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儿童肠道健康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中,各大医学专家热切讨论如何科学防治儿童肠道疾病。据悉,0~6岁婴幼儿童是一生中的窗口期,也属于“免疫不全期”,此时期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肠吸收不良及感染性疾病,对婴幼儿童健康影响极大。那么,作为家长,又该如何维持孩子的肠道功能呢?专家表示,遵循以下五大原则,可有效维持儿童肠道健康。
1.均衡营养的膳食
健康的一日三餐和加餐中均包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身体需要,而不需要额外补充任何营养素。饮食上注意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切忌暴饮。
2.充足的睡眠
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很难抵御外界入侵的病菌。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使免疫系统得到某种程度的修复和调整,有助于改善孩子的免疫系统。
3.少菌而非无菌的生活环境
细菌在人体免疫功能的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平时无接触细菌的机会,周围环境太干净,肠道就无法发育成熟。家庭停止使用任何化学消毒剂,让孩子适量接触细菌,少量细菌能进入到孩子的肠道内,这对他之后肠道的免疫功能的建立和成熟非常有好处。
4.母乳喂养
不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喂奶前先将乳头擦洗干净,因为孩子在吮吸时,可以适当吃到妈妈乳头及乳头周围皮肤上和乳管内的细菌,有利于婴儿肠道的建立和健康。
5.适当服用益生菌
当肠道出现问题,如果上述减少肠道细菌被破坏的建议是“治本”的话,那么,通过人为使用益生菌干预,还肠道一个健康状态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治标”方法。
益生菌是人工体外方式合成,尽量模拟正常肠道内的“好菌”,填补目前肠道内有益菌的缺失。但家长们需注意,益生菌制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不可盲目为孩子购买服用。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陈嘉懿整理)
新闻推荐
南都专访《过春天》主角25岁佛山姑娘黄尧在“春天”里,你会邂逅这位令人惊艳的新人
豆瓣评分始终坚挺在8分的电影《过春天》,在上映了超过一周后,排片率已寥寥无几,但此时我们还是要再吆喝一句:如果还能遇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