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佛山新城的东平河南岸滨河景观提升工程(华阳桥段)项目现场。/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禅城奇槎片区东平路(桂澜路至绿景东路)景观提升工程项目现场。/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位于南海的德鸿·文汇创意园为旧厂房改造而成。/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高明秀丽河的水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游玩。/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巡查组到三水区荷香湖现场巡查。/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禅城东平路侧的水塘变身成为亲水公园,植被景观层次分明,绿意盎然;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拔地而起,展示佛山中心城区城市形象;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改造逐步推进,为顺德工业园区改造提供“龙江经验”……
2017年以来,佛山市陆续启动了城市治理三年行动、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打造一批亮点项目,推动城市治理和更新工作不断深入。
各项行动实施以来成效如何?昨日,市政府组织开展佛山市城市治理巡查现场会,市长朱伟带领五区、市直部门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各民主党派代表,巡查五区9个项目,检阅治理成效。
高水平规划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形态
巡查组一行首先抵达位于奇槎片区的东平路景观提升工程现场。只见水系公园内湖水碧波荡漾,湖边的绿树、花草倒映水中,摇曳生姿,与一路之隔的半月岛湿地公园交相辉映。
2018年,佛山市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显著提升佛山城市形象。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东平路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已见成效。
石湾镇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平路景观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约4932万元,设计面积约为116011平方米,主要涉及景观、道路、交通、排水、绿化及照明工程。项目以艺术湿地公园和科普健身公园为景观核心,沿滨水带布置相应主题节点,增添游憩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以奇龙大桥为中轴线,北边是以“水”为主题、具有人工生态水系湖光景色的水系公园,南边以“阳光”为主题的阳光公园。目前水系公园、阳光公园已于2018年底整体完工。
巡查组第二站来到东平河南岸滨河景观提升工程(华阳桥段)。穿过绿化带,开阔的江景扑面而来。该项目以“水绿香”为规划理念,全面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保持城市原有的自然与文化个性,突出岭南水乡特色,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四季花香、绿树掩映、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内涵丰富的岭南绿色生态亲水城市。项目于2018年上半年全面完工,标志着东平河南岸佛山新城华阳桥到澜石大桥段长约5公里、绿化面积约77万平方米的高品质滨河景观带全面贯通。
“环境好靓啊!”每天上午,家住岳步村的梁阿姨都会带着三岁的孙子来龙舟广场散步,她直言,佛山新城环境变化很大,周边居民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除了提升中心城区绿化景观环境,佛山市还大力推动体育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功能。作为佛山新城的地标性建筑,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已交付使用,中心占地3.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24万平方米,规划配置15000个观众座席、56个VIP包厢,超过2300个停车位,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单体体育文化设施之一。
“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的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作为篮球世界杯比赛主场馆之一,不仅能带动更多的国际赛事来佛山举办,还将成为市民体育健身又一个好去处。”市人大代表曾国彬忍不住为演艺中心点赞。
村级工业园改造旧貌换新颜
从佛山新城驱车半个小时,巡查组一行来到位于顺德区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的佛山(顺德)万洋众创城,只见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基建。佛山(顺德)万洋众创城将规划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7.2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预计今年底前竣工,引入约5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约2500个就业岗位。项目创造了9天完成开工手续、从拍地到动工只花14天的“顺德速度”。
去年,顺德把村级工业园改造定为“头号工程”。改造前的顺德区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村级工业园,多为1~3层的旧厂房建筑,原有产业形态低端、分布零散,产出效益低、安全隐患大。2018年6月,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启动,并成为龙江镇首个通过政府统筹、全体股东表决同意、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以挂账收储后公开交易的形式进行整体连片改造的项目。宝涌工业区的改造突破了原来集体土地出租后无序开发的旧模式,通过改造建设集约化、现代化的标准厂房,以设定条件引入优质企业和运营管理,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村级工业园改造非常重要,顺德行动快、见效快、有魄力。”作为顺德企业家,市人大代表、佛山市越馨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添直言,村级工业园改造能为顺德企业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价值,为顺德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企业,我们也希望有更好的办公环境、营商环境,能够留住人才、发展壮大”。
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南海区也积极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走进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华翠南路的德鸿·文汇创意园,只见复古红砖瓦、琉璃彩花窗,还有檐下精致的图卷,眼前这几座别具岭南民国洋楼风貌的建筑让人有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德鸿·文汇创意园是在原“骏力鞋厂”旧厂房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富有岭南特色的花园式联排办公园区。
南海区整治办专职副主任黄永坚介绍,除了硬件环境的提升,德鸿·文汇创意园还将全力打造国家级孵化器及国家级众创空间,构建完善的企业创业、成长孵化体系,带动片区经济发展,为创业者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工。在招商情况方面,按建筑面积来统计,已签约面积占总面积近八成;目前已有签约商家开始进场装修,部分正常办公经营。
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生态环境
“1、2,1、2……”昨天下午两时,巡查组抵达高明区秀丽河东岸堤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Ⅱ标段项目现场时,加油声不绝于耳。走近一看,原来有两支龙舟队正在秀丽河上为即将到来的龙舟赛加紧训练。
水清岸绿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高明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黄宝坚介绍,秀丽河东岸堤围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目前进行的是第三阶段第二期项目。在设计方面,该项目除了与西岸景观相互配合外,还结合高明本土村庄的传统文化元素,建有龙舟广场、龙舟埠头等人文景观。
市人大代表、南海狮山镇五星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润升认为,高明在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改造,把自然景观和城市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值得借鉴。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预计今年底开放的三水区文化中心项目,涵盖文化、创意、商业、休闲等功能,服务辐射整个三水,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隔着荷香湖望向三水区文化中心,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绕湖延展开来。市人大代表、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总经理陈华感叹道:“文化中心建筑群以白色为主基调,错落有致;晚上借助灯光等效果,建筑的外部幕墙还会浮现出一幅大型山水画,非常有创意。”
“凤池菜地起高楼,朝晚凤凰幸福楼。”这是外界对大沥镇凤池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刻画。昨天下午,在凤池社区工作了7年的魏松林来到这里的读书驿站看书,没想遇到了巡查组一行。“来凤池7年了,这里配套设施更加齐全,文化气息更加浓厚,环境也更好了。”他现场忍不住为凤池点赞。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庄少伟介绍,近年来,乘着建设美丽文明村居的春风,凤池推动产城融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凤池样本”。
“参观了凤池社区的文化休闲场所、村史馆等,可以感受到这个村的历史文化积淀。”民进佛山禅城总支会员、广东广立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文杰建议,佛山可以向上海、杭州等城市学习,采取“科技+人文+历史”的方式,促进乡村振兴。
夜幕降临,华灯亮起,巡查组抵达了最后一站——位于南海区桂城街道的灯湖市政公园。该公园是千灯湖三期项目,已于今年2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公园的功能布局、景观特色与千灯湖一期、二期一脉相承,共同构成南海城市中轴线景观。
“我几乎每天傍晚都会来慢跑,一边运动一边看着千灯湖的灯光亮起,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昨晚,住在附近的市民赵莹妍带着宠物狗来到灯湖市政公园夜跑,成为夜色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道剪影。
巡查组声音
市人大代表、罗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石晓明:
城市治理助力吸引人才
广佛两地要进一步对接,需要佛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轨道交通设施。佛山的城市建设规划水平很高,东平路景观提升、东平河滨河景观建设作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景观组成,对于提升佛山的整体绿化水平、推动广佛同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佛山未来能加大对城市治理成果的宣传力度,积极对接广州,吸引更多高端产业、高端人才来佛山发展。
市人大代表、广东盈众清洁服务公司路面管理员李思凤:
遍地公园让市民很幸福
佛山五区的水质变得越来越好,这背后折射出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佛山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天然的水资源,结合本土文化,打造受佛山市民欢迎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载体。近年来,佛山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把许多无人问津的杂草地因地制宜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天然公园,这种做法非常好。对市民来说,生活在遍地是公园的佛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市人大代表、农工党佛山市委会秘书长陈光:
环境提升带动产业发展
来佛山20年,很明显感受到近年佛山城市绿地、公园大幅增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重视环境打造的同时,还利用环境提升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三水和高明都有很好的例子。未来,建议要借着城市治理的契机,更加注重公共交通配套,包括公交专用道、公交线路、公交站场的配置等。
九三学社佛山市城建基层委员会社员、广东中交纵横建设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黎智敏:
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生活
很高兴看到佛山各区丰硕的文化设施建设成果,以后群众的文化生活会越来越丰富。以前说起佛山,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制造业大市,现在佛山正在成为一座文化强市。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建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世界级的赛事,不用再到处跑。
市人大代表、南海看守所副所长曾国彬:
绿树成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这几年明显感受到佛山越变越美,公园、绿道越来越多,为市民提供了众多的免费活动场所,也体现了政府的重点工作建设到位。随着城市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佛山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总体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的佛山到处可见绿树成荫,空气质量也大为改善。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阮凤娟文/佛山日报记者阮凤娟、王春艳、吕嘉怡
新闻推荐
三水新城致力打造城市新标杆。图为位于三水新城的三水区文化中心。三水区档案局供图群众在三水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