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周哲报道:5月25日到26日,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举行。记者获悉,本届竞赛共有137所高校、2627件作品参加竞逐,省校两级参赛人数超十万人,参赛作品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最终,751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45所高校的126件作品获得特等奖。
据介绍,“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高水平赛事,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竞赛。广东从首届开始就积极投身挑战杯,30年间两次承办“挑战杯”国赛,目前每年有100多所高校超过10万名学子参与竞赛活动。
本次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参赛高校和参赛作品数量再创新高,组委会共收到116所高校推报作品2361件,涉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发明制作3大类11个领域。经过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严格评审,共评选出751件优秀作品进入终审决赛,45所高校的126件作品获得特等奖。按照最终各高校的项目总分排名,华南理工大学以项目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捧得万众瞩目的“挑战杯”奖杯。
据悉,本届“挑战杯”竞赛开创了多个“首次”:首次把大赛搬至省会广州以外的城市(佛山)举办;首次对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承办作了有益尝试;首次系统研讨了近30年来“挑战杯”竞赛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互动机理。
终审决赛期间,承办单位还精心组织开展了院士论坛、创新创业讲座、投资意向洽谈会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青年人生成长与大学生职业发展,聚焦创新创业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团广东省委副书记武一婷表示,“挑战杯”竞赛接下来要更加突出应用性,更加强调成果转移转化,从获奖捧杯向成果转化和应用发展,更多引入科技型企业一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倒逼“挑战杯”作品的转型,真正搭建起“挑战杯”竞赛成果与社会资本的对接平台,助推成果转化落地。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陈梦通讯员张伟东、曾雪贤报道:昨日,记者从乐平镇2019年河长制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获悉,今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