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佛山分赛吸引了佛山五区制造业界、投资界人士云集。戴嘉信摄
领导嘉宾为“FIT粤领军人物奖”获得者颁奖。戴嘉信摄
5月9日上午,由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榜样的力量——2018"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佛山分赛颁奖典礼在佛山中欧中心举行。
作为广东双创的品牌赛事,“榜样的力量——"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下称“科创先锋大赛”)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参赛企业累计超1.6万家,70%以上为中小科创企业。本次大赛首次在佛山等地设置分赛区,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业大市创新变革的聚焦。
超2600家企业报名参与,20多个行业云集,最终36家企业与个人脱颖而出,收获荣誉……本次大赛旨在挖掘一批优秀企业,带动全国更多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关注佛山、落户佛山,在佛山产业界掀起了一股科创热潮。
作为主办方,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突破行业界限,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推动金融和传媒联手服务区域科创产业,也为“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做出有力探索,助推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罗湛贤欧阳少伟华声宇
制造业大市首次“牵手”广东双创品牌赛事
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作为国家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更被认为是观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坐标。
而科创先锋大赛是具有全省影响力的科创品牌赛事,本次大赛首次在佛山、东莞设置分赛区,目的是进一步聚焦、辐射广东制造业大市创新变革的新动向。
作为大赛首个分赛区,佛山分赛旨在挖掘一批具有成长性、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优秀科技企业,为其提供更专业、全面、普惠、智能的差别化、定制化金融服务,带动全国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关注、落户佛山,为佛山地区科技成果展示和创新转化搭建共享平台。
佛山分赛主要瞄准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行业、电子信息行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新材料行业以及生物医药行业等的企业和科研创新人才。
科创先锋大赛设立“创新飞跃奖”“创新工匠奖”“澎湃"技术流"奖”“智造创先奖”等4个企业奖项。同时,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创新研发人才,设置了“FIT粤创新之星奖”“FIT粤领军人物奖”2个个人奖项,累计吸引了超2600家企业报名参与,20多个行业强力云集,赛事精彩不断,汇聚了佛山科创企业的创新力量。最终,经过激烈角逐,36家企业与个人收获荣誉。
这其中既有蒙娜丽莎、坚美铝业、新明珠陶瓷、石湾酒厂等近年来在推动传统制造拥抱科技变革上成果突出的佛山老牌企业,也有天安新材、宏石激光、文灿压铸、云米科技、德尔玛电器等在互联网、物联网、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实现爆发式增长的佛山新力军,展现出“佛山制造”百花齐放的科创图景。
“感谢这次大赛所提供的平台,我们每一次转型成功都是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获奖代表、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如是感叹。
本次获奖高新技术企业将进入2019年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50强候选名单;符合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条件的获奖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推荐参加2019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佛山分赛,可直接进入佛山分赛复赛。
为“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探新路
当前,佛山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新的形势下,佛山抢抓机遇,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实现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跃升,这需要佛山制造业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探索“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路径。
今年是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佛山将全力推动创新立市、创新强市,积极抢抓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创人才、科创资源、科创要素向佛山集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佛山市先后召开2019年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工作会议、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暨科技创新大会等多场重点会议,明确坚定不移推动创新立市、创新强市,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提供科技支撑。
而科创先锋大赛整合了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双方优势资源,并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的学术支持,是支持双创战略实施而打造的科创企业品牌赛事。通过连续三年的运作,参赛企业累计超1.6万家,70%以上为中小科创企业,形成了一个科创资源磁场和科技企业资源池。
在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卢建华看来,科创先锋大赛不仅为佛山企业搭建了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平台,更为带动全国更多科技企业关注佛山、落户佛山提供了机会。“佛山分赛的比赛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看到了佛山广大科创企业的蓬勃活力,更看到了佛山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盾构机被喻为“国之重器”,被国家列为振兴装备制造业16项重大技术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重型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标志产品。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华隧”)落户佛山,可以说改写了佛山不能制造数千万元级别大型机械装备的历史。
作为本次赛事“领军人物”的获奖代表,中铁华隧董事长胡尚军之所以选择落户佛山,正是看中了佛山优越的区位优势、营商环境、广阔的市场以及高效的政府服务。
“佛山是制造业名城,项目落地后给我们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非常多,本地配套率达50%,而且高端产业政策支持明显,譬如我们获得了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相关政策的奖补,还得到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的大力支持。”胡尚军说。
“科技+金融”链接资源助科创产业发展壮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尤其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今天,金融所发挥的杠杆撬动力更日益凸显。
自2011年成为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以来,佛山一直把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持续扩大科技财政投入,创新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形成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截至2018年底,佛山市已有12家银行科技支行、3个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和佛山市科技金融协会等平台,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达486家、注册及募集资本达628亿元;融资租赁公司26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超170亿元;上市公司58家、累计融资超过1000亿元。
其中,金融机构是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加快产业创新升级的最重要的力量。佛山市委、市政府一向重视、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政企银三方共赢。长期以来,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各大金融机构始终与佛山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共进。
作为推动“科技+金融”助力佛山实体经济的标杆,2015年,建行在业内率先推出“FIT粤”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经过不断优化完善,目前已迭代升级至4.0版本,科技金融服务从简单的结算融资服务,优化成长为融入科创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市场拓展、产品研发等全链条的综合服务。
科创先锋大赛的举行则是建行突破行业界限,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推动金融和传媒联手服务区域科技产业的一次模式创新。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佛山市分行行长米晋湘表示,建行希望通过整合更多的社会力量,更加全面地服务支持佛山科创产业发展壮大。
而本次佛山分赛的获奖者就可获得包括企业最高10倍纳税额的信用贷款或最高净资产2倍的综合融资支持;免费获得一次建行提供并购撮合金融服务;个人最高1000万元个人贷款额度,最低可达8.5折的贷款利率折扣等信贷扶持。
卢建华表示,希望各金融机构能持续加码科技金融创新,着力打通科技与金融精准对接的通道,建立全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为推动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相关
建行科技金融为“佛山制造”插上创新翅膀
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积极承担科创孵化者职能,服务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与实体经济发展。笔者在5月9日举办的“榜样的力量——2018"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佛山分赛颁奖典礼上获悉,截至目前,佛山建行已累计服务高新技术企业3080家,为近500家高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近16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服务科创型企业方面,建行不断探索搭建综合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2015年,建行在同业首推“FIT粤”科技金融品牌,从融信、融创、融资、融智、融惠、融通6个维度,打造“政府+”“创业+”“企业+”“资本+”“私享+”“金管+”6大系列产品与服务,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链条、全要素金融服务。
为适应科创企业实际需求与市场形势的变化,4年来,建行“FIT粤”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从1.0迭代升级到4.0版本,服务更精准、高效、智慧,形成服务全覆盖体系,其中全国首创的“技术流”“能力流”“资金流”“政策流”等多流合一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能够运用模型将科创企业知识产权、科技专利和团队研发管理能力转换成量化指标,根据指标系数给予相应的信贷额度与金融服务。
同时,建行结合政府扶持政策,创新推出了科技普惠贷、科技补贴快贷、科技小微快贷、科技贸易通、科技跨境融、科技并购重组基金等新产品,有效解决了科创企业面临的“抵押难”“融资难”问题。
为全面服务佛山科创产业升级与发展,佛山建行专门设立了科技金融客户中心,通过“中心+支行+网点”三级联动服务佛山地区科创企业,为科创企业开通专属绿色通道。
■纵深
勇当科创先锋,凭何脱颖而出?
佛山这座制造业名城,总有这样一批企业,它们胸怀高远,不争一朝一夕之盛名;目尽苍穹,追求一砖一瓦之极致。它们秉承“大城工匠”的坚持,终将激起气贯长虹的力量,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5月9日,2018“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佛山分赛举行颁奖仪式,36家企业与个人收获荣誉。在企业阵容中,有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化生产的转型先锋,有瞄准新兴市场、蓬勃生长的后起之秀;在企业家阵容中,既有继续奋战在高质量发展一线老一代企业家,也有佛山制造的新生一代。
“转型先锋”阔步向前
颁奖典礼上,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娜丽莎”)、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安新材”)、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宏石激光”)、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和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获得了“创新工匠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蒙娜丽莎在南国陶都佛山西樵山下建成了第一个生产基地。在随后的日子里,蒙娜丽莎扎根佛山,选择了一条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路径,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不断着力攻克陶瓷薄板、陶瓷大板的产业化及市场应用难题。
目前,通过不断提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的跨界融合,蒙娜丽莎在越来越多的工序、环节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并创造性地实现了柔性生产、私人定制。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创新、大胆探索,蒙娜丽莎不是独行者,在佛山,一批科创先锋企业正在阔步向前。
创办于2000年的天安新材,在发展上勇于超越自我,已实现了三次跨越式转型。2003年,该公司在生产传统的薄膜及皮革产品基础上,通过把工业面料打造成为艺术品的做法,让天安新材成为高端家具饰面行业的标杆,引领了行业一场革命。此后,该公司瞄准被外企牢牢垄断的汽车内饰表皮领域,历经7年成功进军汽车内饰领域,成为目前国内惟一能生产高端环保汽车内饰材料的股份制民营企业。
匠心传承,攻坚智造。一个普通的货架,在全自动光纤激光切管机的精细“剪裁”下,摆脱了螺丝和螺母的约束,避免了焊接的熔煅,完全依靠卯榫组装起来。
在这个被宏石激光创始人常勇称为“工业快消品”的激光切割机领域,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进行设备更新换代,以保持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直至成为佛山标杆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使得企业的销售额也实现了8年10倍的爆发式增长。
新兴力量悄然崛起
梳理“榜样的力量——2018"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佛山分赛获奖榜单不难发现,在佛山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大批极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或“隐形冠军”企业正在悄然崛起,它们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机器代人、数字经济等领域开疆拓土。
十年磨一剑,展翼凌云时。获得大赛“科创飞跃奖”的代表企业广东中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际先进全自动无尘石英石生产线,年产石英石板材近400万平方米,先后获得20多项世界和国家专利。从亮相南非世界杯和伦敦奥运会的场馆,到香港机场、北京国贸大厦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大厅,该公司研发、制造的石英石在高端建材市场上备受青睐。
另一家“科创飞跃奖”获奖企业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系统自动化集成和工业智能化设备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商,在抛光打磨等表面处理领域拥有绝对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打磨抛光第一品牌”。
获得大赛“智造创先奖”的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米科技”),创办时间虽仅短短的5年,但作为全屋互联网家电开创者,自成立之日起,云米科技就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首要竞争力,不断加大产品研发、人才培训、研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数据显示,云米科技已申请专利总数超过1000项,已授权专利总数超过628项,海外专利授权超过33项,更有18项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去年9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云米科技为推动5G在家庭场景中的应用,加速了全屋互联网家电产品迭代升级。
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
在佛山,优秀企业家辈出。当黄联禧、卢楚隆、边程、陈伟忠等老一代企业家继续奋战在高质量发展一线,扮演中流砥柱角色之时,新生代企业家李光远、肖俊承、胡尚军等也正在涌现,成为“佛山制造”的一股新鲜血液。
“创新之星奖”获得者李光远是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铟海工”)董事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30多年来,怀着一股不达极致不罢休的工匠精神,他勇于创新突破,攻克了大量的技术难关。
在他的带领下,精铟海工已拥有13项海洋工程重型装备国家发明专利和43项实用新型专利,取得了国家高新科技企业资质,并大胆进军风电市场,成为国内海洋工程核心设备“三件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另一位“创新之星奖”获得者是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俊承。他将公司发展成为变压器产品、成套电源产品及“变压器铁芯组件”全球市场的专业供应商,并在日本、美国、德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设有驻外机构。目前,肖俊承正主导公司数字化项目转型升级,力争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运作与管理平台。
中铁华隧董事长胡尚军在此次大赛中获评“领军人物奖”,这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奖项。胡尚军曾参与国内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研制,主持国产盾构机首批批量化生产的工序制定与优化等。
中铁华隧研发的主要产品盾构机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隧道施工设备,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等技术于一体,其落户佛山,改变了佛山不能制造数千万元级别大型机械装备的历史。
■声音
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卢建华:
佛山产业经济需注入“金融血液”
目前,佛山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佛山要实现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跃升,需佛山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掘创新路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佛山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政企银三方共赢。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佛山市分行行长米晋湘:
让更多科技企业关注佛山、落户佛山
作为金融机构,我们希望更加全面地服务支持佛山科创企业发展壮大,挖掘一批具有成长性、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优秀科技企业,带动全国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关注佛山、落户佛山,支持佛山发展。建行服务的佛山科创企业已超过3000家,未来我们将不断优化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表现
自成立至今,我们公司实现了3次跨越式转型。创新既是政府的策略,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表现。要说是什么驱使着我们前行,我们感谢这个时代,时代给予我们企业机会。企业每一次转型成功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技术创新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坚守,当然还要有市场对我们的接受。
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尚军:
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科技企业落户
我们公司落户佛山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佛山区位优越,为企业产品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其次,佛山营商环境优越,政府服务讲究效率,企业从有意向谈判到项目落地,不到一个月时间,开工建设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第三,佛山产业配套完备,项目落地后给我们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非常多,本地配套率达50%。
此外,佛山对高端产业的政策支持明显。譬如,我们获得了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相关政策的奖补,还得到建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支持。
新闻推荐
捐献器官的“学生哥”郭伟健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 佛山好人关爱机制再升级不止点赞 好人有好“保”
为了营造弘扬“善能量”的良好氛围,佛山关爱好人机制不断升级。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摄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