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旖荻
日前,中华遗嘱库发布《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6年间,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71.26岁,呈现年轻化趋势,而担心财产“旁落”的独生子女家庭仍然为立遗嘱的“主力军”。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华遗嘱库在佛山设立的首个公益遗嘱预约点,佛山市千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2017年11月启动该项目以来,已接受329例现场咨询,并为61名老人完成公益遗嘱登记办理。
立遗嘱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我想立遗嘱,什么时候可以办理?”上周二,59岁的肖姨向位于百花广场的千禧公益预约服务中心打来电话,她想将名下的几套房产通过公益遗嘱进行分配。
在佛山,像肖姨一样提前计划立遗嘱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希望减少儿女之间的纠纷,有的则想保护家中遗产不落“外人”之手。曾经在许多老人看来需要“避讳”的事情,如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
根据白皮书广东篇数据显示,2018年60~70岁立遗嘱人群数量同比增长了2.19%,呈现年轻化趋势。记者从千禧预约服务中心了解到,在此成功办理遗嘱登记的61名老人中,年龄在60~70岁之间的老人共有40名,占比65.6%。
“还有一些50多岁的市民会提前来了解情况,为以后办理做准备。”千禧“幸福留言”长者遗嘱办理支持计划负责人杨尔欣表示,通过现场咨询的60岁以下老人占了近1成。
今年51岁的岑叔认为,提前立下遗嘱,把房产、存款分配好,可以避免儿女产生矛盾纠纷,以后在继承手续上也可以减少麻烦。“遗嘱不用很复杂,有效就可以。”
独生子女家庭立遗嘱意识强
“担心没说清楚,以后分给儿媳。”67岁的陈伯担心儿子结婚后房产被分割,想通过立遗嘱形式将自己的房产传给家中独子。记者了解到,在千禧预约服务中心成功登记遗嘱的独生子女家庭就有18例。
在许多人看来,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仅有一个,遗产自然由孩子继承,无需担忧。事实上,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库12.79万份遗嘱中,有6.09万份遗嘱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遗嘱,占总遗嘱数量47.6%,成为立遗嘱人群主力军。
65岁的张伯坦言自己曾在遗嘱继承上遇到麻烦。他表示,原本母亲已经明确将家中祖屋传给自己,但在办理继承手续时,因需要签字协调关系,产生了很多麻烦事。这一次他想将房产继承关系明确,留给家中独子,以免“重蹈覆辙”。
此外,还有一些再婚家庭以立遗嘱方式明确继承关系。去年11月,家住禅城的赵伯在志愿者的陪护下,拿到了中华遗嘱库发放的遗嘱证。已年过古稀的他,在遗嘱中做出了“使用权到妻子百年归老,最后房产交回给儿子”的决定。
知多D
立遗嘱要清晰表述
杨尔欣告诉记者,目前,中华遗嘱库对佛山千禧预约点开设绿色通道,三个月即可前往广州进行登记。但对于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而言,有些难度。“如果老人因为不认识字,或者是身体原因不符合公益办理的条件,无法成功办理遗嘱登记。”在白皮书中,“健康原因”以65.29%占比成为老人无法立遗嘱的首要原因。
“很多人觉得立遗嘱很简单,就是一张白纸,但如果遗嘱无效,对家庭的影响很大。”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律师孔令文表示,在制定遗嘱时,如果不能判断当事人精神状态是否清醒,或对无权利分配的财产进行分配,遗嘱都可能被判定为无效。
记者了解到,目前常见的立遗嘱形式主要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最弱。
孔令文介绍,个人只可以对合法取得的个人收入、财产等进行分配,而属于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他人所有的财产不在遗嘱分配范围内。因此,市民在立遗嘱前可提前向专业机构咨询了解清楚。
此外,孔令文提醒,为了家庭和谐,确保遗嘱真实有效,市民要在制定遗嘱过程中准确清楚表述自己的意见,尤其是清晰列出房产、银行账号和密码,做好遗嘱保管和保密工作。“如果遗嘱被提前知道了,家庭成员多,分配不平均容易引起个别成员心理不平衡,家族矛盾反而加剧。”
数据
老人越来越理解立遗嘱
全国来看,2018年,立遗嘱人群中60~70岁、71~80岁两个年龄段分别比2017年多597人和438人;在佛山,办理公益遗嘱登记的老人中65.6%为60~70岁。
他们立遗嘱意愿强
全国有47.6%的遗嘱为独生子女家庭所立,在佛山,办理公益遗嘱登记的独生子女家庭占29.5%。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瑶戚伟雄通讯员/杨颖怡)昨日下午,禅城区举办“书”送希望购书卡移交仪式暨志愿服务动员会,24名志愿者到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