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佛山 > 正文

古稀老人6年绘出黄岐《清明上河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05-17 06:31   http://www.kcqsx.com/


扫码关注

南都佛山

精彩人生快意分享

签到墙

今年78岁的黄岐乡贤何湜基,凭借自己当年的记忆,将黄岐墟在长约8.5米的画卷上“还原”。

画卷上足足有多达250多个人物、融合10多个故事情节。

希望通过手中笔墨,唤醒更多黄岐人的记忆,记录乡愁。

对今年78岁的何湜基来说,记录家乡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墨,将记忆中的黄岐一笔一画绘制在画布上。在黄岐龙母庙,何湜基弯着腰小心将自己花了6年多时间、修改20多稿的画卷展开,旧日黄岐墟盛景得以重新展现:岐阳古道上,买卖日杂百货的各色档口之间,穿插着各种市井民生日常情景,人物表情、动作各不相同,个中细节全部来源于生活。

画卷中一组组人和物,串起一个个昔日黄岐故事。如今旅居香港,常常梦回黄岐的何湜基,希望通过手中笔墨,唤醒更多黄岐人的记忆,记录乡愁。

内容全部来自以前围观墟日所见

上世纪50年代的黄岐墟,你见过吗?今年78岁的黄岐乡贤何湜基,凭借自己当年的记忆,将黄岐墟在长约8.5米的画卷上“还原”。画卷上足足有多达250多个人物、融合10多个故事情节。画卷展开,有土生土长的黄岐人围观过来,随着何湜基指点“看图讲古”,迅速找到了共鸣:“这就是黄岐版的‘清明上河图’。”

以画卷上书“岐阳古道”的牌坊为开端,记录着每逢黄岐墟日聚集起来的各式日杂买卖。如身穿旧式服装的妇女抱着孩子,在跟一位代写家书的先生相对,先生嘴巴微张,仿佛在复述妇女想要的内容;熟食的摊位上,小孩子踮起脚尖在跟大人索要煎饼,旁边的大人右手竖起了一根食指,似乎在跟孩子说“只能要一个”;街坊和商家讨价还价、稚童追逐打闹、水牛失控冲翻档口……每一个经历过黄岐墟的人,都能将画卷里的内容与旧日记忆迅速对应上。

艺术源于生活。画卷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黄岐人,今年已经78岁的何湜基,所绘制的内容,全来自于何湜基以前围观墟日的所见所得。

昔日何家在黄岐墟附近拥有一家饼铺,距离黄岐墟仅有一路之隔。墟日是黄岐一年最为热闹的时候,来自各地聚拢而来的商户带来的新奇玩意儿,为何湜基带来的快乐,构成了何湜基童年的绝大部分经历。

“墟日的时候,我们家也会把自家做的喜饼拿到黄岐墟上去卖。很多人来买我们家的喜饼,因为人太多,曾经发生过不小心推倒喜饼摊的事,这个故事我也把它画进去了。”何湜基说。

每天3小时,6年终成画

随着城市形态发展,黄岐墟逐渐式微、消失,何湜基也从黄岐迁居至香港。但在何湜基心中,依然有一个角落存放着家乡的一切记忆,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回味。“别看我今年78岁了,我对家乡的事依然记得清清楚楚,每次回忆都觉得很亲切。哪怕是做梦,我也经常梦见自己仿佛回到了家乡。”何湜基说。

1994年迁居香港,面对陌生的混凝土森林,何湜基思乡了。家乡那缭绕在瓦房上的炊烟,街坊邻里打招呼的熟悉乡音,甚至是孩童在巷道里追逐打闹喊着的童谣,在这个异乡人的脑海里不断回荡。由此,何湜基动了绘制家乡画卷的念头,以画卷记录乡愁。何湜基跟朋友们沟通过想法,朋友叮嘱“工作量大,不简单,会很辛苦的”,何湜基回答道:“要是2年画不出来,我就3年甚至4年,也要把它画出来!”

启动画作之初并不简单,光是确定故事、人物细节,何湜基足足修改了20多次画稿,最后才终于确定下来。2013年,何湜基才正式开始创作,由于年岁已高,何湜基每天只能绘画3小时。“早上5点起来我就画,到了8点,眼睛就有点累了。不能坚持了。”即便如此,何湜基依然坚持创作,一画就是6年多。

近日,何湜基从香港带着画卷回到黄岐,跟一众乡亲分享。前来观赏的乡亲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何湜基画作贵在真实,为家乡做了大善事。“如今说起黄岐墟,有好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了。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将我记忆中的黄岐墟还原出来,帮大家表达出来,让更多人追忆昔日黄岐之美。”何湜基说。

中风后感慨“幸好不是执笔手”

在长达8.5米的画卷上,安置了250多个人物,构成了10多个市井故事。何湜基说,因为没有模特,画中人物千人千面,动作神态全凭回忆绘制,是创作这幅画卷的最大难度。

若仔细看去,画中人物眉目以及物件纹理十分清晰,足见作者本人绘画时的耐性与画工。少有人知的是,这幅画卷,是出自于一位曾经中风入院的老人之手。

并非科班出身,仅凭对绘画的热爱,何湜基多年坚持画画。1994年迁居香港之后,何湜基申请加入了当地的书画协会。书画协会有一种传统的游戏,就是接力绘画。“大家定好了一个主题,就轮流在一幅画布上创作,最终成画。”何湜基说。

2016年某日,在书画协会一次接力绘画游戏上,当何湜基完成了自己的部分,打算将画笔转交给下一位画家的时候,却发现左半身突然麻木了。“当时整个人一下子就往左边歪倒,幸好有人扶着,后来送去了医院。”何湜基回忆道。

经过诊断,何湜基的情况是左半身轻微中风。何湜基治疗休养出院以后,惯用右手的他感慨了一句让家人哭笑不得的话,“幸好不是执笔手(右手)。”

年岁已高,如今走路依然有点趔趄,但何湜基表示会继续坚持画画。“这是我的第一篇,主题是‘惊’。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创作‘喜’,将黄岐更多的昔日故事还原,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何国劲

新闻推荐

医校合作 卫生应急进校园

5月14日下午,佛山市卫生健康局联合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红十字会等在南庄镇中心小学举办以“医校合作,卫生应急进校园”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古稀老人6年绘出黄岐《清明上河图》)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