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广佛同城跨城通办专窗前时有市民前来咨询办理业务。卢浩能摄
放眼全国,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建设已成趋势,亮点频出。但若谈到政务服务同城时,佛山南海与广州荔湾的跨城通办,是一个绕不开的原点。
2014年底开始,南海以超前的眼光,率先大胆探索政务跨城通办,通过自主开发的行政服务自助终端等创新手法,与广州荔湾先后创下自助终端和实体大厅全国首例跨城通办。
如今,在广佛同城十年的重要节点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的重要组成区域,南海将推动政务通办再上新台阶。今日,南海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政务通办”工作交流会将召开,释放政务通办的重大突破和全新进展。一个新的改革样板,即将呈现。
为此,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策划的“跨城通办南海探索——大湾区视野下的南海政务服务创新系列观察”,在本期推出第二篇,敬请垂注。
能踩准时代的节奏,抓住发展的大潮,这是改革先行者的通用标签。
近日传出的一则消息,让佛山南海的改革先行者角色再度跃然纸上:南海自主研发的自助服务终端,已全面铺设至珠三角九市。至此,南海首创的政务跨城通办,已遍及珠三角九城。
自助申办业务、无差别受理审批、远程获取结果……从南海这个区级城市发端,一项极大便利市民跨城办事、要素互联互通的政务跨城通办改革,正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落地开花。
此时,距南海第一台自助服务终端“市民之窗”投用,仅不到7年;距2014年南海与广州荔湾实现全国首例自助终端跨城通办开始,也才不满5年时间。
从南海走向珠三角九城,一幅政务跨城服务的大地图已经展开。这一切的变化,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撰文:罗琼赵进汤晓微
突破自我从信息化到自动化
南海政务跨城通办改革,发轫于7年前。
2012年10月,南海区政府与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首台“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在南海投入使用。这台像个大盒子的机器投用之初,就引起了很多办事群众的好奇。
从如今的操作体验来看,“市民之窗”可谓是一台“傻瓜机”:根据屏幕指引,动动手指头就能打印个税清单、社保清单,还能缴纳交通罚款,甚至是查询公交线路、医保账户等。如果搭配“智能柜台”,则可以将各种办事所需资料扫描上传,数字化材料经后台审批后,即可形成审批结果,在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上可以直接拿到相关证件。
对彼时的南海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自我突破。因为自主研发“市民之窗”自助终端的背后,是从“窗口服务”到“自助服务”的重大转变。
“"市民之窗"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一窗式",这有点像是信息化向自动化的升级。”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的信息化发展很早,早在1997年就成为全国城市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市,在全国领先。然而,“自助服务”背后,涉及到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而这一项,曾被视为政务大数据最先要直面的“拦路虎”。
他解释说,以前办事是各个部门的窗口各自受理、各自审批。南海研发出“市民之窗”后,相当于很多办事的窗口开始集中到一台机器上,这需要后台数据的整合与打通,“难度当然很大,但南海走得很坚定,一步一步去突破。”
这是当时中国电子政务应用乃至政务大数据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2年的一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就指出,当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和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方面,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建设重视不够,应用系统也相对较少。
而在广东,仅为区级城市的南海,先行一步,抓住了发展大势,挺进了时代潮流。数据显示,“市民之窗”自2012年10月在南海投用后,凭借更为便捷的办事体验,快速在佛山各区推广开来。2014年,佛山市民使用“市民之窗”终端办理业务总数超40万笔,涉及社保、医保、税务、公安、交通等多个领域。
2014年5月,南海在此前的基础上,又正式挂牌成立全国首个数据统筹局,让数据进一步互联互通、统筹利用,这为“市民之窗”的推广及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跨城闯关联手荔湾开创全国先河
同在2014年,南海把“市民之窗”搬过五丫口大桥,进入了广州市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堂,实现两地业务跨城办理,开创全国先河。此时,广佛同城战略正进入第5个年头。
当年的这一创举,源于南海的主动开拓,也得益于荔湾的开放胸怀:得知关于跨城通办的想法后,荔湾方面的表态让南海很振奋:虽难度很大,但很有必要!
双方的共识,让跨城通办的设想最终快速落地。2014年11月,“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在荔湾正式投入使用。
这一步棋,瞄准了深化广佛同城的风口,更紧紧抓住了同城生活的痛点。南海的政务通办,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数据显示,“市民之窗”落地荔湾后仅半年时间,两地通过“市民之窗”办理的荔湾业务便超过1.4万宗,办理的南海业务则高达近28万宗。
巨大的“同城活力”被有效激活。从此,观察广佛同城走势,不仅有广佛地铁、公交互联、医保互通,还有政务服务的跨城通办。
“这是广佛同城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南海区一名熟悉当时工作的干部告诉笔者,南海处在广佛同城的前沿阵地,南海在推进同城化的进程中,相邻的荔湾和番禺是当时两个重要的方向。
“荔湾与南海两地居民的来往非常频繁,番禺则是广州南站所在地。”他介绍说,在广佛同城开始的前几年,交通是最重要的突破手段,广佛地铁开通运营,让荔湾和南海来往更为紧密;海怡大桥建成通车,则结束了南海与番禺无陆上直连通道的历史,“和荔湾实现政务跨城通办,则从更深层面实现了真正的同城生活。”
“以"市民之窗"作为突破口,当时是一种巧妙的创新。”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忆,因当时南海和荔湾两地事项审批所涉条件、文件格式、审批程序等多有不同,加之政府部门和机构设置的区别,要快速实现办事全流程的统一非常困难,所以两地决定先借助自助服务终端进行突破。
在以“市民之窗”跨城通办的基础上,两地也深入探索政务服务的同城化机制性对接,并于2016年2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两地行政审批服务在实体办事大厅的跨城通办。
也正是得益于南海与荔湾的这项创举,政务跨城通办成为广佛同城的一项“标配”。2017年9月,南海—荔湾政务同城化的先进经验,被写入《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截至目前,南海与广州多个区的实体办事大厅,已有超1000个事项可实现跨城通办。
九城联动被快速复制的南海经验
经历上述两次重要“进阶”的南海,在政务跨城通办的大道上“一路狂飙”、越战越勇。而与政务通办紧密相关的“标准化”等制度创新,也在更大范围加速推广。
2016年3月,省政府相关文件提出“南海标准,全省复制推广”,充分肯定南海标准化的示范作用;2016年8月,江门版“市民之窗”正式开放;2017年,南海与广州白云、花都先后实现实体大厅跨城通办;2018年,南海推出全流程网上办理事项,并率先引入“刷脸认证”等“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务办事全程零跑动……
最新的进展也已经出现:南海借助“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与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和肇庆等珠三角城市全面实现政务跨城通办。其中,部分城市已实现实体办事大厅的跨城通办。截至2019年5月,南海在大湾区城市群内的“跨城通办”业务总量已突破100万件。此时,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仅过去3个月时间。
被快速复制的“南海经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技术赋能和机制创新相结合,是实现政务跨城通办的重要保障;抓住时代发展趋势和把握社会需求,则是政务跨城通办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南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海目前正深入探索与香港、澳门的政务通办并即将取得突破,“我们希望通过政务跨城通办,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市场互联和要素互通,激发更强的市场活力”。
这一方向,确实切中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佛山南海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
5月30日,南海将举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政务通办”工作交流会。会议举办地,正位于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届时,来自全省多座城市的代表,将在南海共同参与和见证政务通办的历史性突破。
这一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的重要组成区域,南海还将带来新的惊喜。
■案例
受益跨城通办的便捷高效
一穗企在南海业务量增长超三成
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与广州市南沙区行政服务中心有近60公里的距离,乘坐地铁往返两地需两个半小时,而驾车也需一个多小时。在今年2月份之前,像这样耗费几个小时往返于两地之间,广州柏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朱柏楠每个星期都要经历一次。“从广州到南海办一次业务,花在路上的时间不少。”朱柏楠说。
“以前从交材料到审批完需要花费两到三天。现在可以在南沙直接办理,还有专门的跨城通办业务窗口,时间减少了很多。”朱柏楠表示,在业务受理后,他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业务办理的进程,便捷、高效是他对跨城通办最直观的感受。据了解,广州柏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南海区业务量占其公司总业务量的1/10。因为往返车程所花费的时间多,其公司在南海的业务发展较为缓慢。而在南海和南沙跨城通办业务开通后,该公司在南海区的业务量增长了30%—40%。
在南沙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另一边,分布有4台“市民之窗”自助终端服务机,上面显示着“湾区通办,政务先行”几个字。据悉,该自助机可以实现珠三角九市便民服务通办,市民可以通过该自助机查询并打印个人所得税证明、个人房产证明、参保证明等。
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中心创新组工作人员钟明君介绍,目前“市民之窗”在南沙有14个服务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铺设2000多个服务点,为超过200万名市民提供政务服务。今年佛山市南海区与广州南沙区合作推出的第一批跨城通办事项,则涉及两地9个部门共计116个事项。
新闻推荐
狮山镇人大开展市政保洁工作专题调研,到大圃和官窑考察路面保洁情况代表“挑刺”村居保洁 市政部门一一解答
■人大代表考察官华路(大榄村段)保洁情况。珠江时报讯(记者/孙茜实习生/彭燕燕通讯员/程家强摄影报道)昨日上午,狮山镇人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