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敏在巡河过程中,拿出手机拍下河涌河面状况。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周珊莹
三月春日里,细雨微风,繁华喧嚣的南海金融高新区一隅,五胜涌流水潺潺,鱼儿游过泛起阵阵涟漪,两岸绿树成荫,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闲坐散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五胜涌所在的夏北社区聚集了大批服装厂、五金厂、电子厂等传统制造业,大量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五胜涌,黑臭水体让路过的居民纷纷掩鼻,避之不及。
自2008年启动系统性改造以来,经过对当地工业园的铁腕整治和环境升级改造,五胜涌一带已摇身变为金融高新区的“后花园”,五胜涌也摘掉了黑臭水体的帽子,逐步实现岸绿景美。
强力治污80万平方米厂房一年内完成搬迁
静止不动的河涌呈乌黑色,犹如墨汁一般,还未走近就一股臭味扑鼻而来……看着记忆中清澈见底的母亲河慢慢成了远近“闻名”的“臭水沟”,从小便生活在夏北社区的刘泽敏心痛不已。
彼时,夏北社区还是一片占地超80万平方米、多达400间企业的工业园区,园区内单企业员工就有13000多名。
2008年,佛山市政府实行《2008-2010年汾江河(佛山水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在大力整治汾江河背景下,五胜涌华丽转身。
2010年,为清除污染源,刘泽敏带着工作小组跑遍了园区内的企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企业宣传动迁政策。面对质疑日后分红、租金无法保障的村民,刘泽敏召开了几次村民大会,耐心地向村民一一释疑,最终赢得了企业和村民的支持。历时一年,夏北社区原有工业园区完成整体动迁,400多家企业、81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部搬走。
为了打断“断头涌”,夏北社区又对河涌上游的排灌站进行改造提升,并通过引入一环东涌活水,完善社区水体循环流通。
改造提升启动河涌清淤截污工作
厂企的动迁和水系的联通终于让五胜涌水质得到改善,仅仅半年时间,五胜涌就重现了当年碧水泛波的情景,但如何才能达到长效整治的目标?刘泽敏的答案是:清淤截污。由于当时夏北社区部分排水管道存在堵塞、错接漏接等情况,导致村民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涌,加上五胜涌涌底的淤泥多年堆积,最终造成五胜涌连年黑臭。
“雨污不分流,河涌水的干净就不可能持久。”发现问题的根源后,2013年,刘泽敏带领夏北社区启动五胜涌的清淤工作,同时积极配合街道开展截污管网的铺设,在全社区覆盖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经过一系列治理后,五胜涌终于摘掉了“黑臭水体”的帽子,基本达到Ⅴ类水。在加大河水治理的同时,夏北社区还在五胜涌沿岸建设滨河景观生态公园,进一步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
如今的五胜涌绿树婆娑、河水涓涓、鱼虾成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是怡人,成为不少居民早晚散步的首选之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海人,眼见母亲河的水质日渐改善,刘泽敏备感欣慰。
治水有方打造滨河景观带提升生活品质
在五胜涌岸边,一块蓝绿相间的河长公示牌格外醒目,公示牌上,刘泽敏的名字赫然在列。2017年6月开始,刘泽敏正式“上岗”担任河长。
作为村级河涌管理主体和责任人,刘泽敏在夏北社区成立了村级河长工作组,把河涌流经的经济社社长也纳入成员之一。自从担任村级河长之后,刘泽敏每周都会与工作组开展至少一次例行巡查。在他看来,日常巡查制度是保障河道清洁的关键。
“看下河岸上有无垃圾,河面有没有漂浮物,水体是否有异味,排污口有无出现异常等情况。”每次巡河,刘泽敏都要仔细记录发现的问题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此外,刘泽敏还通过入户走访搜集居民意见,宣传、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河涌治理的工作中。“"母亲河"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她、爱护她。”
谈及未来规划,刘泽敏表示未来夏北社区将以水做文章,打造一个生态自然与现代化产业相融合的社区,结合水体打造滨河景观带,提升社区的空间格局和品质。
河长小档案:
姓名:刘泽敏(夏北社区居委会主任)
身份:五胜涌村级河长
治河妙招:多方位开展巡河治理工作,把驻点直联、走访和河涌巡查
有机结合,确保河涌治理常态化。
治河体会:河涌治理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工作,居民生活环境变
好了,幸福感就有了。
新闻推荐
广明高速陈村至西樵段二期设收费站获批 佛山一环至此已获批设47个收费站罗格临时主线收费站将取消
罗格临时主线收费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传智)昨日,记者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最新获悉,《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