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时报讯(记者/罗艳梅通讯员/禅宣)4月2日,佛山市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推进会召开,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表示,禅城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11大类50个重点工作项目,以重点带动全局,推动抓落实,求突破。
着重培育5个产业集群
在会上,刘东豪表示,禅城将重点从六个方面落实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首先是坚持以龙头项目为引领,在重大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上抓落实、求突破。落实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佛高区等全市重大平台建设主体责任,以项目落实战略,努力培育5个产业集群。
据介绍,在围绕增量抓大项目方面,禅城今年重点推动与丰田汽车配套的汽车动力电池及芯材项目(年产48万台套)年内开工,引进瑞森可机器人等产业链项目,培育汽车及新能源产业集群;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佛山光城)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预计2020年上半年完成主体建设,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三年内总产值将突破百亿元;抓好投资45亿元的三龙湾(奇槎)生命科学产业园建设,年内完成项目土地招拍挂和立项,2020年动工建设等。
在围绕存量抓转型升级上,禅城将深入推进品质革命、“四上”企业培育、“两化”融合和新一轮工业技改,创建不锈钢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推进禅城区工业互联网服务中心、工业电商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培育15家“传统生产+云计算”企业,新增“四上”企业398家、规上工业企业45家。
同时还围绕空间抓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以打造南庄千亩产业载体、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为引领,全力推进21个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改造面积167万平方米。
启动14项城市形态提升项目
刘东豪提出,禅城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抓落实、求突破。筑牢交通纽带,抓好南庄大道东延、季华二桥、海五西路、雾岗路南延等跨区域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地铁2、3号线建设;推进平台共建,以创建广东省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抓好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香港分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建设,争取一批科技成果到禅城转化落地;创新体制机制,以建设“数字政府”为引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打造服务效率更高、管理更规范、综合成本更低的营商环境示范区。
“禅城还将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上抓落实、求突破。”刘东豪说,一方面,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形态内涵品质。年内开工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项目14项,完工16项,投资73.45亿元。推进城北、澜石、莲升、石湾西等片区改造更新,各片区启动1个以上城市更新项目。另一方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城中村改造升级,力争2019年底全部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2020年底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力争全年新增绿地1247亩
刘东豪表示,禅城将以化解突出问题为关键,在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上抓落实、求突破。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广佛跨界区域20公里截污管网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底佛山水道(横滘)省控断面达IV类水质;推进21条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打造16条亮点河涌。狠抓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积极参与“一环生态圈”和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重点抓好市民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绿地1247亩。二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等重大风险。三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完成年度各项脱贫目标任务。
刘东豪提出,禅城要以惠民生、保稳定为根本,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抓落实、求突破。一手惠民生,加大投入高质量公共服务项目。力争年内建成培英实验小学等学校项目,新增学位2000个;加快推进环湖小学西校区、佛山四中附属学校、佛山九小新校区等建设。推动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年内开工。一手保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构建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为抓手,进一步深化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党建统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加快创建省维稳工作示范点。
禅城将以全面从严治党基础性工程为支撑,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上抓落实、求突破。一是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多举措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陆冰芊通讯员/朱明)禅城区将实施雾岗路(塱沙路-张槎三路)道路工程,包含道路、交通配套设施、排水、照明、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