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参与投票
都市话题
南都讯4月2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今年广东将下大力气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为依据选择生源。同时,首次明确面向审批地的招生计划不得少于本校招生计划的50%,跨区域招生的招生计划及录取方式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一纸“新政”引发社会热议。南都NDX实验室发起热点站队调查,过半家长支持叫停民校小升初“面谈”。
新政策发布后,
有地市撤回已发布的招生文件
据了解,在广东省教育厅发出招生通知前,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
而早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前,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和珠海等多个地市已出台了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相关政策,不同程度允许民办学校面谈招生。在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后,多地教育局紧急研究新规,正在着手调整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规范做好相关工作。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在市层面上的民校招生政策还没出台,将仔细研究省教育厅的政策,坚决贯彻省教育厅的规定。
4月2日中午,中山市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校2019年招生面谈时间安排公告》,公布了各所学校的面谈时间和咨询电话。但4月3日,中山市教体局已经删除了官网官微的相关信息。有关负责人表示,会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调整全市民办学校的招生规定。同时,局里还发布了《关于更正<中山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2019年招生工作安排>》的公告:
4月2日晚,我局接到《广东省教育厅转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9〕70号),明确要求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等方式选择学生,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不得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为依据选择生源。
面向审批地招生
不等同于招“地段生”
广东省教育厅规定,民办中小学校应当主要在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范围内,按照核定的招生计划招生,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区域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原则上面向审批地招生,面向审批地的招生计划不得少于本校招生计划的50%,跨区域招生的招生计划及录取方式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这一规定引起了家长众多猜测。民办学校不得跨区域招生是不是能理解为民校也要招“地段生”了?如何理解“区域”的概念?
省教育厅表示,“区域”主要指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范围,如学校是广州市教育局审批的,那么区域范围就是广州市;学校是所在行政区的教育局审批的,那么区域范围就是所在的行政区。由此可见,民办学校不得跨区域招生,不能简单等同于民校也要招“地段生”。如何理解生源所属哪个区域?省教育厅表示,既可以看学籍,也可以看户籍。
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在广州市教育局官网上登记的局属民办学校年检报告中,局管民办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有18所学校,分别是广州市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中学、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广州中大附属雅宝学校、广州市华师附中番禺学校、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广州市亚加达外国语高级中学、广州英豪学校、广州南洋英文学校、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广州市香江中学、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广州思源学校。
而也有部分民办学校表示,不担心区域招生的限制会对学校带来多大的影响。毕竟初中还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少家长还是会以就近为原则,优先考虑居住区域内的民办学校。
站队调查
部分家长担忧政策落实难,希望加强监管
广东叫停民校小升初面谈,家长们怎么看?截至昨天下午15:45分,在南都NDX实验室发起的热点站队网络调查中,过半家长支持民校小升初叫停面谈。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担忧,这个政策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
民校取消面谈,超六成家长表示会选择公校
在互动投票中,针对“取消民校面谈后,你会考虑就读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这一问题时,有64.4%的家长表示,会选择公办学校。
家长陈小姐表示,自己小孩今年读五年级,也一度为小升初选择民校还是公校而纠结。“选择民校主要是考虑到民校有选拔,生源比较整齐,整个学习氛围相对好些。但如果就读民校,裸考是不太现实的。”陈小姐说,为了做好两手准备,她在年初就给孩子报了一个培优的寒假班,孩子学得比较吃力。如果民校不再以面谈、面试、简历为依据来招生的话,那跟公办学校的招生基本差不多了,就没必要为孩子考民校而到处培优了。“如果孩子不参加培训班的话,那确实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家长也欣慰。”
也有家长表示,自从往年宣布民办学校面谈招生后,不少培训机构就开发出模拟面谈招生的项目,每一期动辄几千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刷题班要上,培优班要上,面谈班也要上,各种收费项目层出不穷。”
家长关心如何落实政策
“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是为了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如何保持政策到位不走样,就很考究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力度了。”家长丁先生表示,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是符合家长需求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政府在规范招生秩序的同时,更关键在于监督。
在调查中,跟丁先生有着类似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近八成家长担心落实政策有难度。
一位家长爆料称,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密考”却依然暗流涌动。年前有机构就组织了多场“密考”。各个小升初家长群里既焦虑又无奈,每场“密考”报名费动辄两三百块,为“密考”已经花去了快2000元,孩子什么都没有考到。“机构装神弄鬼,说小升初就是谍战片,发布很多让家长焦虑的信息,家长不明就里在普遍焦虑的情绪下纷纷报名,组织考试的机构为了保护自己和组织考试的学校,根本不告诉是什么学校,告诉家长信则有,不信则无。不知道这场机构和学校联合愚弄而且赚大钱的盛宴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叫停?”
掐尖儿
原指为使植物的侧芽和果枝长得更茂盛,将植物的尖端去除。现通常用来形容一些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抢夺尖子生。
点赞
这样公办民办的招生标准一碗水端平,公办学校少受干扰。
目前的乱象真令人担忧,只是操作过程很难。希望能看到使人满意的结果。
担忧
取消面谈,录取标准会更模糊,容易暗箱操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在担心难以监督实施到位。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贺蓓尤立川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程行欢,通讯员粤交集宣、岳路建报道:广东省交通集团预计,清明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日均车流量同比增长约5%,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