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昌辉
吴荣开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之后,昼长夜短,正式告别春天,炎热的暑季即将来临,这时雷雨增多,农作物生长进入旺季。立夏到来时,大地生机勃勃,天气不算十分炎热,适合外出游玩。
这个时节的风俗食物有嫩蚕豆、立夏饭、立夏蛋等,节气习俗有立夏吃蛋、斗蛋游戏、立夏称人等。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故此时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期和人们易于犯感冒的时期。
夏日绵绵好睡眠,夏日天气闷热,人也容易犯困,这时养生要注重调养精神,保养心脏。
时令养生
Shilingyangsheng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名誉院长
立夏养心百忧消午睡精气足
立夏一般在5月6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表示夏季时节的开始。此时,岭南地区已感夏热,气温已达22~32℃,而且雷雨增多。养生要注意些什么呢?
夏季重在养心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开始旺盛起来,消耗的营养物质开始增多。同时,夏主阳,是阳盛之极,人体阳气运行畅达于外,出汗量要远远大于其他季节,易伤津液。
夏主火,内应于心,夏季应该特别重视对心脏的调养。西医也认为,夏日炎热会影响人们的心脏功能。天气变热,体内血流加快,心脏的负荷也相应变大,因此夏季养生重点在于养心。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立夏气温渐升高开始进入闷热潮湿的天气,故多湿热为患,而皮肤病最为突出,其次是胃肠病。
平心静气戒躁戒怒
随着天气的燥热,人们内心也会变得躁动不安。因此,在炎热的天气要“戒躁戒怒”,保持心境的平衡。
中医学认为,心理、情绪的变化与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当人受到负面情绪影响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内经》要求“使心志无怒”,就要求人们能很好地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向外,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因此,夏季平心静气可养心,夏季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又因立夏湿热之邪易伤脾胃,要注重清热祛湿。饮食味应以苦甘为调,如苦瓜、苦菜(败酱草)、蒲公英、苦麦菜、白花菜、簕菜;宜以清淡为主,三鸟肉、鱼、蛋及当令蔬果,如丝瓜、黄瓜、芹菜、苋菜、冬瓜等。另外,可适量饮用赤小豆汤、绿豆汤,防止体内积热而阳气躁动。
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立夏时期,湿热气候明显,适当运动出汗可降低体温、排出湿气,故适量运动排汗有清热除湿的效果。不过,一旦汗出过度,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反而容易损伤身体,如运动出汗太多,身体感觉疲劳、乏力,甚至气短、上气不接下气,这是气随汗泄过多,耗损了人体元气。
尤其是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因此,运动后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尤以清凉饮料如绿豆水,菊花茶之类为佳。
同时,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晚睡早起,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梁可云协助整理)
讲饮讲食
Jiangyinjiangshi
南海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旺阁渔村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立夏宜吃“苦”苦瓜最适宜
在岭南之地,立夏一过,气温会骤然升高至30℃以上,雷雨增多,湿热趋于明显,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适等症状,有的发生胃肠道疾患。针对这一节气特点,炎热夏季饮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饮食应清淡而富有营养,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立夏属春夏交替,饮食上不宜过早食用偏凉、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多食新鲜瓜果蔬菜,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新鲜瓜果蔬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市民可适当食用些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主食,酸梅汤、菊花茶等清凉饮料亦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不可偏嗜寒凉之品。
市民可适当进食清润生津之品,如冬瓜、西瓜、西红柿、黄瓜等蔬果,荷叶、芦根、沙参等煲水喝,既可以生津止渴消暑,又能补充因夏季汗出而丢失的维生素。还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苦瓜、绿豆、芹菜、菠菜等除烦泻火清心之品。
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益气壮阳。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奎宁,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热、清心明目的功效。苦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常食苦瓜能有效增强皮层活力,使皮肤变得细嫩健美。
丝瓜性凉,味甘;有清热化痰,解暑除烦的作用。同时,丝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用于抗坏血病,对牙龈出血和鼻出血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丝瓜瘦肉滚汤,能缓解因肺热引起的咽喉痛、咳嗽痰黄等症状。
立夏已至,白天渐长,夜渐短,人们的起居应顺应自然,做到晚卧早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此外,适当的排汗是人体排出不慎所受之寒邪的有效途径,市民可以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或做瑜伽拉伸。
推介菜式
凉瓜刺身
1.将刚采摘的新鲜凉瓜清洗干净,对半剖开,挖去瓜瓤,刀水平方向片去白色的部分,切片;
2.水开焯凉瓜至熟捞起,倒入冰冻的凉白开水中浸泡至凉透,沥干水分后,封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吃时取出即可;
3.食用时可以选择加入花生油、醋、鸡粉、盐、荞头等搅拌。
推介菜式
莲子百合煲瘦肉
材料:猪瘦肉100克左右、百合20克、莲子20克、姜少许。做法:1.莲子泡两个小时左右,百合洗干净、泡开,猪肉切条,用少许料酒腌一下,姜切碎;
2.锅里放冷水,放猪肉、莲子、百合、姜,大火烧开,撇去浮沫;3.转到慢炖的紫砂锅里炖3个小时。
统筹
/珠江时报记者邓海莹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梁雅诗邓海莹
讲古仔
JiangGuZai
南海各村镇名字由来(下)
【狮山】在北江岸边,有一座像“狮头”的山岗,相传“狮山”之名由此而来。
【罗村】罗村相传其在明朝开村时,四周涌塘环绕,土墩连绵,形似盛谷箩筐,故名“箩村”,后改为罗村。
【大同村】地处西樵山南麓,相传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先祖从南雄珠玑巷南移至此,灶岗上有一高大梧桐树,认定必属吉祥之地,遂定居下来,取村名为大桐,后易为大同,表达了人们渴求和谐幸福的生活愿望。
【石碣】村东有石碣古海岸遗迹,十数座巨石嵯峨屹立,高者达十余米,兀立如碣,故名,乃珠江三角洲罕见之地质遗产。
【官窑】南越王在位之时,闻官窑一带陶土资源丰富,民间制陶方兴未艾,遂遣官员至镇龙圩文头岭建造大型陶窑,所产陶器位列贡品。因陶窑为官府所办,故名官窑。
【大沥】“大历”之名最早见于明代《永乐大典》,时为“大历”堡。民国25年大历、扶南、梯云堡合并为大沥乡(从此改历为沥)。
【盐步】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在广州受封为南越王时,此地已成村落。由于明清时期官府在此设立盐埠征收盐税,“埠”音同“步”,“盐步”之名由此而来。
【黄岐】很久之前黄岐是水网地带,白沙河口附近水深滩阔,每遇刮风下雨便恶浪排空,是事故多发水域,商旅经此常提心吊胆,习惯上都烧些纸钱,并用竹竿撑起杏黄旗以求平安。奇怪的是每当杏黄旗际出,风雨骤止,舟楫平安无事,黄竹旗在当地成为吉祥物,久而久之,成了地名。加上当地津口有“岐阳古道”之称,黄竹旗又改作黄竹岐,后简称黄岐。
【里水】政府驻地里水圩,以在里水涌旁而得名。里水涌多弯曲,粤语称为“屈”,与“郁”同音,故里水又名郁水。郁水出罗濛峡后称外水,仅峡内水道称里水。
【石门峡】石门峡在草场西华村石门水道,小北江、白坭河、溪流河三水汇合于石门峡上游,汇合后水流大,下切力强,把南北走向的西华山系横切断成为峡谷,两岸高岗对峙,岩石裸露,夹江如门,故名“石门”,又称石门峡。石门峡更被定为羊城八景之一“石门返照”。
【和顺】和顺原名和锋,后村民认为此“锋”字有碍和睦,遂改成“顺”字,以寓“和气顺利”之意。
新闻推荐
南海成立“青年助企团”,搭建财税青年与青年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发挥青年力量 助力减税降费政策落地
■“南海青年助企团”昨日成立。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钟可琪芦晓婷)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