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政协委员、广东山湖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劲锋。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刘伟
从2003年回到佛山算起,今年已是澳门乡亲、禅城区政协委员、广东山湖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劲锋在家乡工作的第16个年头。儿时随父母离开佛山,前往澳门生活,正青春年华时毅然返回家乡兴业。佛山,既是霍劲锋的家乡,悠悠乡愁的承载地,也是他挥洒汗水、收获累累硕果的福地。
回乡兴业为佛山发展献策
霍劲锋一岁时就跟随父母去了澳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东风劲吹,霍劲锋的父亲回佛山创业,他也时常跟着母亲回佛山探亲。2003年,霍劲锋毕业不久,期待做出一番事业的他毅然回到家乡佛山,加入父亲创办的广东山湖电器有限公司,父子兵齐上阵,开拓出一片新蓝图。
“我们在香港设立了品牌公司,在北美和日本等海外市场也设立了分公司和仓库。”霍劲锋介绍,与佛山制造业加速转型同步,近年来广东山湖电器有限公司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公司目前已经将制造业务外包,同时引进百年知名环境家电品牌亨特(Hunter),建立团队将产品销售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将公司轻量化,把具体的生产制造环节基本都外包出去,目前霍劲锋和同事们的重心不在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而是集中做好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推广等工作,进一步拓展产品的市场。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港澳乡亲对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委台港澳办(市台港澳事务局)主任香秀杏表示,目前在港澳的佛山籍乡亲约有80万人,他们中有大量人员在佛山投资兴业,未来他们仍是促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霍劲锋父子就是港澳乡亲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
作为企业家,霍劲锋致力研发先进产品,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而作为政协委员,他也希望通过建言献策,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市民获得感。在他看来,这是政协委员身份所赋予的责任。
担任禅城区政协委员16年,霍劲锋更多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城市交通就是霍劲锋关注的领域之一。9年前,他在《关于如何改善禅城区道路交通网络建设的提议》提案中提出,东平河沿岸有忠信路、江滨路、东华路和东平路等宽敞的道路,但由于江滨路两旁建有澜石码头、市场等设施,需要将节点打通,解决道路拥堵。
如今,东平河畔快速干线正在逐步优化,这让霍劲锋感到非常欣慰,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佛山是我的家乡,我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希望多为佛山的发展建言献策”。
拥抱大湾区佛山要突出制造业优势
去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相继开通,大大缩短了禅城到港澳的通行时间。“现在我从香港到佛山禅城,大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常在佛港澳间来往的霍劲锋,深切体会到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交通便利。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佛山要拥抱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是找出比较优势、找准定位。”霍劲锋认为,佛山作为知名的制造业大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底蕴,佛山要突出在大湾区中的制造业优势,并与广深港澳等城市共享资源、协同合作,从而与大湾区各城市实现产业互补、互利共赢。
在佛山多年的霍劲锋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他认为这些年来佛山的城市面貌和环境都得到很大的升级,加上内外交通等条件的改善,在吸引港澳同胞来佛山创业发展上,佛山有了更好的机会。“与香港、深圳等城市相比,佛山在房价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年轻人在这里奋斗扎根更容易,这是佛山很大的竞争优势”。
“搭建好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吸引和支持港澳青年来佛山就业创业。”香秀杏表示,市委台港澳办(市台港澳事务局)将积极支持和配合相关部门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青年来佛山就业、创业、创新搭建更直接的沟通对接和输送吸收平台,帮助港澳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
新闻推荐
祖庙街道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学深悟透把握机遇助禅城高质量发展
珠江时报讯(特约通讯员/谭碧韵通讯员/房春晓)前日,禅城区,邀请中共佛山市委党校教授曹大主讲,就祖庙街道如何发挥优势、紧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