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主避开家具,扫地机器人已经不再是“整天撞沙发”的傻孩子。/资料图片
扫地机器人是当前家装界的“明星”,新装修家庭如果不配备一台扫地机器人,感觉就好似已经落后于时代。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近年来扫地机器人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许多在过去形成的刻板印象,到今天已然过时。那么,关于扫地机器人的错误印象都有哪些?这里总结了四类扫地机器人常见误会和容易被误导的内容,介绍其实际情况,以避免大伙踩坑。希望有需要的业主,都能挑选到自己满意的扫地机器人。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
错误印象
1
扫地机器人经常撞家具、不智能
过去,扫地机器人最被消费者诟病的一点,就是经常撞家具,而且有的时候看起来似乎还是一副“不撞南墙心不死”的感觉,一遍遍向着沙发、茶几等大家具“发起冲锋”,不仅表现得像个傻子,而且容易损坏家具,又浪费时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扫地机器人“喜欢撞家具”的现象现在已得到不少改善,不少国内外知名品牌推出的高级扫地机器人,在接近家具时会主动减速,即便有轻微碰撞,也是为了更好地贴近清洁。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在设置中加入了碰撞保护模式,只要开启这个模式,机器人探测到前方有家具或窗帘时,会自动绕开(当然,这也会带来清理不够干净、彻底的问题)。还有厂家主动研发出了轻柔触碰模式,利用激光测距配合算法,让扫地机无限接近家具却保持不碰撞。
所以,只要是选择规划算法牛的品牌,就可以尽量减少扫地机器人对家具的伤害。
错误印象
2
扫地机器人的边刷越多越好
前几年备受市场追捧的iRobot等国外知名品牌扫地机器人,底部多数只设置一个边刷,而近年来随着小米等国产品牌的加入,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国产品牌不少都给扫地机器人添加了两个边刷,并号称清洁能力比国外品牌更好。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事实上,据多家网上消费电子测评栏目介绍,扫地机器人的边刷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将边角的垃圾扫入主刷区域,以方便主刷边扫边吸,将垃圾清理掉,因此,两个边刷的国产产品虽然理论清洁能力更好,但一般不会达到一些广告宣传中的增加50%甚至双倍的清洁能力。此外,如果设计规划合理,只有一个边刷的扫地机器人也同样可以达到两条边刷机器人的清洁能力。
错误印象
3
标称风压越大吸得越干净
理论上说,标称风压1900Pa的扫地机清洁能力应该明显高于标称1200Pa的扫地机器人。一些品牌也故意将此参数标在最显眼位置,以标榜自己的清理能力。但实际上,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了此类产品后却意外发现,理论上更高风压的产品,效果居然不如低风压的品牌。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国产扫地机器人标注的风压数值,其实都是机器最高风压的参数,也就是机器电机功率的峰值。众所周知,如果机器想长时间保持在峰值状态下运行,其结果不是缩短电机寿命,就是增加耗电减少续航时间。有些公司为了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电机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会故意将风机平时输出功率减半,因此,标称风压更大的产品清洁能力不如低风压产品,就不奇怪了。
错误印象
4
能水洗的滤网才是好滤网
但凡扫地机器人,内部必然附有一大块可拆卸的过滤网。一般而言,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更换,这样才能保持清洁效果。为减少消费者替换滤网的成本,促进自家机器销量,近年来,有厂家推出了可反复水洗的滤网,号称“一次购买、反复使用”,迅速赢得市场青睐。
但事实上,由于滤网工作时要过滤大量的细微颗粒,水洗后被沾湿的粉尘可能会更加黏牢在滤网上,因此水洗后结果滤网更堵塞的现象时有出现,严重削弱机器清洁效果。反而是早期的不可水洗滤网,每次清理垃圾之后再拆出来,拍几下再用,清洁效果可能会更佳。
因此,所谓的可水洗滤网,更多其实只是为了防止滤网过多吸入水分堵塞而配备,跟一些商家宣传的“节约耗材”卖点,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
制图/孙小兰
新闻推荐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让佛山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湾区彰显独特魅力
2018年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为佛山优秀传统文化及大湾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第三届香港·佛山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