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公里车程,两个半小时地铁往返时间,这是佛山市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综合服务大厅的时空距离。在今年2月实现两地“自助终端+实体大厅”的跨城通办前,广州柏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朱柏楠每周都走一遍。“以前来往两地办事的时间太久,不方便。”
如今,这一局面被打破。
2014年底,以自主开发行政服务“自助终端”为突破口,南海区携手广州市荔湾区于全国率先开展广佛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并在随后的2016年初实现全国首创的“实体大厅”里的跨城通办。
历经5年探索,南海区不断扩大通办区域。5月30日,南海区与广州市五区第1000个实体大厅跨城通办事项上线,与港澳正式实现自助终端上的湾区通办。在此之前,南海与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江门等珠三角九市已实现自助终端上的跨城通办,大湾区城市群间的“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通办业务量已突破100万宗。
●撰文:何帆燕卢浩能汤晓微赵进南宣南政数宣
62万张社保清单背后
南海成为跨城人才集聚地
1000项和100万宗的背后,是谁的跨城、谁的通办?透过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可一窥究竟。
从通办业务类型看,“扎堆”情况尤为明显,“社保”和“税务”两大类业务的占比竟超过九成。具体来看,“社保清单打印”的办理量占了绝对优势,占业务总量62.07%,也就是说,100万宗跨城通办业务中,单是“社保清单打印”就占了62万宗。
“个税完税证明打印”紧随其后,总量占比为15.48%;“个税清单打印”办理量排行第三,总量占比为14.14%。换言之,排行前三的三类业务中,涉税业务占了三成,近30万宗。
为何自助终端上的南海跨城通办业务扎堆在社保清单、个税清单和完税证明打印?答案就藏在它们的应用场景中。
积分入户,子女积分入学,取得购房、租房资格,在职证明……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日渐完善,社保清单、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和纳税清单作为个人重要的资信凭证,其应用范围和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大。
“在国家社保管理服务日趋规范的背景下,在流入地或流出地就近的终端机上打印、确认个人社保迁移办理情况已成为广泛需求。”南海区社保基金管理局保险关系科副科长陈锡贤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随着南海就业创业及人居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定居乃至落户南海。
2017年南海公办学校招生方案出炉时出现新情况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入户政策及计生政策放宽,2016年南海入户人数较2015年激增2倍,在报名启动阶段相关部门便提前放出消息,预告2017年积分学位或大幅减少。
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城市竞争力,已成城市吸引人才极为重要的软实力。广佛同城化迈入第十年,大批“广佛候鸟”生活、工作在南海,社保清单、个税清单和完税证明是积分入户、入学,乃至取得购房、租房资格等的必要条件,三类业务办理扎堆的现象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南海正从“落脚城市”走向“落户城市”。
事实上,2017年的一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广州日均通过广佛线进入佛山客流超过5.6万人次,佛山日均通过广佛线进入广州客流超过8.4万人次。约2∶3的交互比例说明,两市之间客流交互正逐渐由广州单向吸引转变为两市均衡持平,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在这里发生。
镇街登顶使用量排行榜
广佛交界处终端机排起长队
遭遇扎堆入户,虽全部办事窗口已超负荷运转,等候办理入户手续的“长龙”仍排到了行政服务中心外的广场。这一幕真实发生在2016年6月的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黄岐行政服务中心。若要寻找跨城通办需求最为旺盛之地,广佛交界区域是毫无疑问的唯一答案。
截至今年5月30日,从南海出发,2197台自助终端设备已成功全部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并在梅州、清远等地也完成了布点。
若从办理业务量上排序,排在终端使用量前4位者均位于南海与广州的交界区域。第一位的是黄岐行政服务中心的终端机,月均使用量为2221次/台,里水镇行政服务中心、桂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和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紧随其后,月均使用量是1970次/台、1899次/台和1533次/台。
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办宗量竟比区级中心还要大?“这与我们开展事权下放有关。”南海区政数局副局长高向伟说,随着跨城通办的持续开展,通过“权限开放”“电子审批”“系统跟踪”等信息化手段,南海区进一步淡化跨城通办事项的区域界限,让企业、市民可到就近的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广州市的业务。
早上8时,广佛地铁千灯湖站等候出站的乘客排起长龙。数据显示,广佛地铁每日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
华灯初上,以黄岐嘉洲广场为圆心的周边区域再度成为热力图上佛山人气旺地。毗邻荔湾和越秀两区,因为“一脚跨过去就是广州”,黄岐吸引大量“广佛候鸟”聚居。据黄岐派出所数据,在实有人口24万之外,这里有着约30万的流动人口。人口密度之大,可能是佛山之最。
这是广州与佛山“双城记”的生活剪影。广佛交界区域的自助终端使用数据,只是为这种双城生活提供了新的例证。
“这里是佛山房产交易市场最火爆的区域之一。”黄岐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杜泽芸用2016年下半年的一个例子称,因房产交易市场“火爆”,那半年的办事市民成倍增加,该中心不得不将导办人员调拨到了窗口以满足办事需求,“在新聘的导办员到位前,杜泽芸自己站到了导办台前承担起了预审资料的工作。”
企业与市民共同受益
跨城通办为跨城经济添动力
从交通同城到政务同城,广佛两市探索出来的城市间高效政务服务经验,正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市民生活和创新创业带来全新便利。
5月30日10时53分,香港市民郑翰衍在香港观塘区TheWave大厦内,打印出了佛山市南海区的营业执照。这是香港与内地以自助终端机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的首个成功案例。
“我看好珠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将在佛山承办篮球为主的体育比赛、运营篮球场馆。”郑翰衍是佛山市博亚体育娱乐有限公司负责人,因公司业务发展需求,经常往返内地,他说将把这次体验分享给更多的香港朋友,并期待更多的便捷政务服务。
郑翰衍的例子并非孤例。自2014年底率先大胆探索政务跨城通办以来,南海所产生的过100万宗业务量数据,同时也是享受到这项便民服务的生动个例。而过半业务的办理地扎堆在广佛的统计结果则显示,广佛市民和企业成为了这项服务的最大受益者——大湾区城市群内“市民之窗”已突破的100万宗自助服务终端通办业务量中,在南海办理的跨城通办业务达到40.1万宗,在广州办理的跨城通办业务13.4万宗。
广州策阁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周满添是全国首例行政审批实体窗口“跨城通办”业务的体验者。2016年2月1日,周满添在南海成功办理了荔湾区分公司工商登记业务。他回忆,从递交申请材料到拿到收宗回执,用时不到15分钟,算上快递6个工作日内就能领取办理结果。“相比之前开车去荔湾排队办事,节省了不少时间。”
有着相同感受的,还包括上述提到的朱柏楠。他所供职的广州柏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开展有工商登记代理服务、商标代理等服务,南海区业务量占其公司总业务量的1/10。因为往返车程所花费的时间多,其公司在南海的业务发展一度曾经较为缓慢。而在南海和南沙跨城通办业务开通后,该公司在南海区的业务量增长率已超过30%。
在广佛同城十年的重要节点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的重要组成区域,随着政务服务“跨境通办”首个案例的成功打造,南海正推动城市间的高效政务服务再上新台阶。
■聚焦
“市民之窗”里的同城化焦点
走进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门右转就是中心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广佛同城跨城通办服务专窗”和“港澳台服务专窗”两个蓝色标识牌引人注目。在专窗旁稍事驻足,便能看到不时有市民前来咨询办理业务。
在政务服务中心以外,白云区22个镇街今年“市民之窗”将增至300多台,将南海与白云的跨城通办业务下沉到更基层。这意味着,中心化的实体大厅与分散化的“市民之窗”,正在将广佛跨城通办的热力切实传导到基层一线。
广佛同城,在这些场景中深入演进。
高密度南海全区平均每2.1平方公里设一台
自2012年第一台“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面世、实现24小时自助办事后,这股便民东风就在珠三角城际之间悄然刮起,跨城通办的热力不断蔓延。在广佛同城前沿阵地,通办情况最为炽热。
“一开始还担心要频繁请假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没想到社保证明、个人名下房产情况证明等资料在南海的自助服务终端机就能打印,很方便。”工作在广州荔湾、居住在南海大沥的李先生,去年准备在南海购房,办理贷款业务需要提供多项材料。若在以前,他需要在两地奔波,如今,一台“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就可以免去他的跑腿烦恼。
在南海,大量“广佛候鸟”聚集在东部3个镇(街道)。这里也成为了跨城通办起步最早、业务量较大的区域。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市民之窗”的分布密度以及办宗数量两个数据得到印证。
例如,桂城街道面积84.16平方公里,共有“市民之窗”99台,平均每0.85平方公里就设一台“市民之窗”。在大沥镇这一数字是平均每1.3平方公里一台,在里水镇则是平均每2.2平方公里一台。
而南海全区共有511台“市民之窗”,相当平均每2.1平方公里就设一台。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审批制度改革科负责人表示,南海在每个村居都设一台“市民之窗”。“市民之窗”跨城业务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南海、荔湾、花都、白云4个区的“市民之窗”办宗量总数,2015年为3500多宗、2016年为1.2万余宗、2017年为1.6万余宗、2018年截至10月份为1.5万余宗。
高热力从经济事务到民生服务全面升温
政务跨城通办,除了方便企业办事,更频繁的应用则是涉及范围更广的民生服务。白云正在往这一方向发展。
2017年7月,白云与南海实现实体办事大厅跨城通办,双方确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和“分公司设立登记”为第一批跨城通办事项。
“当年8月收到了第一单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业务。”白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调研员朱金华介绍,广州联东金源实业有限公司的申请材料8月9日由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代收后,白云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完成收宗、录宗、审核等操作流程,并于8月11日把营业执照寄送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3个工作日完成了办宗。”朱金华说。
两年间,白云与南海的跨城通办不断推出新业务,跨城通办热力快速蔓延。朱金华介绍,2019年,白云的“市民之窗”将增设至300多台,遍布全区22个镇街;同时,白云与南海跨城通办事项将增加第三批共225项,涉及教育、医疗、户籍、公安等领域。
“如果个人事项不实现通办,办宗量就上不去。”朱金华表示,这些涉及公共服务的个人事项,应以就近办结为目的,市民大众能在镇街乃至村居办理,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跨城通办的便利。这也是白云将“市民之窗”向基层铺设的原因。
江门市的数据也表明“市民之窗”之于个人业务的重要性。2019年1—4月份,全江门621台自助服务终端机共受理业务19.3万宗。其中个人住房登记查询、社保、公积金、医保、交通等业务占69.78%。
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计显示,在目前南海与各地跨城通办的主要业务中,社保清单打印占业务总量的62%;个税完税证明打印占15.48%;个税清单打印占14.14%。此外,气象查询、粤通卡查询等也是市民使用较多的业务。
“我们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贴合群众需求,这是我们改革的理念。”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新闻推荐
高质量发展现代贸易 擦亮商贸大沥品牌大沥希冀推动38个专业市场转型,传统贸易升级为现代信息化贸易
大沥希冀推动38个专业市场转型,传统贸易升级为现代信息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