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概念对禅城来说不陌生。数年来,禅城的信息化建设全国领先。例如禅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为城市植入云计算的“智慧大脑”。但刘东豪认为,现阶段仍存在欠缺静态数据的问题,使云平台“智慧大脑”与设想效果存在较大差距。
“静态不是落后,而是作为动态的有机结合,向更先进更扎实发展的战略举措。”刘东豪说,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是相辅相成、相互助力往前发展的,通过此次项目建立的城市基础设施静态数据,将推进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的有机结合,对云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城市实现高效快捷协同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云平台静态数据完善以后又能反哺“一门式”建设、城市审批等更多更广领域。刘东豪表示,比如今年禅城深化“一门式”改革、推行工程联合审批改革,难点就在于把图纸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提升效率。如果没有数字城市的大数据基础,将很难实现突破。
禅城将建成一个怎样的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刘东豪表示,禅城要把该平台打造成为开放、高效、实用的平台,并依托平台建好“第二个禅城”。
首先是开放的平台。刘东豪表示,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新格局,就要让老百姓积极主动、有渠道方法可以参与进来,体现老百姓的主人翁地位和价值,调动积极性,同时减少城市治理成本、增强治理效果。因此禅城将构建一个对外开放的大数据平台,让人人都参与到城市治理,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能够更好落地实现。
第二是高效的平台。如何实现高效?刘东豪认为,就要“通过虚拟信息与实体结合融合”追求高效率。过往,部门通过开会来拍板解决问题。自从有了云平台,实际上为城市植入了“云大脑”和“神经系统”,每一个城市组件通过数字化表达和通信,打破了原来的管理体制,城市的管理效率、特别是协同效率、执行效率得到提升。
刘东豪表示,要用实体虚拟结合,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化表达与运转,取代传统决策和执行方式,实现高效运营。
第三是实用的平台。在刘东豪看来,平台建成后,将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最有效实用方式,不仅是政府内部,全社会任何一个主体都能够参与。刘东豪把平台项目比喻为“第二个禅城”:“要建好第二禅城,它是数字禅城,是未来禅城。”刘东豪表示,如果禅城的探索成功,有可能为更大区域提供经验,惠及更多地区的地方管理者和老百姓。(佛山日报记者林晓平)
新闻推荐
城事观察 男童攀爬小区石雕受伤该谁来担责? 物业公司被判赔偿9万多元
孩子在小区玩耍羊城晚报讯记者周哲摄影报道:佛山男童攀爬小区内的孔雀石雕,导致腿部严重受伤,其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