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竞赛游艺活动,多在每年的端午节时进行。赛龙舟,又叫龙舟竞渡,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史料记载,龙舟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已有。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穆天子传》中云“(穆)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真正以龙形船只出现,并运用到竞赛中来,应为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春秋时期,诸侯蜂起,霸国争权战事频繁,特别是当时比较强盛的吴、越、楚赛龙舟已成为一种民俗。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东汉时期的铜鼓中就有人戴羽冠,共同划船的纹饰,这说明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有龙舟竞渡活动了。
把龙舟竞渡作为一种节日游艺活动,成为一种民间民俗赛事这有多种说法。最多的一种说法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相传屈原为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夫,因刚直不阿,遭奸臣谗言,被楚王流放,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而死。当地渔民听说他投江后都竞相划船来救他。后来,这种竞相划船的习俗相沿下来,并逐渐成为一种节日民俗,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便举行划船比赛来纪念屈原。
此外,还有各种说法,有说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吴国大臣伍子胥,也有说纪念孝女曹娥,有说是源于吴越地的宗教祭祀活动等等。总之,龙舟竞渡这一节日娱乐活动历史源远流长,并且多与历史名人有关,富有多元的文化元素和内涵。
(佛山日报记者陈梦整理)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王春艳通讯员黄玮晶报道:昨日,佛山市消委会“大学生消费教育基地”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挂牌揭幕,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