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
■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靖发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将给佛山带来哪些机遇?如何推动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旧金山湾区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发展启示?如何用设计和工业互联网推动湾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昨天,“工业互联智创未来——2019中国(佛山)双创发展大会”在南海举行,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靖、中美创投创始合伙人胡浪涛、洛客华南研发与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刘炳强等嘉宾就上述热门话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推动共建共创共生共享
“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之一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见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旋律。”活动上,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应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佛山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000多家,想要发展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李靖提醒,科技孵化器是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是打造产业集群的基石,发展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离不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
“抢抓大湾区机遇,要推动共建共创共生共享。”阿里云创业孵化事业部华南区总经理王芳表示,在共建方面,推动与政府、高校、本地企业共建好的营商环境,好的平台。她认为,南海已经有60多家孵化器,包括国家级、省级、区级,建议搭建一个共创的孵化器平台。在共生共享方面,应给给予初创企业更多的产业化机会,与友商打造共生产业链,加强信息和服务的共享。
“很重要的一点,是推动区域之间创新资源的流动,我们希望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基地能够打造成为创新资源流动的品牌,打造成为广东省的创新样板项目。”蜂巢孵化器联合创始人、CEO袁星表示,入驻佛山基地的企业中,有50%是本地企业,还有来自广州、天津、深圳等地的企业,说明南海强大的包容力,“粤港澳大湾区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优势,他们都围绕核心产业进行布局,我们要加速区域创新资源的交流。”
“我们应加强大湾区高校之间的融合。”广东东软学院思沃创新管理学院院长蔡博文认为,现在大湾区的城市比较注重办新的大学,事实上,高校间交流也能促进创新,目前急需湾区高校之间加强互通,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交流。
南海创业环境获点赞
“中国可能具有当今世界最好的创业土壤。创新在哪里,芯片企业就在哪里,佛山有最密集的芯片客户,拥抱佛山,拥抱互联网,相信芯片+互联网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华芯微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智毅介绍,自己之前一直在旧金山湾区生活,2011年回到南海创业,创办了这家芯片企业。
为何选择南海?“南海出台的半导体政策是最落地的,我们对在南海发展非常有信心。”韩智毅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在陶瓷领域挖掘到机会,当前瓷砖生产还主要依靠人工分色,这是一个行业痛点,但是用图像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推动分色领域的变革,AI在瓷砖分色方面有很大优势。与此同时,公司与阿里云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展合作。
产业链、成本优势也是吸引企业进驻的原因。“南海政府对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力度很大,制造业基础非常发达,相比深圳,南海具有成本优势。”作为一家总部在深圳、从事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携客云平台的副总经理刘培宾表示,此次进驻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基地,希望借助大湾区的机遇,帮助南海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
以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是大湾区的重要优势,如何推动产业升级,也成了讨论的热点。
“数字化可以复制也可以量化。”阿里云智能工业数字化专家于江有以西餐对调料的量化使用,不同人可以做出相同味道的菜肴为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数字化的重要作用。
于江有表示,当前工业处于变革的临界点:客户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发展,生产系统从规模化向精细化再向柔性化发展;商业模式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工业决策模式向智能决策转变。企业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为生产销售提供更多的精准服务。
2016年,阿里巴巴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
在当天的活动上,于江有对新制造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制造绝对不是生产者,它一定是研产销结合。”在他描绘的新制造中,设计师可以将设计直接传递到工厂,然后通过摄像头技术对生产进行管理;产品可以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找到终端客户;云也将成为新制造的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数据在线、数据智能、组织在线、服务在线、协作在线等多种资源,将赋予企业创新能力。新制造的技术将向云计算+在线(物联网)+人工智能三方结合发展。
现场热议
学习旧金山湾区打造创投生态圈
自20世纪以来,硅谷先后诞生了惠普、英特尔、苹果、思科、谷歌等一大批高科技领域巨人。直至今日,硅谷仍然是世界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全球创新、科技、精英人才和新行业创业的中心。
会上,中美创投创始合伙人胡浪涛从产学研、政府效率、生产关系、创业化境、多元文化、气候、风险投资七个要素对比分析了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
“旧金山湾区的风险投资是硅谷成功最重要的动力,值得借鉴的是,美国风投基金在续存期和资金来源上都更加优化,比如续存期可达10年、15年,甚至是20年,而国内往往只有5年左右,且偏向于后端。”胡浪涛介绍,2017年,硅谷地区新增风险投资金额500亿美元。养老基金、捐赠基金、银行控股公司、富有家庭和个人、保险公司和投资银行等多元化的投资来源也为美国风投基金提供了完善的资金保障。
“注重全球化,重视知识产权,重视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也是旧金山大湾区成功的重要因素,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学习。”胡浪涛表示,旧金山湾区有着全球移民的文化,聚焦的是全球资本,形成了非常宽松的创业环境,许多公司成为员工新创公司的投资方,甲骨文、思科、英特尔等企业都是靠前东家的宽容才得以创立并成功。相比旧金山,国内企业更喜欢模仿,注重国内市场,注重模式上的创新。
他认为,与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特色方面,除了高科技和金融外,还拥有制造业和基建两个优势产业,以及3C和先进制造两项核心技术。佛山也已经具备多个发展要素,可以复制硅谷的创新机制。
专家观点
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之一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见创新驱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旋律。
——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靖
注重全球化,重视知识产权,重视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也是旧金山大湾区成功的重要因素,值得粤港澳大湾区学习。
——中美创投创始合伙人胡浪涛
新制造绝对不是生产者,它一定是研产销结合。设计师可以将设计直接传递到工厂,然后通过摄像头技术对生产进行管理;产品可以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找到终端客户;云也将成为新制造的基础设施。
——阿里云智能工业数字化专家于江有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唐霁雪图/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
新闻推荐
郑智获颁发禁毒大使聘书。信息时报记者陈引摄信息时报讯(记者罗阳辉通讯员刘向旷嘉雪岑柏瀚)昨日下午,在佛山市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