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束维报道:昨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闭幕式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举办专题活动,300多名市民在佛山市图书馆报告厅观看佛山非遗成果,在粤剧保护成果论坛上聆听“粤剧四件宝”故事,粤剧发展与传承成为现场热议的话题。
此次活动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佛山粤剧传习所和佛山市博物馆学会承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应如军在致辞中表示,佛山市推进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基本做到市、区保障全覆盖,市、区相继出台了针对重点濒危项目进行扶持、对传承人进行补助的政策体系。据初步统计,从2015年到现在,全市各级投入用于扶持补助非遗的经费近2000万元;举办一系列非遗DIY活动、博物坊、小手拉大手、非遗进校园等品牌活动,非遗推广普及得到了发展;举办多期非遗研培计划,使非遗传承人群逐步扩大。
当天,主办方向被评为“2018年度佛山非遗十件大事”的“2018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2018佛山秋色赛会、“非遗新时代·传承人对话”系列活动等10家单位颁发荣誉证书,为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其中佛山市博物馆、高明区博物馆、顺德区博物馆被评为先进单位,李婉霞、吴利华等被评为先进个人。
今年是纪念粤剧列入世界非遗的十周年,闭幕式还举办了粤剧非遗保护成果论坛,小神鹰、李淑勤、郑卫国、梁国澄等粤剧表演艺术家和专家作为嘉宾,讲述了佛山粤剧近60年的发展历程。来自粤剧传习所的青年演员们则展示了“粤剧四件宝”邮票造型图案的原型招式,获得现场市民和粤剧粉丝的满堂喝彩。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黄文婷通讯员张嘉宜报道:竞龙舟,闹端午。由西樵镇政府主办的“南海湾杯”2019年西樵镇村居男子龙舟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