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团组员在学习使用灭火器。
与便衣民警PK,在街头寻找藏身在人群中的便衣,5分钟寻找出两辆车的不同,快速拼凑出“嫌疑人”的大头照……4月11日,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开展警营“全景式”开放日活动,体验团一行20多人,体验一线民警的工作日常,重温《凡警小事》的温情故事。
重温《凡警小事》的温情故事
“来,我送你回家!”民警一把抱起老人,向着村中走去。这一幕发生在4月6日凌晨,明城镇潭边村92岁的杨婆婆因患痴呆症而迷路。接到报警后,明城派出所民警刘凯强立即赶到了现场。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加上村里灯光昏暗,怕老人发生意外,刘凯强便抱着杨婆婆逐家逐户走访,最终成功帮老人找到家人。这张“最美公主抱”的照片在网络走红,被网友称赞为“一张照片温暖了一座城”。
这是一线警辅人员平凡而真实的写照。
40℃高温下,高举光缆半个小时,为过往车辆打开通道,这是“托举哥”袁家林的故事;21年前贵州捐资助学,21年后第一次相见相拥,这是“助学善警”夏冠辉的故事;救护车的氧气就要耗尽,重症患儿危在旦夕,开警车带路连闯6道红灯直奔医院,这是“带路哥”冯守强的故事。
而这样的感人故事仍在上演。
从部队转业到高明警队的张贻红,2018年4月3日凌晨为2岁走失男童寻找父母;2018年5月2日,法制室民警黄魏在街头执勤时,将一名因食用魔鬼辣椒而晕厥的男子送到医院,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事后,这名男子送来一面锦旗,连续鞠躬道谢:“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高明公安还专门建立了奖励表彰机制,优先推荐《凡警小事》上榜人员评先评优、立功授奖。在《凡警小事》的榜样激励下,全警工作热情有效提升,打防管控效能突出,刑事警情创10年新低,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凡警小事”打造有爱有温度的警队》一文,被收录进2018年中国党建文献库,作为基层党建的先进经验,进入了“中国党建历史博物馆”。
接下来,高明公安将紧紧围绕“打造珠三角最安全区域,全力创建有温度的城市”这一新的目标,继续挖掘《凡警小事》的内涵,拓展《凡警小事》的外延,不仅要报道警队里的好人好事,还要报道岗位精英、敬业典范以及标杆团队等。
“人像拼图”快速记忆“嫌疑人”样貌
高明治安情况如何?一线民警的真实工作是怎样的?
当天下午,体验团与便衣民警上演了一场“猎眼追踪”大战。体验团在前往西江新城派出所前,就被告知他们所乘坐的大巴有便衣跟踪,参与体验的记者在整个过程都保持高度警惕,在全程30分钟的“追踪”中,紧盯着路上的每一个人。即便如此,体验团一行20多人中,也仅有一人发现了跟踪大巴的便衣。
“有人抢东西啊!”体验团刚刚走下大巴车,就看到了当街“抢夺”的一幕。原来,这是一场模拟抓捕,西,江新城派出所的便衣队员仅用几秒钟,就将“嫌疑人”按倒在地。
据了解,过去一年高明分局“两抢”、命案、八大类暴力街面犯罪百分百侦破,实现了355天“两抢”零发案,刑事警情创下十年新低。
“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却时刻在你身边。”西江新城派出所刑警中队中队长马红年介绍,“我们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天眼’,通过大数据的运用,迅速锁定嫌疑人,从而实现快速破案。”
在接下来的“猎人之眼”环节中,体验团分成4组,组员通过监控画面查找嫌疑车辆,通过细致的观察去发现可疑之处,从7辆外形相似的车辆中,寻找出2辆一样的车辆,并最终确定嫌疑车辆。在“人像拼图”环节中,组员快速记忆“嫌疑人”的样貌,并使用道具拼图限时5分钟拼出嫌疑人大头照。而这位“嫌疑人”就是刚刚模拟抓捕现场的“嫌疑人”,仅仅出现了几秒钟。即便如此,仍有组员能够正确地拼出“嫌疑人”的大头照。
此外,体验团还来到了位于高明尼教村的“五星”安全出租屋,“五星”安全出租屋里除了有自助洗衣房、电梯等设备之外,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里的消防设施及管理。大堂及楼梯间的疏散通道畅通;逃生指示清晰,且每层均开了逃生窗;设置独立停车房并配备灭火器,漏电自动断电开关和PVC阻燃线槽,从源头杜绝了电线短路造成火灾;走廊宽敞,没有堆放杂物,每层至少配有两个灭火器;独立式烟感器、应急灯、消防栓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社会管理精细化的缩影,也是这座城市的安全密码的直接体现。
采写:南都记者杨韵仪通讯员佛公宣
摄影:南都记者郑仲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钰凤)近日,佛山市房地产业协会公示了第一批房地产中介行业黑名单,佛山市凯城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