排名靠后,接下来,要针对重点问题做好防控,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现状:
一季度环境质量形势严峻
会上,区环委办常务副主任伍成亮通报了过去一年及今年1—2月全区生态环境状况,他介绍,2018年,全区通过全面落实大气污染精准管控措施,持续开展锅炉和重点行业VOCs整治工作,空气质量同比基本持平,在全市排名第二;水质状况相对稳定,水环境质量全市排名第一。
“整体来说,环境质量状况形势依然严峻。”伍成亮坦言,2018年,顺德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9.5%,同比虽有好转,但与市要求的83.6%仍有距离,其中,臭氧超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且去年过半数镇街空气质量排名频繁出现在全市后5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顺德区空气质量排名和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程度均排在全市五区最后,且全市32个镇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5名均在顺德;到了2月,这一情况有所好转,顺德空气质量在全市五区排名第二,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程度排名第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勒流、陈村、乐从已连续两个月在全市32个镇街排名后5位。
在水环境方面,今年1月,顺德区水环境质量综合污染指数排名全市第三,仍有部分河涌未达到V类水质,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保障压力进一步增加。
分析:
内外排污叠加导致中度污染
针对当前形势,区环委办邀请到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云,现场为顺德环境质量“把脉问诊”。他指出,今年1—2月,佛山市五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中,顺德排名倒数第一,其中,PM2.5和CO浓度水平在五区中排名倒数第一,而这与监测点周边1公里餐饮油烟的控制紧密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1日,顺德区两个国控点首要污染物中NO2、PM10、PM2.5均严重超标,出现中度污染,颗粒物和NO2整体分布趋势呈现东南部(容桂和苏岗等区域)浓度水平较高,西部较低。
“污染源主要来自广东省南部中山和江门等区域的长距离传输,在两个国控点局地主导风向以西北风为主,且风速低,呈回旋静稳顶托状态,受局地排放影响大,并叠加区域传输影响。”朱云分析称。
支招:
强化企业和工地污染源管控
面对严峻形势,下一步顺德该如何破解?朱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强化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场地等污染源管控,以及道路移动源、餐饮油烟污染防控,“3月份工业企业全面开工,各污染物浓度较2月份出现了大幅度反弹,应对重点监控企业加强巡查力度,重点监控其脱硫、除尘和脱硝等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转。”
伍成亮介绍,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接下来将做好煤炭总量控制工作,并继续加强道路洒水,动态更新重点污染源,督促工地落实6个“百分百”防治措施以及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加大对货车“闯禁”违法抓拍力度,稳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等。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顺德将开展流域系统综合整治工作,包括全面推进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启动眉蕉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和开展顺德水道乌洲断面水质保障工作等;此外,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尽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
陈旋表示,各部门、各镇街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基础工作,同时,针对重点问题做好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污染源、扬尘污染的管控,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整治黑臭水体,确保全区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朱朝贵报道:昨日,记者从顺德区交通运输部门获悉,G325国道伦教甲子路口跨线桥已动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