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冯骥才(右一)来到佛山木版年画“冯均记”百年老铺。
文/佛山日报记者黎红玲
图/佛山木版年画冯氏世家提供
“佛山有很多宝,木版年画就是佛山民间艺术的一大宝,是重要的名片,一定要分外重视。”昨日,在佛山木版年画“冯均记”百年老铺,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的冯骥才对佛山木版年画的珍爱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木版年画正申报世界非遗
冯骥才被人熟知的身份是著名作家和画家,但他更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20世纪末以来,冯骥才便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发起并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现代社会进程中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保护。2002年,冯骥才发起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性保护。
昨日,借着到佛山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之际,冯骥才来到佛山木版年画的百年老铺。远远地见到佛山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冯炳棠,77岁的冯骥才大步上前,双手紧握冯炳棠的手,表达对这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极大地尊敬。
在这间百年老铺,冯骥才详细看了清代以来的各时期雕版,“你看这线条,古代人刻版时一点都不犹豫,而且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拿起清代持刀将军的雕版,冯骥才说,“老雕版得保留好,这可是宝啊”。
之所以这么说,冯骥才认为,木版年画是我国雕版印刷留下的活化石,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雕版印刷逐渐被铅印和激光打印所取代,现在唯一还用雕版的,就是木版年画。
“中国木版年画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已经把材料整理完了,其中就包括佛山木版年画。”冯骥才说。
希望建佛山木版年画博物馆
在“冯均记”百年老铺,冯骥才称呼冯炳棠为“国宝”,还特别向他了解描金、填丹等佛山木版年画特有的技艺。看着冯炳棠前一天才画好的年画,他说:“学美术专业的应该跟您学,这线条这么流畅,年轻人画不了”。
冯骥才说,佛山木版年画带有强烈的地方特点。“比如填丹,这个在全国其他所有地方的年画都没有,因为填丹而使佛山木版年画世界闻名。”冯骥才说,除了填丹,还有印刷之后的描金,用金来画图案,这是广东艺术的一大特点。因为有特点,所以它就著名了。
在得知佛山木版年画正着手与佛山高校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木版年画的创作中,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时,冯骥才希望,学校能延伸做好佛山木板年画的调查,并做好数据库,他同时希望能建佛山木版年画博物馆,把它纳入科学范畴,进行科学整理,这样再发展就有了学术上和科学上的支撑,“而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失去佛山自己文化的特点。”
新闻推荐
佛山深圳两地企业双向投资逐渐增多 湾区时代“佛山智造+深圳科技”渐入佳境
格兰仕在深圳成立的格兰仕信息中心。(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谭海琪摄4月11日,格兰仕对外展示了在深圳南山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