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佛山 > 正文

守护生命 不负芳华 市人民医院护士徐雪影20多年坚守重症监护室,协助医生与死神搏斗,用双手托起一个个生命

来源:中山日报 2019-05-14 13:11   http://www.kcqsx.com/


如今在神经内科做护士长的徐雪影一如既往地关爱着患者 。徐雪影总说:“我们的工作事关生死,一点儿也马虎不得。”今年“5·12”国际护士节前夕,市卫生健康局表彰了一批护龄30年的护士,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徐雪影是其中之一。入职30年,她在ICU(重症监护室)工作20多年,多数时间都在与死神搏斗。近日,记者采访了她,听她讲述了从事护理工作30年的心路历程。

1988年

同学抢救无效去世使她一度想转行

5月10日早晨7点40分,徐雪影已经提前从家里赶到科室,换上护士服,她像往常一样轻轻地走进病房,56张病床她都要挨个巡一遍,和每个病人打招呼,看他们的病情是否有变化。

8点是护士集中交班时间,作为护士长,徐雪影话很少,她静静地站在护士站的小黑板前,听夜班护士介绍病人情况,哪个床是刚做完手术新进来的,哪个床病情加重,哪个床今天要出院——就在听的过程中,徐雪影发现端倪,613号病床的病人存在压疮高度风险,但是护士评估不够精准。

“跟我来!”她招呼12名护士走到这个病床边,手把手地进行床边教学,怎样全面观察病人整体情况,怎样吸痰、分析心电监护数据,她一边熟练地给病人推拿,一边给大家讲解,20多分钟的时间,她在病床边上了一堂生动的护理课。

接下来的护理查房时间,徐雪影带着6名护士挨床看,她和护士们一起给病人换药,帮病人拍背,教家属给昏迷多年的病人做踝泵运动,检查卧床病人全身皮肤情况……记者看到,徐雪影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她一边观察病人一边记录,她说,每天护理查完房后,她会对重点病人制订新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指导护士实施。

“影姐护理技术精湛、做事很细致。”走进护士办公室,一位随同她查房的年轻护士轻声说。徐雪影笑了:“刚参加工作时我和你们一样,什么都不懂,第一次给患者打针时手发抖,还差点扎到自己。”

徐雪影家住南朗镇翠亨村,1988年,19岁的她从佛山卫校毕业,分配到市人民医院内一科当护士。“那时市人民医院规模很小,只有一幢住院楼和一幢二层的旧门诊楼,科室只有七八个护士,全院也只有200多个护士。”她回忆道,这些年医院发展很快,现在仅我们一个科室都有20个护士,全院已经有1400多名护士,30年来护士人数翻了7倍多。

刚参加工作是徐雪影记忆中最快乐的日子,她和一群年轻的“美小护”一起值夜班,一起从医院宿舍步行去逛中山百货,下班后,她曾经骑2个小时的自行车回翠亨村的家里。但就在那时,发生了一件对她影响至深的大事:

有一天,科室里来了一个车祸休克大出血的急诊患者,患者当时全身是血,没有名字。徐雪影和医生们一起抢救,由于伤情太严重,抢救了2个多小时无效,患者走了。徐雪影走出抢救室大门,她一眼看到守候在门口的患者的父亲和妹妹悲痛欲绝的样子,这时她才知道患者是她小学、初中的同班同学,她曾经多次到这个同学家玩。

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内心极度震惊,她没有勇气上前和他们打招呼。当天晚上,她躲在医院外面哭了很久。她第一次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原来她连最熟悉的人都救不了。“那时真的是灰心了,准备辞职不干了。”30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雪影仍然忍不住流泪。

那时时兴到香港、澳门打工,徐雪影周围有不少人去那边“淘金”。有熟人给徐雪影介绍了一份去香港一家大公司当文员的工作,收入是做护士的十几倍。徐雪影决定试试,她和那家公司的人见了面,并开始考虑转行。

这时,一位老医生的话让她顿时醒悟:“不要转行,你工作上手很快,很适合做护士。现在转行,读这么多年的护理专业不是浪费了吗?”认真考虑了半个月后,徐雪影决定继续从事护士工作,“不为别的,就为了我这位去世的同学,我希望这样的遗憾能够少一点。”

2003年

抗击“非典”是一生中最骄傲的事

2003年是徐雪影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段日子,那一年,“非典”疫情暴发,华南地区是疫区之一。从1月份开始,市人民医院传染科陆续住进来一些咳嗽、肺部有阴影的病人,每个病人症状都差不多,且有传染性。

看着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传染科的医护人员都忙得团团转,但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有一天徐雪影在食堂吃饭时,遇到当时的院长,院长告诉她,医院决定成立“特医特护小组”,让她担任护理组组长。没有犹豫,徐雪影就答应了。

回到家,徐雪影把她将要调到传染科工作的事告诉丈夫,丈夫表示支持。当时女儿只有三四岁,只能交给奶奶带。

很快,徐雪影从当时的外科ICU调到传染科,“当时我们不知道这个病传染性这么强,大家工作时按常规戴口罩,也没有其他什么特别防护。”徐雪影说,特护组的护士都是从各个科室调过来的,有些护士连呼吸机都不会用,她就一个一个地教。

医院放射科做X光的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因为接触了这类病人,被传染了,但症状比较轻,在传染病区治疗了半个月就出院了。徐雪影说,那时每天下班后也没有消毒,洗完手后就直接回家,还经常又搂又抱女儿,幸亏孩子没有被传染。

经过1个多月不分昼夜的救治护理,这批病人慢慢痊愈出院,然后就没有新的这类病人了。几个月后,全球暴发“非典”疫情,徐雪影才知道他们救治的是“非典”病人。“原来我还上了一次"战场"!”事后,徐雪影有些后怕,她这样调侃自己,但她说从不后悔,即使当时知道这么危险,她还是会奔赴救治一线。

让她欣慰的是,当时特护小组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被感染,他们救治护理的“非典”病人没有一个死亡,全部康复出院。2003年年底,徐雪影获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奖章,并记二等功,这也是她生命中最辉煌的一页。丈夫笑她说:“你是拿生命换回一个奖。”然而徐雪影觉得值,这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只要病人需要,她就会走到病人身边。

2019年

30年看遍人间病苦仍会为患者流泪

在ICU工作多年,徐雪影接触过的危重症患者不计其数,20多年她抢救护理过的危重病人达十万人次,“看到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患者就会掉泪,在医院工作30年,掉眼泪都是因为患者。”说话间,徐雪影已经麻利地给病床前的一位病人调整好要换药的体位。

几年前,徐雪影管理的病房住进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病情严重,在ICU抢救了1个多月后,老人去世。让徐雪影没想到的是,后来老人的儿子给她送来鲜花,还写了一封感谢信,“没想到病人没救过来还能收到感谢,这说明家属能理解我们的工作。”徐雪影感动地再次落泪,这件事对徐雪影的触动很大,她明白只要全心全意为患者付出了,就一定能获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

ICU是一个与死神抢夺生命、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与死神博弈,见证数不清的生离死别。徐雪影常常觉得自己早已练就了“铜墙铁壁”,不会因某个病人的离去而感伤,但是每当一个重症病人抢救无效去世,徐雪影还是会难过好几天,回到家几乎不愿意说一句话。

每次到了ICU探视病人的时间,总会听见一些家属的哭声,“那时我心都揪起来了,一边耐心地给家属做病情说明,安抚家属,一边自己的眼泪也会跟着掉下来。”徐雪影说,在ICU工作的这么多年,每天下午5点下班,她几乎没有准时下过班,都是7点半左右才能回到家。

今年一月份,49岁的徐雪影被调到神经内科,回到家,丈夫松了一口气说,“这回该早点下班了吧?”事实上,新到一个科室,一切都要重头学起,琐碎的事情更多,她还是不能按时下班。第一个星期她焦虑得晚上睡不着觉,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病房里一个个病人,连续一周吃安定才能睡着。

徐雪影这样总结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工作:ICU集中了各类急危重症患者,这里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生死的挑战,奇迹也常常出现在医护合作的分秒抢救中。神经内科有脑出血昏迷的、植物人、癫痫等各种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现在她又面临新的挑战,一刻也不敢放松。

今年3月23日是徐雪影结婚20周年纪念日,一家人本来计划好出去旅游,但因为科室病人太多,徐雪影最终放弃这次休年假的机会。她说:“这么多年来,丈夫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女儿上学时接送、送饭都是他的事。我很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而我这份工作,因为患者用生命相托,我也决不能辜负。”

记者

手记

平凡岗位见大情怀

在采访徐雪影的过程中,她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们的工作事关生死,一点儿也马虎不得。”这些年,每年科室都有两三个护士辞职,她常常这样要求科室的护士:哪怕明天你辞职或退休,今天你还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护理好最后一个病人。一分钟在护理岗位上,就要做好护士这份工作。

“像我这样的护士全市有很多,我相信面对生命,每个护士都会拼尽全力做到最好。”徐雪影这样说。的确,全市像徐雪影这样的护士有很多,仅今年护士节前,市卫生健康局就表彰了54名30年护龄的护士。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现在社会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需求的转变,护士已不单单只是大众眼中的打针发药,不仅仅承接者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而是更多涉及了全面照顾或帮助人们去预防疾病,促进和恢复健康,治愈疾病和减轻患者痛苦。”市护理学会会长余德爱说,护士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承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压力,虽然2018年底中山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了3.52人,但远远不够,很多医疗机构的护士还很紧缺,可以说每个护士都是在超负荷工作,非常不容易。

“护士是个平凡的职业,我们都是一群普通人。”采访过程中,这是徐雪影说的。的确,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用他们的双手,守护着中山这座城市300多万居民的健康。

在护理岗位上坚守30年,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挑战最大的ICU工作,徐雪影不觉得苦和累吗?49岁的年龄,很多护士都会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科室,但徐雪影又重披“战袍”,进入一个新的科室,去迎接她生命中另一个更大的挑战,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个康复出院的患者是我坚守岗位的动力,病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虽然我们做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徐雪影这样回答。

文/本报记者 周映夏 实习生 肖乐倩 通讯员 林茹珠 黄海航 罗玲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

新闻推荐

6月1日起全区出入境业务实施“全预约”5月13日起分阶段实施逐步减少现场号、增加网上号过渡期措施

佛山日报讯记者宾水林报道: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三水分局获悉,从下月1日起,三水全区办理出入境业务都将实施“全预约”...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守护生命 不负芳华 市人民医院护士徐雪影20多年坚守重症监护室,协助医生与死神搏斗,用双手托起一个个生命)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