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束维报道:记者昨日从佛山市博物馆获悉,2019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暨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闭幕式将于8日在市图书馆举行,粤剧列入世界非遗十周年保护成果论坛成为其中亮点。
此次活动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佛山粤剧传习所承办,佛山市图书馆协办。今年是纪念粤剧列入世界非遗的十周年,闭幕式将以此主题举办非遗保护成果论坛,邀请小神鹰、李淑勤、郑卫国、梁国澄等粤剧表演艺术家和专家,讲述佛山粤剧近60年发展历程。
2017年中国邮政以“粤剧四件宝”为题材,以佛山为背景出版发行第三套中国戏曲纪念特种邮票《粤剧》。粤剧历史研究者、佛山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介绍,1960年至1962年,全国第一个青年剧团——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对包含传统技艺最多的四部粤剧开台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天姬送子》《玉皇登殿》《六国大封相》进行重新排练。老一辈在行内称这四部粤剧为“粤剧四件宝。
近60年后,在佛山粤剧传习所挖掘复排下,粤剧《香花山大贺寿》于2017年3月30日公演,集广东22个一级演员、15个梅花奖得主,用现代的审美视觉,活化了一个固化在祖庙瓦脊上的传统经典,震动了粤桂港澳,成为推荐国家级非遗保护的优秀案例。
粤剧于2009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的发函机构在给佛山粤剧传习所的邀请函件中使用了“鉴于粤剧发源地佛山在粤剧保护中的特点”表述,也是对佛山粤剧非遗传承发展的认同。
新闻推荐
首届企业家族财富私董班顺利毕业太平人寿佛山分公司推出“131”计划,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企业家族财富私董班学员来到中国太平集团总部大楼参观了解中国太平的发展史及企业发展理念。/企业供图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