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顺德 > 正文

关爱弱势群体从“头”开始 安徽青年汪奇来汕义剪,计划用一年时间走遍全国31个城市

来源:汕头日报 2019-04-20 08:36   http://www.kcqsx.com/


每个灿烂的笑容,成为汪奇(右)坚持义剪的力量

汪奇(右一)为社区困难群众义剪

让更多人看见“一样的我们”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残障人士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包袱,是社会的累赘,时常把自我封闭起来。然而,人生而平等,即便是残障人士也应该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近日,安徽青年汪奇带着他心爱的理发工具来到汕头,为汕头市部分残障儿童及困难群众义剪,兑现他多年前许下的承诺,同时也倡导更多人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

从佛山顺德启程,开始今年的公益之旅,汪奇计划用一年时间走遍全国31个城市,让更多人看见“原来公益也可以这么酷”。

汪奇与本市爱心理发师在市特教学校义剪

安徽青年全国义剪

倡导关注弱势群体

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内,一群身穿黑马甲的爱心志愿者正手持剪刀和电吹风,为校内的部分师生及家长义剪。义剪当天,在老师的带领下,特教学校的孩子们进入一间“特别的理发室”。理发师们技艺熟练,耐心细致,在他们的帮助下,近40名孩子“改头换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义剪活动为市特教学校的学生带来温暖和便利,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与赞扬,看着孩子们露出满意的笑容,大家的心里幸福满满。

在众多爱心理发师中,头戴一顶灰色羊毛帽的汪奇显得特别出众,他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脸型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发型。12岁的小卢患有智力障碍,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寺庙门口,10岁前都在寺庙里度过。2年前,小卢被送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她平时不爱说话,却特别爱笑。当汪奇为她理发时,小卢就安静地坐着,问她问题时,她总是笑而不语。

“一个灿烂的笑容,让我充满力量。”汪奇告诉记者,今年他在佛山顺德遇到了很多热心青年和机构组织,大家凭着各自的力量和资源协助汪奇推进义剪活动。于是,在今年4月份开始,汪奇正式开启“让更多人看见”公路巡剪公益行动,已经先后在顺德、东莞为视障等残障群体及困难群众进行义剪,而汕头是他们的第三站。目前,汪奇计划在全国31座城市做公益巡剪活动,对接当地公益机构,以个人行为影响更多人关注残障群体、困难群体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为报救父之恩

辗转多地义剪献爱心

汪奇是安徽池州人,是一名85后,热衷于复古油头文化以及硬核音乐。儿时他在进行视力测试时,发现右眼视力退化,至今只能感受到光。从小到大,父亲都是汪奇最大的支持者。每年花费1万多元支持他到广州少年队学习足球,大学毕业后从事服装设计工作,后来又转行玩乐队、做歌手,父亲一直在他身边默默支持。

2015年5月,对复古油头感兴趣已久的汪奇奔赴上海,正式开始其理发师的学习生活。而当时他的父亲已经被查出罹患癌症近半年,但仍支持汪奇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汪奇说,父亲一直很坚强积极地配合治疗。从2014年发病,治疗已经花光家里五六十万的积蓄,为给父亲筹集治疗费用,汪奇利用自己的理发手艺在微信朋友圈发起爱心求助,并承诺为帮助他父亲的好心人所在的城市“剪一次头发,当面感谢”。

短短几天,汪奇的该条信息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他收到了各地爱心人士共计3万余元的善款。可令人遗憾的是,求助发出后不久,汪奇的父亲因病去世。为了兑现自己所许下的承诺,过去3年间,汪奇背着装有各种理发工具的背包,在传播复古油头文化的同时,在街头为流浪汉、老年人、孤儿院的孩子理发,给他们带来整洁的外表。

重建信心

帮助弱势群体重燃希望

在此前的巡剪过程中,汪奇通过理发与形形色色的群体接触,感受到他们的艰辛和坚韧。

有一次在成都巡剪,汪奇发现下榻的酒店附近天桥下住着一名流浪汉,他的头发已经长到胸前,看起来非常邋遢。在第三天的下班高峰期,汪奇尝试着与流浪汉交流,希望能为他理一次发。可还没等话说完,流浪汉就拼命赶汪奇离开。于是,汪奇走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些食物和水送到流浪汉手中。或许是感受到汪奇的善意,流浪汉同意了汪奇为其理发。汪奇告诉记者,当流浪汉干净的面孔完全呈现时,嘴角多了一丝自信的笑意。理发这个简单的举动,为他们们带去一点希望和自信。

过去几年时间里,汪奇经历过人生变故,他也在积极地调整自己。前几年,汪奇认识了飘逸。飘逸在年少时眼睛就失明了,虽然只有光感,但他却创办了全国首个专注于为视障群体提供网络游戏、软件、移动APP等互联网产品的企业,以创新理念打造信息无障碍平台。目前,该平台累计为超过2万名视障群体提供社交、出行等服务,同时也为视障群体提供客服工作岗位。

飘逸自强不息的故事,让汪奇重新树立积极生活的信心。汪奇更坚定了为特殊群体尽自己一份力的决心。

“我可以,你也可以。”汪奇表示, 除了公益巡剪之外,他还计划创作一首公益歌曲,今年6月份在成都音乐节上发布,以音乐的方式去唤起爱的力量。而他最大的心愿是创办“无声理发店”,培训聋哑群体实现再就业,让他们都能有尊严地生活。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以小事物折射大时代 读《我们身边的变变变》中“游记”有感

改革开放初期的石岐客运码头及“红星”号客轮。图片来源于《中山市地名志》。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世界阅读日)转眼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关爱弱势群体从“头”开始 安徽青年汪奇来汕义剪,计划用一年时间走遍全国31个城市)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