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晖希望以博物馆为载体,传播钱币文化。
镇馆之宝八角铜钱。受访者供图
签到墙
姓名:
叶晖
标签:
佛山首家私人钱币博物馆馆长
佛山第一家私人钱币博物馆,就在高明。从最早作为价值符号在市场上流通的天然海贝,到刀币、圆形方孔钱,再到如今我们钱包中的人民币,中国不同年代的货币基本都能在这里近距离观赏。作为博物馆的所有人,叶晖经常接待来自各地、持币前来希望“掌掌眼”的钱币爱好者,一一鉴别钱币真伪。
“我所收藏的每一枚钱币,都代表着每一段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记忆。我希望让更多人加入这个圈子,真正喜欢上钱币。”叶晖说。
辨币三法:看、摸、听
“叶馆长,麻烦你帮我看看这枚铜钱是真货还是仿制品?值不值得收藏?”有市民慕名而来。接过钱币,叶晖将老花眼镜往额头上一抬,就着光线仔细观察钱币,迅速得出答案:“是真货。”
叶晖简单总结,鉴别一枚古币大概需要三个步骤:看、摸、听。叶晖介绍,不同朝代的钱币都有它各自的特色,钱币上的文字,即面文或者钱文,可以以此辨别钱币是否为仿制品;仿制的钱币一般会比真货钱币略小,因此大小也是判断钱币真伪的一个参考值。
“钱币上的锈色也能告诉我们这枚钱币的身世。因为南方和北方气候不同的缘故,南方潮湿,‘湿坑’出土的钱币锈色比较厚重,钱币上的钱文往往容易被掩盖,摸上去厚厚一层;而北方干冷,‘干坑’出土的钱币一般只有一层薄薄的锈色,文字保持原样,很漂亮。”叶晖说。
鉴定一枚钱币,声音也相当重要。“举个例子,明代以前的钱币轻击敲打下,发出的声音会比较哑。有些仿制品,一敲声音就显得脆,很刺耳。”叶晖说。
“大师”炼成:交足“学费”积累18年
叶晖自己琢磨出来的辨币三法,是多年钱币收藏积累下的经验总结,“辨别钱币着重于细节,没个十几二十年的积累,难以登堂入室。”如今在民间被称为“大师”的叶晖,早年交足了“学费”,至今接触货币收藏已有18年。
1990年,江西人叶晖来到了佛山,在高明彩瓷厂担任美工。叶晖回忆,当时第一个月工资仅有90元人民币。在陶瓷厂干了一年,从“学徒工”毕业,叶晖工资终于破千,月薪到手大概能有1200元。
“那个年代还没有炒房的概念,当时听电台广播说,市面上比较值钱的收藏品,就是邮票跟钱币。”叶晖回忆道。抱着“挣外快”的心思,叶晖决定动身回江西老家一趟。在他印象中,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老钱币,似乎是一笔有待开发的宝藏。除了回老家收货币,叶晖更大笔借钱,去乡下收回来各种各样的老钱币,一袋一袋地收。
没有经验的叶晖自然亏了不少钱。当时叶晖收回来的钱币,拿到古玩摊档让老师傅“掌掌眼”,偶尔会淘到好货,但总体上依然是亏钱。那些年亏了多少?叶晖粗略算了一下,每一次从乡下收币,大概就要亏上2000~3000元人民币。自1991年接触钱币收藏开始到1997年自觉小有所成、在高明开了一家邮币行为止,叶晖前后总共大约亏了3万~4万元人民币。
3万~4万元人民币是什么概念?据叶晖回忆,1997年高明的房价还只是400~500元/㎡,吃一顿夜宵也不过10块钱。
昔日女朋友,如今的爱人,叶晖的妻子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叶晖每个月工资除了日常开销,基本都花在了钱币上。在她眼里,叶晖的行为无异于走火入魔。
叶晖也曾打过退堂鼓。“我当时也想过不玩了,但又觉得很不甘心。后来我就停了一段时间,不去乡下村里收币了,先虚心请教学习,终于熬过来了。”终于熬出头了的叶晖,在邮币行做过一单生意,一枚钱币纯赚17万元。
从“钱”探史:让更多人领略个中之美
邮币行开了5年,叶晖一心想要扩大影响力,想要让更多人认识到钱币的魅力,在2002年,叶晖正式创办了佛山第一家私人钱币博物馆。如今登记在册的馆藏,多达5.2万多件,其中以钱币为主。
经常有钱币爱好者慕名而来,请叶晖鉴定。经手过无数枚钱币,每一枚钱币在叶晖眼里都有着不同的魅力。叶晖偶尔也会亲自下场,为前来参观的游客逐一介绍钱币的身世、故事。漂亮和美丽,是他用得最多的两个词。
“融合了古人智慧而成,每一枚钱币表达着不同的时代美感,又都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段记忆。”早年接触收藏钱币只为“挣外快”的叶晖,在接触钱币的过程中,想法悄然改变。如今维持着博物馆运营的叶晖,一心只想让更多人领略钱币之美。
叶晖早年从乡下农村收回来的钱币,要拉到广州市政府附近的人民公园去,请老师傅“掌掌眼”。在人民公园的角落里,每到周末总会摆设有数十个古玩摊档,来自各地的古玩爱好者聚集而来,形成古玩市场的雏形。带去一整袋掺杂着真真假假钱币的叶晖,在“交学费”的那些年,跟长期接触古玩的收藏家混了个脸熟。每到周末,古玩摊档总会出现一个瘦小的汉子,一手拿着矿泉水瓶,一手拿着面包,也不说话,就在不同摊档附近听着五湖四海收藏家的聊天。这是叶晖关于钱币收藏真正的启蒙,通过学习,叶晖积累了大量的钱币知识。
叶晖认为,收藏钱币的最高境界,是通悉钱币背后的历史故事。叶晖珍藏的光绪通宝八角形宝广局机制样币是“镇馆之宝”,目前已知存世仅有3枚,无人愿卖,无价无市。“正面的‘光绪通宝’表明它的身份,背面跟左右铭刻的‘宝’和‘广’二字,表明这是来自广东造币局铸造的。跟我们常见的圆形方孔铜钱不一样,它是八角形的。这也是它的特别之处。”叶晖说。
叶晖介绍,过去造币局铸造新币前要“打样”,这一枚光绪通宝八角形宝广局机制样币就是出自广东造币局的样币。“主要是八角的形制,相比圆形的钱币要耗费的铜会多得多;在那个年代,铜是和金银划一起的贵金属,是战略物资。因此这个样币最后就没有采用。”叶晖说。
如今拥有了一家私人钱币博物馆,叶晖更希望以此为载体,讲好钱币的中华文化。“未来我会继续扩张博物馆,在每一枚钱币旁边都详细注明它的身份、来龙去脉,让更多人了解钱币背后的时代历史,好好感受下中华民族厚重的发展历史。”叶晖说。
采写/摄影(除署名外):
南都记者何国劲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宾水林报道:近日,芦苞镇司法所联同镇禁毒办、镇扫黑办开展3场“创新"枫桥经验"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