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禅城新闻 > 正文

三代人接力演绎十番技艺十番传承人马达明:我们只想“十番”一代一代演奏下去

来源:珠江时报 2019-03-22 01:25   http://www.kcqsx.com/


■马达明、马良辉到佛山第六小学教授十番技艺基础课。

“得得得嗏……嗏嗏嗏端……”听起来像粤剧伴奏,却更注重歌曲连贯性;似舞狮鼓乐,却有更丰厚的乐声层次,它就是“十番”。由十种不同的古老民间敲击乐器轮番演奏而成的“十番”技艺铿锵悦耳,喜庆热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说起佛山十番,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马聪。马聪是禅城祖庙街道文南社区人,也是佛山最早传承和发扬十番的老师傅,而今天要介绍的主角,正是马聪师傅的后代——儿子马达明以及孙子马良辉。

表演团队曾获周总理接见

“以前农村大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敲锣耍功夫是最热闹的消遣了。”佛山市十番非遗传人马达明介绍,从小就痴迷功夫的父亲偶遇一位名叫老韩的外省艺人,能将功夫和乐器巧妙结合,这项技艺就是十番中最富有技巧以及观赏性的“飞钹”。

所谓“飞钹”,是用五六十厘米长的绳子链接两个钹冠,通过甩动绳子擦击钹发出“锵锵锵”声响。“父亲就是被飞钹所吸引,才开始了和十番的故事。”马达明说。

拜老韩为师后,马聪很快掌握了十番每件乐器的奏法要领,并不断创新“飞钹”的花样,创作出双飞、头顶飞、侧身飞等飞钹动作。当时,马聪与邻里创办“佛山摊联会”,组成十番乐队走南闯北,曾代表佛山参加广东民间群众艺术汇演。“听父亲说,当时他们的团队还获得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呢。”马达明骄傲地说。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马达明也渐渐对十番产生了喜爱之情,从7岁开始加入父亲的十番乐队学习。为了这份坚持这份喜爱,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意外的受伤也丝毫没有击退马达明的热情。“我脸上这块疤,就是小时候练飞钹"啄"到的。”马达明一边摸着那淡不下去的疤痕一边乐呵呵地说,“只要能继续玩十番,就不会觉得苦,也不会觉得痛,因为专注玩十番的时候,烦恼也会在敲击中消失了。”

后来,传承的“交接棒”传到孙子马良辉的手上,得到爷爷和父亲的“真传”,马良辉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代十番传承人,高中时期他带着节目《闹秋》远赴浙江杭州,斩获全国群星金鸡百花奖的金奖。

三代同堂惊艳秋色

十番成为了佛山秋色最具观赏性的节目之一,因而民间素有“无十番不算秋色”的说法。1988年的佛山秋色巡游,祖孙三人同登秋色大舞台,留下一个津津乐道的“三代同堂惊艳秋色”故事。

马达明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张珍藏的报纸,笑着介绍1988年佛山秋色巡游的文章报道。“边击边舞的"十番"(打击乐)队进场了,老艺人马聪三代同堂表演打大钹和飞钹……”这张泛黄的报纸似乎打开了马达明的话匣子,也打开了父子二人的回忆。

“虽然已经过去30年,但当年秋色巡游场景还历历在目。”1988年的佛山秋色巡游,在开路队——大灯笼《佛山秋色》的后方,一支身穿明黄色服装的表演队伍缓缓走来,四五十人排成正方阵型,他们有的拿着小锣鼓,有的在农民车上“守着”手臂宽的大锣,铿锵有力地敲击乐器。在方队的中间,三个灵动的孩子稳稳地站在大人的肩膀上,手上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飞钹,一边保持平衡一边表演高难度动作,刺激的表演惊艳了一路观众。

“最前面的这个孩子就是我,用现在的话就是站C位出道。”马良辉笑着说,那年他10岁,父亲马达明42岁,爷爷马聪已经62岁了,“这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表演,是我们三人为数不多的同台演出。”

就如同三代同堂的精彩演出永远定格在照片上一样,那晚铿锵的乐声和敲打的激情也永远镌刻在他们的记忆里。马良辉说,爷爷去世后,他和父亲觉得传承十番的担子更重了。

父子进校培养小传承人

“当年一起玩十番的人,大多都渐行渐远,有的已经老去,有的已经丢了技艺,凑齐十个人玩已经很不容易了……”马达明感叹十番的传承现状,不忍技艺凋零,父子二人将希望的目光投向学校。现在,他们每周都会到石湾湾华小学和佛山第六小学教授十番技艺。

由于十番乐器特殊,集齐十件音质上乘的乐器并非易事,马达明师傅现在用的这一套乐器已经是使用多年的“老古董”,而且他也“仅此一套”。为了给学生真切的体验,年过七旬的马达明师傅每次上课都要把重达四五十斤的乐器搬到教室,而为了给孩子们上课,马良辉也总是不得不“厚着脸皮”向老板请假。“但是看着他们真心喜欢十番的模样,一切都是值得的。”父子俩会心一笑。

道具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来。历代十番乐曲都是口口相传,艺人天天练习,乐谱就如镶嵌在记忆中那么牢固,但现在的教学对象是零基础的学生,十种乐器一起演奏,“乐声享受”很容易就变成“噪音扰民”。于此,马良辉创作出简单易懂的“乐谱”,将十种乐器的声音都用字符代替,用标点符号表示音律长短,将《长锣》《挂牌》《碎锦》等十番传统曲牌谱成歌词,如《长锣》一曲中第一部分则译为“的度——端——嗏嗏……”有了乐谱之后,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技巧,进步神速。

名师出高徒,在马达明父子的用心教学下,学生们逐渐“出师”,可独当一面了。2013年佛山秋色巡游的表演方阵中,湾华小学“十番”表演队的飞钹技艺引来的沿途群众的啧啧称赞。2016年6月,湾华小学被授予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作为佛山市“十番”传承基地正式挂牌。

“十番”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渐扎根在年轻一代成长的沃土里。马达明师傅笑称:“后继有人了!我们只想"十番"一代一代演奏下去。”文/图珠江时报特约通讯员麦玮炘

新闻推荐

新生儿呛水 民警急救助因送院及时,婴儿已转危为安

佛山日报讯记者周龙凤通讯员叶家俊报道:“喂,110吗?我的孩子被水呛到了,现在怎么叫都没反应,快来帮帮我。”前日凌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代人接力演绎十番技艺十番传承人马达明:我们只想“十番”一代一代演奏下去)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