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区廷杰
02邓耀华
03吕玉春
04刘汝发
05刘基洋
06关家华
07宇文争营
08李伟才
09邱建平
10余剑霞
11张君
12张绍景
13张潇
14陆军
15陈业昌
16陈声荣
17陈泉宏
18林炳豪
19林朗
20周国强
21袁定胜
22袁桂彬
23郭建军
24梁捷敏
25董书生
26覃作胜
27谢志军
28蔡益良
29熊建卿
30戴长征
4月26日,2019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在南海影剧院举行,以高规格礼遇向30位新晋南海大城工匠致敬。这是继2017年首批南海大城工匠诞生后,南海又一次举行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当天还启动了南海育匠三年行动计划和南海技能人才三年提升工程。
此次30位新晋南海大城工匠中,既有高级管理人员,也有研发团队带头人,又有技工、基层一线员工。本次获命名的工匠分布领域非常广泛,既有陶瓷、制鞋、电子、内衣、空调、玉器等南海传统制造业,又有海洋装备、电梯、精密机械等高技术制造业,还有生物医药、机器人、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
对“大城工匠”的肯定,南海不仅以最高规格的命名大会进行隆重表彰,还以实实在在的政策礼包作为回馈。据了解,获命名的南海大城工匠,可获得一次性2万元工资外津贴、认定为南海区五类人才、享受生活津贴等人才引进奖励、培养资助、设立大城工匠工作室等政策红利。
出席命名大会的全国“改革先锋”许振超为新晋南海大城工匠颁奖,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肯定了南海举匠、崇匠、育匠之举,并认为南海有很好的基础,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工匠之都”。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专注、精进、创新。评选“大城工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将促使南海制造业迎来又一次升级,从而有力推动南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重振南海虎威,挺起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脊梁。
区长顾耀辉:
未来的南海,将为更多有才华者、有能力者圆梦
●我们要见贤思齐,学习“大城工匠”好榜样。每一位南海“大城工匠”都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模范,都是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标兵,我们要以你们为榜样,在每一个岗位、对每一项任务,都奋力拼搏、追求卓越,努力做到最好。
●我们要登高望远,培育“大城工匠”生力军。为工匠的培育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和支持广大职工钻研技术、攻克难题,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发明创造,共同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体现担当的南海工匠队伍,为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
●我们要海纳百川,打造成就梦想新都市。过去的南海,成就了许多人的梦想,未来的南海,将为更多有才华者、有能力者圆梦。以全球创客新都市为目标,努力推动空间格局再造、产业集群再造、生态环境再造、基层治理再造、政府服务再造,将南海建设成为珠三角制造业与全球人才、资本、技术对接的大平台,为佛山制造乃至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南海样本。
育匠:南海育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为了培育更多的大城工匠,为南海打造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样本构建支撑体系,南海育匠三年行动计划已正式启动,该计划将工匠导向战略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在全社会打造举匠、崇匠、育匠、学匠的全链条。而这只是《南海区技能人才三年提升工程(2019—2021年)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
《方案》提出“一个目标”:到2021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26.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8万人,占总量的比例达30%以上。
十大举措
1统筹并细化执行我区技能人才政策
2打破我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掣肘
3培养与我区产业相适的急需型技能人才
4有针对性地批量引进技能人才
5畅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6夯实南海大城工匠工作室
7擦亮我区职业技能竞赛的名片
8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9借助每项技能人才的活动营造重才氛围10强化全区技能人才队伍的齐抓共管机制
重振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01
区廷杰
职务:佛山市利铭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匠印记:他将青春奉献给化工行业,带领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逆袭”为广东省山区县破亿元产值的大型国企。他在不惑之年投身蜂窝新材料行业,在国内技术、人才几乎空白的情况下,率领团队研发出微孔蜂窝芯等产品及相关设备。如今,由他们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厢、航空及船舶、太阳能板基材等领域。
02
邓耀华
职务:佛山世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工匠印记:他发明柔性材料加工变形影响因素提取方法,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大尺寸智能视觉数控切割机,进入山东如意集团国家“一带一路”项目。他拥有中国专利37件、国际专利4件,主导制定2项柔性材料加工装备行业标准。他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部级科技二等奖、广东专利奖、佛山市高新技术奖一等奖、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03
吕玉春
职务: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技术部经理
工匠印记:他从一名基层技术研发人员成长为分管技术研发的总工程师,在国内首创品种最齐全的220kV电缆附件;高压直流电缆附件填补纳米技术在直流电缆附件中的制造空白;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研发成功25kV机车用电缆附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承担的20余个项目,为公司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申请专利25件。
04
刘汝发
职务:佛山市科莱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匠印记:深耕机器人研发行业,他完成了佛山工业控制领域多个首创性的项目,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能支撑。他研发的机器人产品推动卫浴洁具行业的智能化和过程优化升级改造,实现“机器换人”,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05
刘基洋
职务: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设备主任工程师
工匠印记:他主持参与了多项技术革新,其中总装厂线体精益技改项目成功使设备故障率从10%下降到5%,设备停线总时间同比减少50%,车间生产效率由原有的180台/小时提升到220台/小时。他曾获市、区多个行业的技术能手、技能人才称号,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
06
关家华
职务:南海供电局技术专家
工匠印记:他奋斗在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第一线,曾参与“跨西江—海心沙—海寿”的10kV线路改造工程等多个大型项目建设。由他带队成立的“关家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近两年共计输出创新项目26个、软件著作权4项,7项QC成果获国优、“南粤之星”金银奖,专利授权总数52项,其中个人专利13件。他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佛山市“技术状元”称号。
07
宇文争营
职务:广东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工匠印记:在广东南海电力设计院工作期间,他主持完成了30多项大中型输变电工程的咨询、设计任务,参与编制《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等。他带领团队优化了变电站设计技术、应用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主持建设的EIM工作室成为佛山市工程技术中心,引领电力三维设计应用。自2007年以来,个人获得省部及地市级、行业类奖项30余项。
08
李伟才
职务: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
工匠印记:他参与研发的汽轮超过500个。为了提高“冲击性能”“弯曲疲劳性能”等汽轮安全性能的分析准确率,他从几百款车轮数据中找出了影响最大的因素,得出可靠性高达96%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使每个车型的车轮开发成本节省50万元以上。他先后主导完成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优化”“阶梯分模技术”“水雾冷却工艺开发”“水冷模具开发”等课题,为节能降耗、提升效率作出巨大贡献。
09
邱建平
职务: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匠印记:在石材行业摸爬滚打超过20年,他积攒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项技术专利,不仅屡次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技术开发类一等奖,还成为《人造石荒料成型机》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被誉为中国石材十大先锋人物之一。在他的带领下,慧谷科技正在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姿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跻身石材设备生产的主要行列。
10
余剑霞
职务: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
工匠印记:她长期致力于豉香型白酒酒体及工艺相关研究,以气、液相仪器分析检测的专业特长见称,建立一批领先性白酒色谱检测技术。她积极组织生物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摘得多项国家、省、市、区科技奖励和发明专利,2015年被认定为第三批南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推动“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和发展,获聘为中国米酒研究院“首届品酒大师”。
11
张君
职务:佛山市艾玛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匠印记:从业26年以来,他一直专注鞋类产品及相关设备的创新研发。由其自创的“内翻鞋”特殊生产工艺解决了鞋子容易开胶断底等问题,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他曾获10个发明专利证书和3个著作权证书,在他的领导下,艾玛从传统鞋企摇身一变成为从事健康科技鞋类、鞋垫及其他相关产业链研发、销售的科技企业。
12
张绍景
职务:佛山市南海永鸿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匠印记:他出生于纺织世家,以推动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传承和发展为己任。他参与投建西樵香云纱丝绸博物馆,亲手设计香云纱服饰,摘得2018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创新丝绸产品评比”铜奖等多个奖项。由他主持研发改装的香云纱纺织机绞综装置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以现代生产模式助推香云纱面料再现百年辉煌。
13
张潇
职务: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匠印记:他主导建立了医疗器械ISO13485、1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申报并获得最高风险第三类植入式医疗器械——牙种植体的欧盟CE认证(广东唯一),申请牙种植体相关专利55项(PCT3项),授权36项。主持和参与省市区各级科技创新项目10余项。
14
陆军
职务: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工匠印记:他专注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研发工作,带领团队研发的升降系统、锁紧系统等产品,打破该类产品的国外垄断局面,分别获得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先进的国产化配套。个人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33项。
15
陈业昌
职务: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区分公司接入网规划资深主管、无线网规划资深主管
工匠印记:他带领无线团队开始新建、扩建4G基站、4G室内分布系统,至2017年,南海4G建设情况位列全市第一。个人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劳模、全国劳模称号,申报的多个创新项目破解了业内发展瓶颈。他带领无线团队实现小微基站在全省第一个开通场景,使小微基站快速在全省推广应用。
16
陈声荣
职务: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工匠印记:他致力于研发集成电表计量、实时计费、收费控制和危险电器识别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型电表——智云电表及系统,颠覆传统电表及其收费管理模式;申请和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主持编制国家标准,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广东省云电表工程研究中心认定。
17
陈泉宏
职务:佛山市宏屹贸易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工匠印记:他1993年跟随父亲在南海成立虹大鞋业,家族一甲子制鞋工艺传承,他拥有32年制鞋经历,设计的鞋子兼具美观和实用,产品曾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二等奖。2017年开始他积极谋划转型,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已申请了9项专利。为将科技型技术专利引入制鞋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培养年轻的团队,他近期更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产品。
18
林炳豪
职务:平洲平北联发车木五金工艺厂法人
工匠印记:8岁那年,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身为长子的他边学习边给做唢呐谋生的父亲当帮手,从此与唢呐四季相伴,一晃已是63个春秋。他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以保证音准、音色,奠定林氏唢呐在陕西、甘肃、东北三省的地位,高峰期一度占据东北三省90%以上的市场。他还动员儿子“子承父业”,让传统唢呐焕发新的生机。
19
林朗
职务: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
工匠印记:他用10年时间从一名普通的机电维修工成长为公司技术部技术工程师。他带领公司设备保障部门不断对设备维修保养提出观点,从建立设备维修保养规范,到设备维修履历表的落实,再到设备循环检修的方案执行,最后建立以设备检修保养为主、日常集中维修为辅的设备管理方法,有效保障了生产任务的落实,将公司产品质量提到一个新高度。
20
周国强
职务: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
工匠印记:他致力于节能环保型电梯、大载重电梯、高速电梯及超高速电梯的研究,攻克了永磁同步技术、能量回馈技术、4:1曳引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并被列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个人获得1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作为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推动了电梯行业发展。
21
袁定胜
职务:广东南海普锐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工匠印记:专注于气体传感器、新能源电池导电材料、空气净化材料等相关产品的研发,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多项技术处于行业领跑水平,其中室内空气测试设备实现了材料和集成技术的突破,成本仅为同类检测仪的三分之一,电化学传感器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地位。个人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公司拥有专利17件,注册商标10余件。
22
袁桂彬
职务:佛山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生产部长工匠印记:从一名一线铣工到公司的副总经理,他从不懂计算机应用到学会了利用计算机软件编程,再到教会了一批同事操作数控设备。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让产品在国际展览上脱颖而出。个人先后获得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3
郭建军
职务:佛山市六子珠宝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工匠印记:他18岁开始拜师学习木雕技艺,27岁只身南下广州从事玉雕工作,擅长多种雕刻工艺,尤其擅长三彩俏色、仿真雕刻,经过刻苦钻研让玉石材料上不易实现的榫卯技艺得以实现。他曾获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华玉雕大师等职称和荣誉,为行业培养出了130多名玉雕人才。
24
梁捷敏
职务:广东新怡内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
工匠印记:她是集颜值与智慧于一身的“设计女神”,从业10年间,她从实习设计助理成长为企业研发中心的“一把手”,由其主导设计和研发的内衣产品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其中XPZ1531B、XPZ1529等部分产品畅销全国市场,至今累计订单已经超过百万件。除了创新产品外,她还主导或参与改良多项内衣生产工艺,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
25
董书生
职务: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工匠印记:他带领团队研发出的国内首个144腔瓶坯模具获多项技术突破,2011年被选为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佛山专项),2013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他主导成立了获得行业内首家CNAS认可的检测中心实验室,个人拥有知识产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外观专利1件。
26
覃作胜
职务:佛山市翰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焊接系长
工匠印记:他是2018年南海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工技能比赛)的“技术状元”,更是公司同事心中的“创收王”。他的加入将公司产品设备的精细程度提高了几个等级,促使公司产品质量往更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也让公司在2018年营业额创下1400万元的新高,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达到950万元,纳税额达到54万元。
27
谢志军
职务: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兼生产技术中心总经理
工匠印记:他带领团队完成11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产品技术水平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际领先。他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研发出亚洲当时最大规格干压成型陶瓷板,之后又创新开发出高掺量陶瓷废料、工业固体废渣辊道窑快速烧成技术制备轻质陶瓷保温板,对行业绿色生产、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28
蔡益良
职务: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首席雕刻大师
工匠印记:他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阳木雕的传承人,30年如一日钻研东阳木雕传统技艺。他还培养了28位娴熟的优秀木雕工匠,带领他们每年为一品柚的系列产品雕花约2万件,其他系列产品约4000件,仅一品柚系列带来的年产值就将近5000万元。
29
熊建卿
职务: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工匠印记: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立足于做同行业质量最好的产品,他是传统制造业的深耕者、领跑者。他先后获国家、省、市多个奖项,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成功研发了大型科技成果10多项,获国家级行业协会及市、区政府科技部门科技奖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3项。
30
戴长征
职务: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模具技师
工匠印记:他在一线模具维修岗位工作27年,解决了多处德国人没解决的重大质量缺陷及工艺问题。在一汽-大众工作期间,他自主申请成立专项小组优化模具,将部分部件废品率从34.8%降低到0。他解决了锐棱成型的行业难题,研究出了一套模具锐棱修复维护方法,广受认可并在行业内推广。
(“大城工匠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名)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李华
新闻推荐
“父子兵”“姐妹花”“夫妻档”……家人搭档当车长 公交车厢温情满
每逢节假日,许多人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外出游玩。此时,总有一群人仍坚守一线岗位,默默为市民的假期出行提供优质服务。他们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