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家人的不舍和祝福,维和官兵踏上维和征程。南方日报记者张迪摄
扫码观看出征视频
南方日报讯(记者/汪棹桴通讯员/彭希)“不辱使命、为国争光,展示形象、壮我军威。”5月19日上午,中国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建筑工兵分队在陆军第74集团军某工兵旅举行成立暨出征大会,维和官兵头戴蓝盔贝雷帽、身穿佩有中国国旗和UN臂章的迷彩服、踌躇满志,整装待发。
该维和分队以陆军第74集团军某工兵旅为主,抽组特战警卫、医疗救护、外语翻译人员组建,共200名官兵。他们将部署在黎巴嫩南部紧邻以色列边境地带,主要担负道路修建、蓝线栽桩作业、工程建设、工程维护、人道主义救援等维和任务。
仪式结束后,第一梯队出征的100名维和官兵背上行囊,整齐列队,集团军领导为他们佩戴“维和勇士”绶带,并与他们一一握手送别。随后,他们乘坐大巴车赶往深圳北站。在深圳北站与家属告别后,官兵们有序登上前往昆明的高铁。随后,他们将从昆明搭乘专机飞赴黎巴嫩任务区,与第十七批任务分队展开轮换交接,执行为期12个月的维和任务。
■现场
父母妻儿泪别维和勇士
5月19日,深圳北站,中国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第一梯队的100名官兵即将出发。
送行现场令人动容,有千里赶来的父母、有手足情深的兄长、有怀抱宝宝的军嫂,一声声嘱托,一句句叮咛,一个个拥抱,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因为天气炎热,战士赵飞出了一头汗,他的母亲赶忙将手中的水壶打开,给儿子倒了一杯温水,然后递上一张纸巾,示意儿子赶紧把汗擦擦。
虽然已经25岁了,但赵飞在父母的眼中还是一个孩子。听说儿子要出国执行任务,赵飞的父母这两天暂停了生意,16日就从河北邯郸赶到了广东。
母亲不断地叮嘱儿子“到了国外,要照顾好自己,要注意安全”。父亲则在一旁焦急地拨打着视频电话,他是打给远在邯郸的二儿子,让老二能与即将出发的大哥道别,但拨打几次均未接通。
不远处,战士戴世宝则和哥哥聊着家常。哥哥平时在佛山工作,听说弟弟即将远征,专门向公司请了假。凌晨4时就起床,驱车前来送弟弟出征。
远望着列车就要进站了,哥哥紧紧地抱住了戴世宝,说一声:“明年见。”再看时,泪水已经打湿了两人的眼眶。
终于,赵飞的父亲拨通了二儿子的电话,但是只来得及道一声再见,赵飞就已经踏上了出发的列车,他的母亲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带着亲人的不舍与祝福,100名战士踏上了维和征途……
南方日报记者汪棹桴发自深圳
新闻推荐
插画李世鹏开栏语文化南海,多姿多彩。植根于本土文化和镇街特色,融合新颖时尚的“玩法”,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南海各镇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