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老师在指导学生。通讯员供图 近日,记者了解到,为完善大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培育文化人才,佛山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在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十年磨一剑,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成效显著,学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据悉,随着市场对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也转型升级,早于2009年便启动了《基于本土文化下“课程与项目相融互长”教学模式的探究与践行》这一课题。该课题提出了基于本土文化下“课程与项目”相融互长的技能人才培养新理念,建立“一核双赛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了“职业情景,项目育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三元相长,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生态。经过两年的研究8年的实践,该课题成效显著,破解了一系列痛点,包括职业学校文化育人与专业教育“两张皮”、人才培养路径重技能轻素养、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技能无法对接以及中职学生毕业后出口单一等。
随着学校全面实施该课题,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渐出炉。在学生发展方面,根据麦克思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现状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专业;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21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30项,省级奖励180项;学生设计产品有12件已成功转化。在升学方面,该校3+证高职高考录取率100%,单招获得专业全省第一名的有20人次,前10名的有30人次;高职艺术类本科招生连续两年录取率分别达到43%和50%,排全省第一。
该校老师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其中陈辉老师获得佛山市优秀教师;刘德标老师获得全国“创新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系统开发了基于本土文化下的课程与项目“相融互长”的人才培养教材12本,由陈辉老师担任丛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出版的校企合作教材3本;完成国家级教研课题1项等成绩。
信息时报记者 邱作霖 王国威
新闻推荐
大良部署大门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打造宜居宜游的新型乡村聚落文/珠江商报记者邵姮陈家好通讯员李鹏日4月23日,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