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城街道石洲村委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杨和镇大布村首期千亩夏威夷果树引人瞩目。
2019年的最后一天,高明区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度总结会,对2019年各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汇总,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相应部署。会议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区60%以上行政村要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2019年,经过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明所有村(居)民小组均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迈入2020年,面对更高标准的美丽宜居村建设,高明还需要补齐多方面的短板,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任务。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志勇
图/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美丽宜居村建设是在干净整洁村的基础上进行的。记者对比两者的建设标准发现,美丽宜居村的重点建设方向已从基本的村容村貌提升转移到基础设施完善上,对村道硬底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都有了更为严格和明确的要求。而在2019年的干净整洁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要求是“补齐”,标准均为“基本完成”。从“干净整洁”升级到“美丽宜居”,污水管网建设是目前高明农村较为明显的短板。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度总结会召开之前,区长梁耀斌带队前往荷城街道松江村和渡口村调研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松江村在整治行动中表现优秀,村容村貌明显提升,获评2019年度农村人居整治干净整洁十大先进村。该村已经做到污水妥善排放的标准,但尚未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而在更靠近城区的渡口村,情况就更为突出。该村常住人口达数百人,但污水管网建设同样尚未完成。
这样的情况在目前的高明并非个例。受各方因素制约,目前高明农村污水管网或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工作仍在逐步推进中,不少去年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表现出色的农村,都尚未落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距离美丽宜居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得到有效利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对此,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污水管网建设或者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2020年高明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而在近日出台的《佛山市高明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加快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被写入实施“美丽河湖”行动当中印证了该负责人的说法。
《方案》要求,全区将排查河涌两岸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做好截污控污工作。对于像渡口村这种靠近城区的城郊村,或者位于城区的城中村,其污水要集中纳入城镇污水系统统一处理,不断扩大城镇污水管网覆盖面。
规范农村住房管理
另一个变化较大的标准,是关于农村住房规定的表述。2019年创建干净整洁村的要求为: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农民住房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经过近一年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落实,这个目标顺利完成。而美丽宜居村的表述,则提高为“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程序,基本实现外观整洁、建设有序和管理规范”。
对此,《方案》从加强村庄规划编制以及加大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力度进行了详细规定。乡村建设方面,要坚持“无规划不建设”的理念,加快推进农村全域规划覆盖。今后,高明农村将按照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等类别,分类施策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外观管控方面,《方案》提出“无设计不施工”理念,健全村庄规划及房屋建设审批制度,鼓励村民建房设计方案选用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参考图案。并且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开展对住房、围墙、文化楼、公厕等开展外立面整治,从而实现村庄建筑特色化。
目前,全区的农村住房建设及建筑物外立面管控处于起步阶段,同一村内建筑风格各异造成观感不佳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村庄还出现乱搭乱建、抢建违建等违法现象。不少村在2019年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清拆了原有的危房旧房,腾出的建筑空间如何利用好,成为下阶段创建美丽宜居村需要攻克的难题。
针对上述情况,2019年,有关部门就发布了《高明区乡村建筑外观风貌通用图集》。该图集针对高明农村风貌而专门编制,为村民自建房设计样式提供指引,村民可以从岭南、简欧和现代3种风格25套建筑图例中参考,旨在引导村民理解村庄布局整体风格统一的重要性,帮助全区农村形成具有高明特色、协调统一的乡村建筑整体风貌。
目前,开展村庄外立面整治和管控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首批4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例如在杨和镇大布村,主村道两侧的民居外立面整治就纳入到示范创建村建设首期工程中。届时工程完成后,两侧的民居外立面都将整齐划一,一改过去杂乱无章的混乱局面。
明确要求促进农民增收
除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住房规范管理等创建条件变得更加严格,美丽宜居村相比干净整洁村,创建指标还增多了不少,“促进农民增收”就是其中一条。该创建指标提出,美丽宜居村要培育发展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村闲置资产和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农民广泛就业,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产业发展这一项在《方案》里被表述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据了解,高明将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美丽乡村和岭南水乡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开发,配套相关的旅游设施和场所,发挥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味农产品独特优势,积极发展民宿、养老、田园综合体等农村新业态。
杨和镇大布村的坚果产业是未来高明农村产业发展的代表之一。大布村在2019年借助股份制改革的成功,引入了坚果种植企业租用山地种植,村集体收入增长数百万元,成为产业振兴的先进典型。如今该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建设也与坚果产业互相融合,打造集观光、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坚果产业园。
大布村的“万亩坚果”,石洲村的“万亩花卉”和明城崇步农业园区的“万亩水稻”,是高明区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万亩工程”。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万亩工程”正加快推进,按照“总体策划、逐个论证、分步实施”的思路,“万亩花卉”产业园已经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万亩水稻产业园正在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万亩坚果产业园正在加快谋划推进园区建设。
此外,高明区还计划在2020年建成农业公园8个,支持有条件的农业公园申报省级或国家级农业公园。今后,按照“农业园区休闲化、休闲农业公园化”的发展思路,高明将积极推进产业基地公园化、景区化建设,发展囊括农业产业叠加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养生等功能。
美丽宜居村标准(部分内容)
编制村庄规划:明确整治创建内容以及农房建设、风貌管控要求,并纳入村规民约。
村道硬化: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垃圾处理:村庄收集点、保洁员及相关清洁设备配置齐全,生活垃圾实现定期有效收集转运处理。
污水处理: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得到有效利用。
厕所改造:基本完成“厕所革命”,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管护长效机制健全。
住房管理: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程序,基本实现外观整洁、建设有序和管理规范。
长效管护机制: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有稳定资金来源;建立村民参与村庄基础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共管机制,村内有稳定的保洁、管水、治污队伍。
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发展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村闲置资产和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农民广泛就业,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他山之石
南海桂城:
探索以乡风文明
引领乡村振兴
2019年12月31日,南海区、桂城街道两级领导带领机关驻点团队和社区干部上门,为桂城街道农村社区获得“五星文明标兵家庭”和“五星级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的家庭颁发荣誉牌匾、荣誉证书、光荣册和奖励手册。
2019年7月,桂城面向辖区内22个农村社区户籍家庭开展该项活动,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三大板块,以“家居整洁”“爱护环境”“家风淳厚”“正风守法”“治理有效”五个维度对各家庭进行评价。
经过社区初评推荐、街道复评审核、社会公示监督,109户家庭被命名为“五星文明标兵家庭”,938户家庭被命名为“五星级文明家庭”,3746户家庭被命名为“四星级文明家庭”,5579户家庭被命名为“三星级文明家庭”,全街道共10372户星级文明家庭获得命名表彰。
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没有文明的农民,就没有文明的乡风,也就没有乡村真正的振兴。但培育文明乡风绝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而是事关全社会的大事。以“星级文明家庭”命名和表彰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基层组织、家庭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根据桂城街道“五星文明家庭”奖励办法,获评三星级及以上的文明家庭至少可享受7大类、36项福利,涵盖就业创业、培训教育、文化活动、生活服务、旅游优惠、银行金融和网络宽带等优惠服务。
桂城街道希望通过星级文明家庭命名活动,再造往昔全民看齐文明家庭,争当文明家庭的良好风尚。“五星文明家庭”命名可以发挥文明家庭的榜样力量,带动社会公益、带动乡村文明。
(佛山日报记者何志勇整理)
新闻推荐
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广东主会场)在西樵山举行 三万人登高迎新年
昨日,在南海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登高市民向山顶进发。/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佛山日报讯记者黄文婷通讯员麦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