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食药监工作人员指导市民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大沥食药监工作人员组织奇槎小学学生开展农产品检测体验游活动。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规定》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职责、考核监督、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意见》指出,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大沥要规范贸易,发展现代经济,建设国际贸易示范镇和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集聚区,构建高质量经济业态,擦亮商贸名片,食品安全是其中一个重要保障,是民生的最重要内容。大沥镇镇长游剑锋表示,将紧紧围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这一中心目标,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构建多部门联合参与食品安全的工作体系,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加强学习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游剑锋深有感触,他说,大沥作为南海区人口密度最大的镇,必须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把食品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一级党政领导干部、每一级监管人员身上,让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更加尽心地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真正做到责无旁贷,守土有责。
自2016年佛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17年南海区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以来,大沥镇紧紧围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这一中心目标,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统筹协调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在联席会议上组织专题学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佛山市、南海区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强化党委政府及各级部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意识。
同时,大沥镇还积极利用直联制度及党员户联系工作制度,深入群众,围绕食品安全工作,主动征集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意见与建议,切实解决重点难点和薄弱问题。
大沥镇党委、政府与各食安委成员单位及42个社区食安办负责人统一签订了《大沥镇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目标责任书》。游剑锋说,“多部门联合参与食品安全工作,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守土有责
建成佛山首个粮油食品自检室
广佛交界的穗盐路上,每天都有一辆辆大货车满载大米和食用油,忙碌地进出大沥镇的金珠三角粮油物流中心。从这里出发,大米、食用油等产品将销往珠三角各地。
金珠三角粮油物流中心是南海区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也是佛山乃至珠三角的重要粮食流通枢纽之一。市场内现有粮油经营户70家,年粮油交易额70多亿元,年交易量150多万吨,拥有800米铁路专用线,产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
大沥作为连接广佛两地中心城区的重要纽带,金珠三角粮油物流中心庞大的年交易量、产品辐射多地,非常考验政府的监管能力和智慧。2016年起,在南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大沥在金珠三角粮油物流中心建起佛山首个粮油自检室,加大对粮油的监测力度,严格把控流通环节粮油的食品安全,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
游剑锋认为,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因此,大沥镇必须管控好金珠三角粮油物流中心的食品安全,在中心销售的粮油先后要经过厂检、自检、第三方检测等多个检测环节,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期间,金珠三角粮油物流中心检测室共自检粮油3132批次,第三方机构复核144批次,自检及复核结果全部合格。
“严”字当头
重拳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指出,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直以来,大沥镇都坚持“四个最严”,游剑锋说:“大沥每年通过持续100多天的集中打击,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联合查处,实现源头打击、链条打击,整治效果显著。”
2016年-2018年“百日行动”期间,大沥共立案517宗,取缔无证生产窝点25个,移送公安违法犯罪线索85条,移送案件34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5名。“百日行动”总得分连续3年排名领先,位居全区第二。2018年,大沥镇被评为南海区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先进集体。
游剑锋表示,在“从严监管”方面,大沥做了不少探索,除了开展“百日行动”高效能执法、完善抽检机制及多途径共治格局、引导行业自律等,还依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硼砂行为,严厉打击凉茶店非法添加西药等非食用物质行为。
2018年9月13日,大沥镇食药监、公安部门联合对镇内49家凉茶经营单位进行全面快检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14人,现场抽取产品样品200批次。法检不及格的13家店铺被依法立案查处,并移送公安机关。16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刑事拘留(其中取保候审1人),10人被捕。
健全机制
多点联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以来,大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突出重点、抓好难点、提升亮点”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十大重点工程,在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利剑整治、食品安全品牌示范、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等方面狠下功夫,食品安全继续保持平稳态势,无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群众食品安全得到较好保障。但仍存在监管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亟待加强、创城知晓率精准宣传力度不够等短板或薄弱环节。
游剑锋表示,接下来,大沥将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根据《佛山市南海区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工作实施细则》要求,进一步将食品安全职责真正落实到党委政府、各个相关部门身上,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健全监管机构,完善治理体系。
大沥镇还将多点联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探索建设智能协管系统,提升村居队伍建设水平,强化社会共治。还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力量,利用专业人员、专业系统软件排查监管企业,监测企业证照、资质、从业人员状况等状态,实时发现问题,为加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大沥将重拳打击整治行业潜规则,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类别强化精准宣传,提升宣传的精准覆盖和接收,提高宣传效果。如针对25~34岁的年轻人群,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扩大线上互动;针对60岁以上长者,强化社区活动、知识讲座等线下宣传等。
大沥食品安全
工作亮点
●建成全区首个标准化建设的加工中心。在关键加工环节、化验室、出入口等安装108个视频摄像头,打造24小时可监控“阳光车间”,使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发展进入“快车道”。
●建立烧腊食品来源追溯机制。通过安装并使用熟食销售票据打印系统,利用电子秤达到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和票据打印,实现后台监控,有效杜绝来路不明的熟食制品。
●建成佛山首个粮油食品自检室。在金珠三角粮油物流中心销售的粮油先后要经过厂检、自检、第三方检测等多个检测环节,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着力打造食品第三方机构“监督性抽检”、流动检测车“快检”、农贸市场“自检”的“三检联动”检测体系。
●完成16家1000平方米以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38家农贸市场建成检测室。
策划、统筹/关帅屏刘小祺文/见习记者肖莎莎通讯员罗嘉莉卢丽明图/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南海公安兑现“圆梦计划”,10对亲子探营战训基地“金牌教官”现场教授枪械知识
■警务人员教孩子们认识警用装备。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许嘉鎏)“孩子一直对枪械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