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鱼生,有别于日本的一种吃法
九江全鱼宴
策划统筹李程
设计统筹黄江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九江全鱼宴离不开十几代人养鱼、捕鱼、吃鱼的智慧。如今,全鱼宴业已成为九江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了解九江500年渔业历史的窗口。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谢红 通讯员梁平
缘起
500年养鱼历史孕育食鱼文化
南海九江位于佛山西部,毗邻西江,据记载,南海九江历史起源于宋朝,曾经有9条江连通此地,并流入西江,九江因而得名。
驱车开到位于九江新堤西路河清水闸附近,本地人宝姐(朱宝华)的渔花园食府是如今九江全鱼宴做得最地道的餐馆之一。据宝姐介绍,餐饮本来并不是自家的主业。夫妻俩想有一个吃九江特色菜的地方招待朋友。后来许多顾客赞不绝口,自己一家才下定决心开设食府专门做鱼。
宝姐告诉记者,如今让人眼花缭乱的全鱼宴,其繁复的制作方法,大部分是数百年来一代代九江人传承下来的。由于九江桑基鱼塘发达,种桑养鱼成为一代代九江人的谋生手段。“农业社会大部分渔民都比较贫困,猪肉贵、吃不起;鸡蛋更是珍贵,宁愿拿到市场上卖掉也不愿自己吃。相对便宜的鱼就成为了主食。”由于整天跟鱼打交道,不但九江媳妇做得一手好鱼,很多九江男人也是做鱼能手。很多时候,渔民们捕完鱼,将船停在岸边,直接在船上开灶,一同捕鱼的亲戚好友互相走访,喝着小酒、吃着鱼粥,优哉游哉。
“因为只有鱼一种主要食材,为了不吃腻,大家只好变着法子做。”宝姐介绍,九江人吃鱼,以不损害鱼味本质为标准,仅蒸鱼就有清蒸、剁椒蒸、盐水蒸、豉汁蒸等多种方法。“煎炒焖焗汤羹油炸凉拌全算上,九江镇仅做鱼就有几十种方法。”
根据资料记载,九江全鱼宴大约形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多年演变,九江全鱼宴“十菜一羹”的菜式体系逐渐形成,主要菜谱有:满载而归(雀巢腰果炒鱼肉丁)、甘香肉麒麟(酥炸鱼脊鱼腩)、金银利是鱼(日式烧法福寿鱼)、酥翁白玉卷(酥炸鱼肉冰肉水果卷)、家乡酿鲮鱼、紫苏鱼头煲及寒衣织锦(冰拌鱼皮),以及后来形成的四宝鱼魂羹、砂锅鱼头、吉列鱼魂、酱油皇魭。
传承
精工细作传承多款鱼宴菜式
九江鱼鲜美,而要吃上美味的鱼宴更要在选材、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渔花园厨师邓师傅告诉记者,要做鱼首先要选鱼。最鲜美的莫过于自然生长的西江鲈鱼、鲮鱼等,“选鱼时,首先要看鱼鳞,如果鱼鳞不够晶莹剔透,说明鱼在捕捞过程中可能有受伤。”
不同种类的鱼,做法也不一样。全鱼宴的许多菜式更需要一些特殊绝活。例如,在家乡酿鲮鱼这道菜中,师傅或用手、或用特制鱼刀,在鱼皮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将鱼肉刮出来,“刮肉的力度必须均匀,慢慢刮,将大骨、小骨全部取出。”随后,厨师要将鱼肉打到起胶,放入马蹄、大头菜、香菇、花生、腊肠、香菜等配料,再酿回鱼皮中,将一圈一圈包有鱼肉的鱼皮摆成鱼身,打上一个豆豉芡,入锅煎焗,才大功告成。“吃的时候,食客能感受到每一块鲮鱼不同的味道层次,爽口鲜甜,肉馅弹牙。”
实际上,在代代传承的九江制鱼技艺中,鱼头、鱼皮、鱼囊……鱼的各个部位都可作为材料,煎炒焖焗汤羹油炸凉拌,每一部分都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
九江鱼宴在“吃”上的讲究可谓到了极致,不但可以制汤羹、凉拌,还有特别的鱼生吃法。鱼生主要取自鱼脊部分,但与日本吃鱼生配芥末不同,九江鱼生有多达十几样配菜,包括蒜片、辣椒、姜丝、洋葱丝、白萝卜丝、胡萝卜丝等,再配上一瓶九江双蒸,在保证鱼肉鲜美的同时,配菜也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发展
高产值鱼逐渐进入
全鱼宴清单
实际上,九江鱼之所以举世闻名,与其在西江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无相关。九江镇水产协会会长陈杰明告诉记者,西江自西向东,鱼群大多在广西境内产卵,顺流而下,正好到九江地段初步长成,最适合运输、捕捞,“这时候的鱼也是最鲜美的。”
陈杰明表示,九江定位为“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多个品种的鱼苗都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分量,例如,九江加州鲈鱼苗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近年来,九江加大鱼苗品牌塑造,如今,越南、马来西亚等地都是九江鱼苗的主要出口地。
“长期以来,九江鱼宴都是以四大家鱼为主。近年来,随着一些高产值鱼的养殖,高产值鱼也逐渐进入了鱼宴的菜式。”邓师傅表示,以桂花鱼为例,相比起四大家鱼,桂花鱼用鱼苗喂养,也更爱运动,在清蒸后,其肉质更紧更嫩滑,无论是肉质还是营养价值都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如今,全鱼宴也逐渐改良,将高产值鱼纳入全鱼宴的制作原料中。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马永钊通讯员车婷婷报道:昨日上午,三水区委组织部调研组一行来到西南街道木棉村党群服务中心,就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