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祭高峰期,茶庄园拜祭区人山人海樊芸摄本报讯(记者樊芸)昨日,不少市民到大石街茶庄园“行正清”,截至下午4时,茶庄园共接待拜祭群众5.3万人次、车辆9418辆次,比去年正清日增加1.5万人次、5000多辆次。
市民拜祭时间提前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从市广路转入105国道(大石段)往旧飞龙世界牌坊方向看到,此处已排起长龙,道路实施单向行驶管制,待到达茶庄园门口用时20分钟。据茶庄园负责人介绍,今年“行正清”的市民比往年提早,昨天早上约7时就有大石及附近镇街的市民前来拜祭,7时30分人流、车流逐渐增多,园内120多个车位已停满;8时30分至11时往茶庄园的上山路出现明显拥堵,交警和安保人员加紧疏导,维持现场秩序,指引车辆开到距离茶庄园门口约200米的会江村停车场停放,约10时,该停车场约600个车位也饱和;下午1时30分左右迎来第二波高峰。
尽管人流密集、车流缓慢,但没有造成大堵塞。园内三栋骨灰楼前的拜祭区,高峰时香烟缭绕,人山人海,由于拜祭人数太多,300多张拜祭台一台难求,一些市民在树荫下、骨灰楼下排队等候。去年茶庄园首次使用大型焚化炉统一集中处理拜祭品,今年沿用此做法,在园区横幅、广播的宣传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露天拜祭的市民都能将拜祭用品拿到现场7个大型焚化炉和8个焚烧塔进行焚烧,而非在地面燃烧;在骨灰楼拜祭时也按照园区要求,不将骨灰捧出格位外拜祭。
纸钱换鲜花文明寄哀思
拜祭品方面,记者留意到,除了整只金猪、烧肉、水果、甘蔗、米酒和纸扎祭品外,不少人还会带上亲人生前爱吃的食物。今年将纸钱、金元宝等传统祭祀用品换为鲜花拜祭的现象更为普遍。园区严禁燃放爆竹,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引导祭祀群众移风易俗,将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用更加环保、健康、低碳的方式表达出来。
南浦西三村的郭女士近几年每年“行正清”都是坐公交车出行,今年也不例外,一家九口从南浦市场坐上往茶庄园的临时公交,“一小时一班,就在家门口,方便!尽量不开车不给这边的交通添堵。“她告诉记者,她们一家向来支持文明拜祭,每年都不放鞭炮,纸钱也只烧少量,主要拿些老人爱吃的糕点、水果,再摆上些鲜花,“我们做儿女的应当在老人在世时好好尽孝,(老人)走后铺张浪费没有多大意义,关键在心意。”
大石街有关方面表示,今年清明小长假三天及清明节后连续三个周六、周日,前来拜祭的市民仍会比较集中,高峰期为每天8时至17时30分,预计总拜祭人数达14万人次左右,车流量3.3万车次,建议市民避开高峰,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祭扫。此外,4月5日有珠海、中山、顺德、广州和番禺本地的李氏宗亲约2000人到位于猛涌村的李氏探花山扫墓;4月6日将有约500人前往张氏太婆山,拜祭群众主要来自番禺谢村、石岗、南村、新造、市桥、沙头等地。
昨日,区、大石街及茶庄园在园区内外共投入保障力量260人。截至下午4时,拜祭人数达53090人次,车辆9418辆次,拜祭骨灰盅8167盅,茶庄园内外整体秩序井然,无安全事故发生。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覃征鹏报道:3月21日~3月31日,一场顺德版双“11”活动在大良上演。记者昨日获悉,据初步统计,2019凤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