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陶艺大师刘传作品《举杯邀明月》
观众们在参观“石湾公仔”
蛇年生肖陶塑作品展
出品/佛山记者站 策划/统筹 谢红 李程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周哲
石湾艺术陶塑人物,广东俗称“石湾公仔”,是石湾艺术陶塑的精粹。其以取材广泛、造型活泼、釉色古朴著称。石湾陶塑人物形象传神,气韵生动,是劳动人民历千百年精心浇灌的艺术之花。千百年来,无数的帝王将相、渔樵耕读、神仙鬼魅被融入石湾陶塑中,他们的风貌也因此长久流传,音容不绝。世移时迁,石湾公仔经历了从民间手工业产品到国内外贸易商品,再到艺术收藏精品的发展道路。
壹
从日用中衍生的艺术
虽然石湾陶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是早期的石湾和当时的其他窑口一样,以日用陶器为主要产品,艺术陶塑生产并非主流。“当时大部分是那些体弱力衰的人会去做一些人物陶塑,而且主要也不是用作商业贸易,而是自己把玩或者作为小礼品送人。”据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副馆长李燕娟介绍,直到明代至清中叶,陶塑人物类陶艺产品仅有小批量的生产,多为寿星、仙佛类的座像,而且早期的人物往往连脸部通体施同一种釉色。“严格地说,甚至算不上人物的艺术造型,仅为一般的陈设供像而已。”
不过,作为人物艺术陶塑根基以日用陶瓷为主的石湾陶瓷产业,在明清时期已形成庞大的生产体系。清中叶以来,广州、佛山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瓦脊艺术陶塑装饰之风大盛,这类屋脊上有各种卷草纹或博古线文的贴塑装饰,当地陶工称之为花脊。清道光年后,以故事人物为主体的花脊造型设计达到了此类装饰艺术的最高境界。此类人物造型着重生动自然,形象刻画更为细腻写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这其中就孕育着石湾公仔的早期形态。李燕娟说:“可以说,是日用陶瓷培养出了艺术陶瓷,是日用陶瓷产业为艺术陶塑准备了人才、技艺、材料等等。”
清末民初,石湾陶塑艺术进入繁荣时期,涌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陈渭岩、潘玉书、刘佐潮等,他们大胆探索,使该时期石湾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大放异彩。这一时期石湾的人物陶塑创作空前繁荣,创作注重细致刻画与大写意结合,衣纹简洁,线条流畅,补拙传神,肌肤裸露部分多不施釉,更能显示面部表情。
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在政府组织下,一批陶塑民间艺人进入了艺术院校学习。这些饱受家族熏陶的民间艺术家在学院教授指导下,创作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写实方面,他们经过系统训练,摆脱了以往的桎梏。”李燕娟介绍,正是这些专业训练,使得石湾公仔在保留石湾人物陶塑形神兼备的特点同时,变得更加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写实能力更强,题材更广泛,产生了许多与时俱进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艺术陶塑,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人们对石湾公仔这类艺术陶塑评价越来越高,收藏这类艺术陶塑的人也越来越多,往往一件作品在市场上的昂贵价格就连创作者本人也没想到。”李燕娟说。
贰
再现岭南人物百态
“石湾人物陶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取材非常广泛。”据李燕娟介绍,石湾艺术陶塑的釉色也极具特色。其仿鉴各大名窑釉色,施釉方法上注重涂、搪、挂、泼、填、雕、刮等技艺的灵活运用,特别注意把握釉层厚度和窑变工艺,使釉色莹润如脂,产生凝重浑厚的艺术特色。窑变釉是石湾釉中之冠,呈现五彩缤纷的变化,光洁流畅,有浓有淡,或聚或散,如飞流千尺,万马奔腾般淋漓尽致。这些浑厚凝重、多姿多彩的釉彩,使石湾艺术陶器在粗犷中深藏韵秀,浓郁中显露古拙。
石湾公仔秉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重视人物神韵,不仅以面部表情和眼睛的刻画来反映人物的神态和内心世界,还借衣纹折叠、线条流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石湾艺术陶塑具有鲜明的个性,加以适度的夸张,焕发出其神采魅力,对人物品格特质的刻画有‘入木三分’的深度与内涵,让观赏者感觉到形象肌体内的血脉在搏动和流淌。”李燕娟表示,与繁复细腻的宫廷艺术不同,石湾人物艺术陶塑以一种“寓巧于拙”的艺术美来表现生活百态。
“石湾陶塑是中国雕塑的最后标本。”这是广州美术学院资深教授胡博先生对石湾艺术陶塑的评价。而石湾公仔作为最具代表的艺术陶塑,正是岭南文化深刻的时代印记。“石湾公仔陶塑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李燕娟说,石湾公仔的生活气息来自于民间艺人长期的生活体验,是对岭南渔樵耕读文化的浸润之结果。石湾公仔记录下了渔、樵、耕、读、牧、弈、饮、戏乃至拍蚊、搔痒、挖耳等等百姓日常劳动、生活情景,褒忠贬奸、扶正嫉邪、祈福求安、尊老爱幼等百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态度在石湾陶塑艺术中得到传神的体现。
叁
“石湾公仔”走向世界各地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大变革,陶器市场需求出现了大逆转,大型庙宇建筑越来越不合时宜,石湾的日用陶器和瓦脊逐渐失去市场。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艺术陶塑却因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逐渐被发掘出来。
据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馆长阮小珈介绍,青年是石湾艺术陶塑的传承血脉,只有发现、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石湾公仔才能继续发展下去。截至目前,博物馆已为多位青年陶艺家举办个人展览。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还积极组织陶塑艺术家外出巡展,加强和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陶塑艺术的交流。据阮小珈介绍,开馆以来,他们组织了中韩当代陶瓷艺术交流展、亚洲现代陶艺交流展等等一系列活动,积极为陶塑人才学习交流搭建平台。除此以外,石湾陶瓷博物馆的馆刊《石湾陶》杂志已经连续刊发39期,以一年四期的印次,向全世界各地的陶塑爱好者和收藏家们传递陶塑文化资讯,加强交流和学习。
新闻推荐
孩子们参加医院的职业体验活动。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文吉通讯员李霞、李爱玲摄影报道)上周末,正值儿童节,很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