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佛山绿色骑行奖牌的两面图案造型。/佛山日报记者束维摄佛山日报讯记者束维报道:经过数月的潜心创作,2019环佛山绿色骑行奖牌昨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这枚由佛山青年陶艺家周乾以本土石湾陶文化为基底、以佛山狮头文化为设计元素的文创奖牌,获得广大骑友的好评。这枚奖牌高约7厘米,宽约5.8厘米,以石湾传统陶泥为主料,用青花钴料进行彩绘,采用釉下彩一次性烧成。整个奖牌用黑色编织绳配以玉珠串接而成,显得古朴典雅。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石湾陶、佛山狮头等佛山非遗文化,传递出浓郁的岭南文化风韵。谈及此次设计制作,周乾说:“500多年前,南风古灶建成时已有很多石湾陶制的装饰品出现,石湾陶泥粗犷,古朴自然,更能体现一种原生态的质感美。用石湾陶塑的方式、用青花风格演绎,这样的奖牌不仅有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也十分有艺术感。”这枚奖牌整体造型几经易稿,最后定为佛山狮头造型。奖牌双面图案各具特色,一面是一只舞动、威武而灵动的“佛山狮头”,额高、眼大、杏鼻、口大带笑;另一面表现了骑友倾身奋力向前骑行,并突出“环佛山”的活动主题,大写的“5”字则表明“环佛山绿色骑行”活动举办第五届。这是历届骑行奖牌中首次以石湾陶文化进行衍生设计的文创作品。与金属、玻璃钢等材质的奖牌不同的是,每一件精美的陶瓷奖牌均在泥、釉、火的交融下烧制而成,考虑到奖牌双面皆有图案造型,周乾和设计团队将底座厚度加厚了0.4厘米,形成下厚上薄的特点,令底座的支撑面更利于双面图案一次性烧制成功。整个制作过程中,泥料的选用、釉色的调配、火候的把握都是影响奖牌成败的主要因素。周乾说:“当第一枚奖牌的素胎出来后,我们结合釉彩进行反复试烧,从中选出最好效果的一枚,然后再进行批量印模、干燥、上釉、烧窑、装线绳等工序,整个程序需要花费15天。”直到昨天中午,奖牌成品已全部交付于主办方。率先看到奖牌的佛山骑友文冠认为,奖牌典雅、漂亮,奖牌设计结合了石湾陶、佛山狮头文化,图案整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强大安保阵容为骑友保驾护航
佛山日报讯记者任懿报道:随着“碧撑佛山快乐骑行”2019(第五届)环佛山绿色骑行活动日益临近,各项筹备工作也进入尾声,包括绿康医院、广东蓝天救援队、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及南海亲子义工服务队在内的救援安保队伍已基本集结完毕。
作为活动支持医疗机构,绿康医院将派出一支由3名医生、5名护士、1辆救护车以及1辆商务车组成的救援团队,根据活动组委会的需求进行流动驻点。绿康医院相关负责人蔡浩阳建议,骑友应该分三个阶段应对长距离骑行活动:“出发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出发前更要做好热身准备;途中要随时补充水分,注意路况安全,万一出现受伤状况,一定要由专业救援团队进行处理,不要私自触碰伤口;活动结束后要休息3到5天,不要进行激烈运动,期间可以用热水泡脚,有助于血液流通。”
广东蓝天救援队、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将负责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其中,起点世纪莲体育中心至横街河堤路段的应急保障与医疗保障工作由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负责。该中心负责人何腾远介绍,届时他们将派出3辆救援车辆、两辆摩托车以及自行车队随行,分布在负责线路的沿途以及补给点,做好路面清障、沿途巡逻、物资补给以及终点收尾等工作。
广东蓝天救援队则负责横街河堤路段至终点碧桂园世纪滨江的安全保障工作。蓝天救援队负责人云驿介绍,蓝天救援队将根据主办方要求,安排救援车辆巡逻、设置固定救援点,同时也会安排骑行救援队,保证路面救援覆盖面,“今年活动可能会面临高温,我们将对此进行重点防范,针对骑友们可能出现的中暑、抽筋等情况,救援队将携带相应的抢救设备”。
作为骑行活动的志愿者支持单位,南海亲子义工服务队将组建志愿者团队在5月26日当天沿途为骑友提供服务。队长张依婷介绍,南海亲子义工服务队将组建50人志愿者团队,根据线路各签到点的需求设立志愿者服务点,每个点都安排有相关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负责人,25日上午还将再次对参与义工进行相关培训。
在本届环佛山绿色骑行活动中,作为活动指定用车的东风日产将提供领航车(天籁)、新闻采访车(楼兰)以及救援车(逍客),全程为骑友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男篮世界杯筹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姚明:中国队目标是亚洲最好名次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李赫)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23日在京举行。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展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