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世刚(右一)为患者做手术。
市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晏世刚。
爱国从来都是用热血铸就、用奋斗书写。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医生,从事眼科工作34年,不但用精湛医术让病人重见光明,还不遗余力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带领市二医院眼科成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市“十三五”医学重点专科,为佛山乃至广东眼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这位眼科医生就是市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晏世刚。1000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一线,他用工匠精神铸就一颗仁医心,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患者健康,被患者亲切称为“光明使者”。
一周40台手术:加班加点只为病人消除病痛
晏世刚以精湛的医术赢得患者良好的口碑,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找晏世刚治病,为了让病人早日解除病痛,他经常加班加点,一周手术安排总是在40台以上。
忙碌的工作让晏世刚连吃饭的时间都比别人晚,他总是在中午1时左右才吃得上饭。亲戚朋友总是担心:“用自己的健康换别人的健康,这样值得吗?”晏世刚都坚定回答:“只要患者需要我,牺牲休息时间为患者看病我也乐意。”
手术量多不意味着质量差。在临床工作中,晏世刚坚持把好医疗质量关,术前仔细检查患者情况、精心设计手术,术中严格把好消毒隔离关、精益求精。近十年来,他所做的手术发生感染和手术并发症也是最少的。
晏世刚时刻把医者仁心、医德为先作为座右铭,以一身医术奉献社会。早在2003年,他自愿加入佛山市防盲普查工作。在成为市政府防盲办公室主任后,他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全市防盲、低视力康复普查工作,至今已完成普查人数10万多人次。同时,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十多年来,市区残联为每例白内障手术病人补助500~1000元,并为近千名低收入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免费手术。
工作之余,晏世刚还致力于眼科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他先后培养了5名硕士研究生;有5项科研成果获佛山市科技进步奖,参与省市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
人称“拼命三郎”:以工匠精神对医术精雕细琢
“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爱国就是爱人民、爱患者,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解决问题,为患者送去健康。”晏世刚在34年行医生涯中,总是坚守这一信念。
1984年,晏世刚从武汉大学医学部(原湖北医科大学)毕业,开始从事眼科工作。数十个寒暑,他每天除了几个小时睡觉,其余时间都扎进眼科疾病诊疗中,像工匠一样对自己的医术精雕细琢。
难能可贵的是,晏世刚在承担大量门诊和手术任务的同时,还不断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积极拓展医院眼科的服务能力。1993年,晏世刚在佛山市率先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1994年,他又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入市二医院,成为佛山市白内障超声乳化奠基人。
晏世刚进取的步伐从未停止。之后,他到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南开大学-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医院管理硕士班学习,到上海眼耳鼻喉医院、香港明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进修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回到佛山后开展多种眼科手术。在他的带领下,市二医院眼科已分设10个亚专科。
凭借在眼科疾病治疗领域累积的丰富经验和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晏世刚获得同行高度认可,被选为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2017年,他被授予“佛山市第四届创新领军人才”称号,2018年入选《岭南名医录》。
谈起不断钻研医术的初衷,晏世刚只用朴素的言语来说明:“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只为患者追求最好的结果。”
带队伍育人才:推动佛山眼科跻身国内先进
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毕竟有限,要让更多眼疾患者恢复光明,必须依靠团队。晏世刚积极投身眼科建设,抓人才培养,默默带出了一支技术精湛、战斗力强的团队,推动佛山眼科跻身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
在晏世刚的推动下,市二医院眼科中心医护人员增长到120多人;眼科医生45人,其中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6人;博士9人、硕士研究生18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佛山市高水平重点专科、佛山市首批国家卫计委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年门诊量超过21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超过10000台次。
怀揣使命与大爱,晏世刚还大力支持科室医生参加各种支援工作,希望将先进的眼科技术传播到任何一个有需要的地方去。在他的支持下,市二医院先后派出多个医生援助新疆伽师、四川凉山州。
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将与双鸭山市人民医院共建眼科中心的光荣任务交给市二医院。晏世刚作为科室主任大力配合医院党委,先后派出5批共8组专家团队前往支援,推动该项目成为“两山”医疗合作领域首个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的项目,他还两次去新疆伽师人民医院和两次去双鸭山人民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和教学指导,目前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眼科已经能够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及眼底激光等手术。
人物对话
持之以恒更新专业知识才能成长为出色的人
记者:一路走来,您觉得自己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晏世刚: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专注干好一件事,必能取得成功。同时保持学习热情,掌握过硬专业知识。此外还有宽阔的胸怀,任何有能力的人才在我们团队一定能得到发展和重用。三十多年从业经验告诉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作为团队领头人要懂得释怀和放手,让有能力的人才施展自己才华,做到放手不放眼。
记者:作为一个奋斗者,你对年轻人努力奋斗有什么建议?
晏世刚:干一行爱一行。首先要热爱职业,要有牺牲精神、奋斗精神。特别是要扎实学好本行业坚实的基础知识,持之以恒地更新专业知识,才能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人。
(文/佛山日报记者莫璇通讯员黄晓晴图/通讯员陈宇)
人物简历
晏世刚
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原湖北医科大学)。市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广东省视光学会常务理事兼白内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底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佛山市眼科学会防盲学会主任委员,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任委员,佛山市防盲办公室主任,佛山市低视力康复中心主任。佛山市第四届创新领军人才,获广东省“岭南名医”称号。
新闻推荐
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带队赴广州、佛山开展专项调研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广东建设报讯记者成昱勋报道:4月4日,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带队赴广州、佛山开展“追寻孙中山先生足迹,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