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北滘陈大滘工业区。
关注热点深入分析
在顺德区召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大会整整一年后,2019年4月16日,顺德交出一份“成绩单”: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已有80个园区105个项目启动改造;区村改积极探索出6种改造新模式;先后出台各类配套政策文件共28份;“11条省实验区村改政策”+“12项区村改新做法”创新政策五一前可全部落地等。
这是过去一年,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以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减负的姿态,交出第一份年度“答卷”。
“我们希望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后要打造现代产业园区,这就需要引进社会的力量,我们坚定不移地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在前不久举办的一场招商投资推介会上,更以如何向空间要动力为思考,回答了顺德区在下一个40年,将以“再市场化改革”为举措,激发市场活力,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为高质量发展造空间的必由之路。
顺德80个园区105个项目启动改造
上周,位于顺德龙江的仙塘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地块顺利挂拍,由万洋集团成功摘得。至此,作为全区首个以“集转国+挂账收储公开出让”方式实现改造的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也是全区容缺审批的示范项目,仙塘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按照既定改造方案,实现了预期的阶段目标。
“4月9日上午拍的地,到现在6天的时间,区和镇已经为项目召开了两次会议,项目进展已经进展得非常快。”4月16日上午,正值顺德全区千人动员大会启动村改整整一年,万洋集团有限公司佛山顺德项目负责人周祖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顺德创新推出的容缺受理等信任审批制度,这些政策大大节省了项目的开发时间,以往开发审批往往会占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三分之一的时间,现在开工时间大大提早,也就意味着项目建设周期缩短了,“公司开发了这么多项目,很难有一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就连周六日也放弃休息时间,来帮我们办理业务和推进项目,这个感受非常深刻。”
龙江的仙塘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是近一年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多个重点项目之一。
2018年4月16日,佛山市顺德区召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大会,出台《顺德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实施意见》等“1+3”系列文件。
一年后,顺德交出一份“答卷”。一年来,经全区上下的积极努力,村改工作实现破题开局,形成了可复制的改造经验和模式,其中顺德村改所探索出来的6种改造新模式,经由省政府办公厅上报至国务院。截至目前,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已有80个园区105个项目启动改造,44个园区启动拆迁,累计完成土地整理5654亩、复垦复绿406亩、新建厂房206.5万平方米、关停淘汰落后风险企业1645家,已整理土地中,龙江仙塘(154亩)等多个项目地块已成功挂牌出让用作工业。
一年出台28份配套政策文件
村级工业园常常被这样形容“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当年其蓬勃景象奠定了顺德民营资本雄厚、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强区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自然集聚形成的为数众多的村级工业园也逐渐成为历史的包袱、发展的沉疴,土地“挂起”现象严重,发展参差不齐、土地权属复杂、安全环保突出、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交织,阻碍了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引入,制约着顺德迈向新时代、现代化的发展。
据统计,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占地13.5万亩,拥有1.9万家企业,占用全区已投产工业用地面积的70%,却只贡献27%的产值和4.3%的税收,高消耗、低产出、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落后,已不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村级工业园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如何向空间要动力?
在启动村改一年时间内,顺德实实在在出真招,围绕今年党代会上再度强调的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拓展社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等要点,不断释放系列政策红利。
据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副局长俞飞燕介绍,截至目前,顺德已先后出台了《村级工业园厂房搬迁工作指引》等各类配套政策文件共28份,包括用地报批、项目报建、产业发展、新型产业用地、集体资产租赁管控等。
其中,创新单一改造主体归宗协议出让改造模式,大幅降低改造成本;实行“1121”行政审批改革,将工业类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1个工作日;试行统一审图制度,凭审图机构出具的有效技术审查合格证明文件和方案图件,2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此外,在3月份以来,新印发政策文件7份,正在征求意见,或已完成征求意见,正走办文流程,待印发的政策文件共13份。通过不断的创新再创新,逐渐形成了日渐完备的村改政策体系。
多项村改创新政策为市场减负
顺德村改在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落地方面,也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并迅速行动,狠抓政策落地。
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历史机遇下,顺德被赋予18项政策支持和权限突破,其中涉及村改11项,实实在在解决了影响村改推进的重大难题和制度束缚。在坚决贯彻落实、用好用足省实验区村改11条利好政策的同时,顺德进一步解放思想,再创新了12项村改新做法。
“我们与企业家的交流过程中他们对以下多个方面政策非常认同和关注。包括区内平衡调整土规、土地一二级联动、增加工业用地配套比例以及建立容积率调节机制等。”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龙仲英介绍。
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后,区村改办立即组织各有关单位紧紧围绕“11条省实验区村改政策”+“12项区村改新做法”,迅速将政策落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11+12”创新政策落实及配套文件制定工作基本完成,其中有15项已全部正式落地。其中,6项已正式出台5份文件,9项不需出文件但已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此外还有8项、共11份文件已完成配套文件起草,正在走发文流程,五一前可全部落地。
据俞飞燕介绍,最重要的土规调整、新型产业用地、土地混合开发、土地一二级联动、单一主体归宗改造、违法用地处理等工作政策措施已全部落地,其中区内平衡调整土规已制定操作指引,并梳理潜力规模约8500亩,正着手全区一次性平衡调整土规,可有效解决急推项目土规挂起问题;新型产业用地(M0)和混合开发政策已正式出台,相比深圳、东莞,广州更具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有更多创新的做法,可能出台20条、30条、50条,只要是有利于顺德村改,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我们就大胆尝试。”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在3月底举办的一场招商推介会上总结,“顺德愿跟大家一起共同推动顺德的高质量发展。”
村改大“破”之后要立现代产业园区
“去年十大镇街在村级工业园改造动员大会上,每个镇的镇委书记上台面向全区人民表态,一年要改造多少。十大镇街就像十匹良马在竞跑,去年是旗开得胜,破了一个局,开了一个好头。”在3月底于深圳举办的招商推介会上,郭文海在发言中表示,今年,顺德区肩负着省委省政府托付给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历史使命。“我们希望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后要打造现代产业园区,这就需要引进社会的力量,我们坚定不移地要走市场化的道路。”
今年顺德提出,要为全省率先探索“政府引领、市场主导、拆建并举、专业运营”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整治提升模式。为此,曾经因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成就民营经济崛起的顺德,今年的党代会上再提出一个命题叫“再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顺德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锐劲,成功走出了顺德特色的发展道路,更是凭借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成就民营经济崛起与制造业的快速腾飞。
下一个40年,顺德如何通过空间的释放来支撑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全区的头号工程,既是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建设实验区的首要任务,更是顺德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所在。
而顺德如何打赢村级工业园这场“攻坚战”?
顺德以实际行动回答:以“再市场化改革”重要举措,释放政策红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企业家与市场的强大活力,同步推动产业存量优化和增量共同提升,与市场和企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希望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后要打造现代产业园区,这就需要引进社会的力量,我们坚定不移地要走市场化的道路。”
———郭文海
采写:
南都记者路漫漫
摄影:
南都记者郑仲
新闻推荐
组织顺企抱团开拓新兴市场南非、巴西、阿根廷经贸交流活动开始报名珠江商报讯记者余娜报道:如何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