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杏坛“青田范式”展区吸引不少北京市民参观。
佛山日报讯记者郭东霓摄影报道:昨日,北京的玉渊潭公园引来了大批前来感受春日气息的市民。与此同时,公园旁的中华世纪坛专题展厅内也是人流不息,“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引来一批前来感受乡村艺术与文化的参观者,其中顺德杏坛“青田范式”展区更成为他们关注与讨论的热点。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在23日开幕,展出将持续至4月7日。此次展览以绘画、照片、视频、文字、实物以及模型等形式,从不同的维度对云南景迈、甘肃石节子、山西许村和广东青田的艺术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全方位展示。
千石长街、百年古树、荷塘香蕴、玉带环村、更楼晚望、青龙桥墩、青螺翠竹、书塾遗风,顺德杏坛青田的乡村八景被浓缩在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模型板上,这是北京市民苏飞宇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岭南乡村,“与北方不一样,南方乡村布局很紧凑,一栋一栋紧紧地挨着,村里池塘、水渠、小巷子也是密布其中,初看杂乱无章,但细细看来,还是有章法的”。
古旧的私塾、烟火气息的关帝庙、错落有致的桑基鱼塘以及威严的祠堂,青田的这些乡村风俗生活,对于从人文社会历史方面的专家学者的角度来看,青田背后蕴含的是岭南乡村一种特有的社会和文化脉络。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认为,乡村振兴不能只是一个纯粹的自上而下的改造过程,在开展任何形式的乡村建设之前,扎根本土的深入调研都是必不可少的。
“青田的探索尝试对于岭南地区的乡村研究是有示范性意义的,把废弃民居的改造为具备现代功能的休闲场所,为生活在青田的村民服务,或者把青田的民间知识整理出来,并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建民认为,乡村艺术建设不能脱离乡村本身的文化历史,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村民的参与性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乡村振兴也需要因地制宜,把握当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
新闻推荐
“深圳创新+顺德智造”招商推介会周五在深圳举办顺德邀深圳企业参与“村改”
顺德将打造数十个主题产业园。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昕宇、黄子宁通讯员余娜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顺德区经科局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