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广佛跨界河流整治。
佛山市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广佛跨界河流整治。
扫二维码关注“佛山生态环境”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佛山水环境治理备受关注。佛山素有“岭南水乡”之称,西江、北江在此交汇,大大小小的河涌宛如动脉贯穿整座城市。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经过持续整治,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不少市民发现,身边曾经的黑臭河涌,如今水质明显改善,河道景观宜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佛山将以“保好水、治差水”为主线,以深化广佛跨界河流整治为核心,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近日,佛山已发出2019年第1号《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督查令》,开展全面攻坚广佛跨界河流劣Ⅴ类国考(省考)断面专项行动。
文、图/黄健源、李立希
佛山守护好一方碧水
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佛山水资源丰富,西江、北江均穿境而过并交汇于此,由于历届佛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的保护,现已成为广佛乃至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在佛山,广州西江取水工程设计取水量为350万吨/日、目前取水量263万吨/日,广州南洲水厂取水量约为100万吨/日,广州在佛山取水覆盖人口近千万人。同时,纳入《发展规划纲要》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是从佛山鲤鱼洲取水,未来取水量约500万吨/日,输送到珠三角东部的广州、东莞、深圳,并作为香港等地应急备用水源,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佛山市守护好一方碧水,对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发展而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水生态治理、水安全保障等工作中,佛山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佛山通过实行管理体系流程化、监测预警科学化、划定建设标准化、巡查检查常态化、水质公开定期化“五化”管理,饮用水源一直得到严格保护,水质长年稳定达标,在全国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中多年获得100分,等级优秀。
保好水治差水
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近年来,佛山市饮用水源水质持续达标,广佛跨界河流水质呈改善趋势,但水环境整治仍是佛山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最重要的一场硬战。今年,佛山将以“保好水、治差水”为主线,打好碧水攻坚战,尤其是要加快推进广佛跨界河涌等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综合整治。
根据工作目标,今年,佛山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保好水与治差水并重、治污减排和生态扩容并重、流域综合整治与控制单元治理并重,强化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内生源“四源共治”,进一步提高治水的工程化、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确保按期完成省下达佛山的年度目标任务,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佛山奠定坚实水环境基础。
具体而言,2019年,全市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和广佛跨界主要河流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
系统治理挂图作战
深化广佛跨界河流整治
今年的全市生态环保大会上,市主要领导对治水工作作出部署:“以坚决抓好广佛跨界河流综合治理为重点,推进全市劣Ⅴ类水体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打好碧水攻坚战。”今年,针对广佛跨界河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整治目标倒排工作任务,明确整治进度,落实整治责任,强化监督问责,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挂图作战,坚决打好打赢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针对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整治,佛山将全面摸清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畜禽及水产养殖、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等污染源底数。目前,佛山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5座,设计日处理能力达256.1万吨/日,建有污水收集管网5156公里,其中广佛跨界区域建成污水处理厂26座,设计日处理能力143.4万吨。今年,佛山将全面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争新建城镇污水管网1000公里,其中广佛跨界区域力争建成300公里,基本实现全市城镇截污纳管全覆盖。同时,全面排查楼盘、小区、商业体、学校、市场等重点排水大户的污水去向,加强截污纳管整改,这类污水要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理厂或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发出今年首号市委书记、
市长环境保护督查令
整治工程力争年底前完成
今年3月,佛山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向禅城区、南海区、三水区党委、人民政府及市直相关单位发出2019年第1号《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督查令》,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佛山以珠江西航道鸦岗国考断面、西南涌和顺大桥省考断面等为重点,开展全面攻坚广佛跨界河流劣Ⅴ类国考(省考)断面专项行动。
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国考(省考)断面,是省政府与市政府签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的既定目标。督查令明确,市领导结合河长制,负责广佛跨界河流国考(省考)断面达标督导。各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广佛跨界河流国考(省考)断面达标第一责任人,并分别包干国考(省考)断面所在河流及与其相关联的污染最严重、整治难度最大的支流。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分别牵头负责国考(省考)断面控制单元内支流污染整治。
根据要求,佛山将制定实施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方案,细化工作举措、责任分工及进度安排,实施挂图作战,相关整治工程力争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建立四级督办体系
治水不力严肃追责问责
近年来,佛山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将重点断面分解至各区党委政府进行考核,同时将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重点部门纳入考核,并建立“提醒函-督办-挂牌督办-市委书记市长环保督查令”的四级督办体系,压实治水主体责任。
根据2019年第1号《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督查令》,佛山将国考(省考)断面达标和消除劣Ⅴ类断面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考核范围。对提前消除劣Ⅴ类或者提前达标的进行正向激励,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对未按时消除劣Ⅴ类断面、水质不达标或任务严重滞后导致断面恶化至劣Ⅴ类的,进行约谈、通报批评,严肃追责问责,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
2017年至今,佛山针对水环境整治先后发出35份预警函、6份督办函、10份挂牌督办函和2份市委书记市长环保督查令。此前,针对水口水道水质未达标情况,市环委会曾向南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下达市委书记市长环保督查令,督促南海区加快水口水道整治,切实扭转了水质恶化趋势。
实施412个工程项目
加快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整治
根据《佛山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佛山计划实施412个工程项目、投资194亿元,加快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综合整治。
2019年,佛山将重点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持续推动供水系统整合,构建西北江双水源均衡供水、互为备用的供水格局,全面提高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重点整治广佛跨界河流。其中,禅城区要重点推进张槎片区水环境、佛山涌流域综合整治,南海区要重点推进解放涌、三江口涌、罗村涌、佛山涌、芦苞涌、里水河、北村水系等流域综合整治,顺德区要重点推进桂畔海、顺德水道流域综合整治,高明区要重点推进高明河流域综合整治,三水区要重点推进左岸涌、乐平涌、芦苞涌、九曲河、漫水河等流域综合整治。
此外,佛山还将持续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将黑臭水体整治由建成区向城乡延伸,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
专题
新闻推荐
腾“云”而上 南海加速智造转型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基地昨日运营,7个双创团队现场签约进驻
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南海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再添生力军。昨日,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基地与广东省优秀双创服务载体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