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非洲的南海乡亲写下情真意切的家书。田人心摄
在书信通讯时代,遍布世界各地的南海籍华侨华人通过源源不断地汇寄钱物和家书,与家乡亲人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情感和信息联系。书信成为交流思想、表达亲情的重要纽带,形成了独特的家书文化。如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写的家书渐渐远去,可是家书的文化魅力依旧闪烁光芒。
在南海区与南方日报共同发起“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跨国大调研”之际,多位身在非洲大地的南海乡亲,写下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传递出绿叶对根的浓烈情意。
暨南大学教授黄卓才认为,与先侨家书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感不同,这批新侨家书流露出欢快的现实感,彰显出“敢为人先”的粤侨精神。
●田人心罗琼卢浩能
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常务副会长杜建威:
落叶归根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亲爱的父母亲:
你们好!
近来有点忙,很少写信给你们,勿念。虽然马达加斯加现在有了网络,但是我还是喜欢用笔写信给你们。
因为这是一个习惯,也方便你们时常拿出来看。母亲的脚病去年手术后,现在不痛了吧?我也是在同二哥通视频电话后,知道您的体质在增强,人也胖了不少,恢复到了几年前的体重,我倍感高兴。你们的健康是我在外面最大的挂念。在做梦的时候,也有梦见过我们在一起的场景。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也经常看到家乡广东的变化,比如交通在迅猛发展,桥梁一座又一座建成,这对于水网密布的家乡是很重要的。
乡亲生活水平也在提升,听哥哥说,你们每个月都加了几百元的退休金,我好高兴。这些钱的增加,体现国家富裕了,国家的变化好快、好大。
依然记得20多年前,乡下没有桥,我离开乡下要坐渡船过河,过河之后再搭车去到佛山,才能够离开家。而现在乡下已经通桥、通路。回到乡下,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漂亮的楼房。村中很多年轻人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如去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这些其实也是我当年离开乡下向外发展的梦想。
祖国越来越强大,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我想以后退休了也要回到乡下养老、落叶归根,其实这些也是好多华侨最大的心愿、最好的归宿。
你们一定要多保重身体,我过一段时间就回国探望你们。我们都要保重,才能多些时间看到国家的强大,感受国家对退休群体的关爱,这些都是令我们开心的事情。
信就写到这里了,望你们保重。
■人物印象
上世纪90年代初,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常务副会长、佛山南海人杜建威,毅然选择停薪留职,只身一人从佛山前往马达加斯加经商。作为到非洲“拓荒淘金”商人群体中的一员,杜建威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也是自身命运的书写者。
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常务副会长伦永坤:
“南海产品”已成为质量的代名词
吾乡南海:
我离开家乡,到非洲打拼已有29年,期间对家乡南海的思念始终没有变。在我如今从事的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采购都基本来自南海。作为一名南海籍的海外华侨,也看到了家乡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顶尖的全国百强区,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现在我也负责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的一些事务,这个商会长期致力于促进中马两国间的商贸、文化交流,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工作。随着中马两国的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马达加斯加寻求发展机会,新侨的数量也有所增加。马达加斯加的老侨和新侨间还需要更多的交流与沟通,所以我和商会的朋友经常会组织一些聚会,带动新侨多参与社团活动。同时,我们在组织社团活动也更多地考虑到年轻人的特点,会加入篮球、乒乓球等活动,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社团。
在非洲,我常常通过各种机会,推介家乡的产品、宣传家乡的人文。如今,“南海产品”“佛山产品”在非洲很多国家已成为质量的代名词。前不久,我有幸受邀回国,在广州参加了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的一次大会,得知佛山制造将上升为佛山智造,佛山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国家制造业名城。家乡的这些变化都让我欣喜,让我重新认识了佛山在未来的定位、发展的活力,我会把这些信息带回给非洲的乡亲们。
■人物印象
现任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副会长的伦永坤是一名“新侨”,祖籍杏头苏滘村。上世纪90年代,年方二十的伦永坤受到马国亲人的触动,放弃惠州粮食局稳定的工作,也选择只身前来马达加斯加闯荡。一开始,伦永坤在马岛以经营小餐室为生,后来生意慢慢壮大,从商品批发逐渐发展到建筑装修、家具制造、酒店等领域,以改革开放时期新移民的身份,成长为当地的新侨领。如今,他在当地已事业有成,却仍经常回国,参加家乡各类恳亲活动。
广东非洲投资贸易联盟副主席王毅:
助力更多南海企业开展对非合作
亲爱的故乡南海:
风一程,雨一程,异域扎根十七载;
家国心,故园情,每逢佳节思南海。
我们是海外的游子,也是祖国妈妈最牵挂的孩子。这封家书,献给我们最伟大的母亲,写给我们的家乡——南海的朋友和家人,也为祖国献上我们海外华侨的心。
南海是养育我的故乡,在这里,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大学生,成长为国企的管理者,学到与世界握手的知识。
2002年企业改制后,我来到非洲创业,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一个骄傲的名字“惟合国际”。17年来,我们在非洲的一片黄土上从零起步,建立起一家现代化的工厂,生产出了有品质的汽车,吸纳了大量非洲人在企业就业,从企业层面践行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
家在南海,根在中国。
离乡背井才懂得什么是珍惜,孤身只影才懂得什么是人生。那些年走过的路、爱过的人、流过的泪、痛过的情,铺洒在南海到非洲的路上。真正走过才知道,那条路是用无怨无悔的人生书写的,感恩一路有你,南海一直在我们身后!一直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我们有一个梦,联通世界,引领创新;南海有一座楼,对话世界,握手非洲。
我们将尽全力实现这个梦想,让更多的南海企业走出国门,与非洲开展产业合作;让海外的华侨华商,回到南海有一个温暖的共享基地,一个可以落脚的家。
我爱南海,也爱非洲。家,已经没有国界。
安哥拉粤商会祝家乡繁荣富强,更加美丽!
■人物印象
王毅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到西非做生意的佛山企业家,他扎根安哥拉17年,如今企业年营收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针对国内企业面临的跨国经营难题,作为广东非洲投资贸易联盟副主席、安哥拉粤商会创会会长的王毅还打算通过商会的力量,给予国内企业在落地手续、人才培养、营销渠道等多方面支持。
广东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林纯莹:
推动先进医学技术惠及更多非洲人
亲爱的Dr.Yaw,Dr.Lambert
你们好!
在刚刚结束的非洲“爱心行”活动中,看到你们已能独立开展起搏器植入手术,在媒体面前自豪而骄傲宣布加纳起搏器植入团队正式成立,我万分欣慰,感到多年来的心血在这一刻结出丰硕的成果。我一直在爱中前行,希望你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加纳医学界的栋梁之材,引领加纳起搏器领域从非洲走向国际的舞台。
在非洲开展医疗工作多年,我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今后,希望你们在推动加纳起搏器医学技术发展壮大的同时,还要像我培训你们那样培训周边国家的心血管专科医生,让更多的非洲医生掌握这些技术,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欢迎你们带着成果到中国来交流。
■人物印象
2012年至2013年,林纯莹受国家委派并担任中国第二批援非洲加纳医疗队队长,远赴非洲加纳共和国开展援加纳医疗卫生工作。
两年援非任务结束归国后,林纯莹持续关注加纳卫生事业的发展,深深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性。2014年,她申请建立“中加西非心脏医疗中心”,通过帮、扶、带等形式在对口援助国家医院开展示范性合作,打造中国医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毛里求斯南顺同乡会理事梁东升:当好中非民间文化交流的使者
亲爱的平弟:
你好!
由于近期在毛里求斯的事务较多,未能抽空回佛山看望你们、拜祭父母,深感不安,请代向家人们问好。今日,收到了你们托人远渡重洋捎来的衣物及特产,翻看这些带有家乡气息的物品,我好像又回到了36年前,那时的我受南海政府的委派,带着几件衣物和家乡特产,随中国大使馆来到毛里求斯交流。
我真的想不到,作为一名地道的“老佛山人”,最终会留在远在千里的毛里求斯传授咏春、醒狮与中医,成为来非洲的第一个南海武术师傅。
这些年,我教授不少的弟子,他们各有特色,但最大的共同点非常热爱中国文化。我有一个徒弟甚至给自己取名“周润发”,他不仅会咏春拳,还有一副好歌喉,会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上海滩》《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中国歌曲,还曾在中国文化中心的演唱比赛上获奖。他告诉我,虽然不会歌词的中文意思,但觉得中国歌曲很触动人心。
另一位跟随在我身边11年的徒弟阿新,以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如今却变得温文尔雅。他说,中国武术让他的人生观发生重大改变,学习功夫之后,自己的心态更平和了。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秉承的授武宗旨:学习功夫是为了不用打架,不打才是高级的境界。
现在走在毛里求斯的大街上,他们都会用模仿粤语发音亲切地叫我一声“Sifu”,让我产生了身在国内的错觉。我每天都是先去医馆坐一坐,指点几位弟子学习中医跌打,或去关帝庙和年轻人们一起舞龙舞狮,我在这里过得很充实,你们不要挂念。
祖国近年来的发展举世皆知、有目共睹,使我们身在异乡的海外游子深感荣幸和骄傲,我最开始是中国大使馆委派过来的,但我在毛里求斯多年,始终不忘自己肩膀上有一种责任,就是要随时随地为中国文化作出贡献,我为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祝大家都开心快乐、家庭和谐。姗姗侄女及各侄孙们健康长大、学业有成,将来为建设祖国和家乡贡献出一份应有的力量。有强大的国家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人物印象
1984年,佛山出访毛岛,武术教练梁东升也受邀前往毛岛任教,此后还治疗好毛里求斯时任总理的病,并受邀定居毛岛。上世纪80年代,南顺乡亲报名参加梁东升开设的武术和醒狮学习班有150多人,最小的5岁,最老的有60多岁。多年来,梁东升俨然成为南海传统文化输出毛岛的“最大IP”。
东非广东同乡总会副会长詹立:
让世界用上南海的优质产品
亲爱的詹蕊、詹越、詹晋:
爸爸这次去肯尼亚4个多月了,工厂的建设还未完工,我必须在现场监督。爸爸十分想念你们,前天在班会微信群得知下周就开家长会了,看来我又要缺席你们的家长会了。
詹蕊,爸爸不在家,你要带头帮妈妈,照顾一下弟弟、妹妹,用言传身教来引导他们。有时间多到爷爷奶奶家,他们年龄也大了,能多陪伴一下他们,就多点陪伴一下,他们也辛苦了一辈子,为爸爸创造了十分好的物质环境,希望你能代替爸爸,将爸爸的爱给到他们。
詹越,有一些人一生下来就会自我发光,而你就是这一类人。其实看到你的成绩单,我很欣慰,特别是你的英语,永远排在班级或者年级前几名。但爸爸不希望你当书呆子,这样对你的眼睛和身体不是很好,我更希望你做一个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爸爸希望你学好英语,以英语为桥梁,传播我国的优良文化,将中国的传统美德传到世界每个有人的地方。
詹晋,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你要帮我保护好妈妈。男孩子是要保护一家人的,你常常跟我说年龄小,不懂得保护,其实学好文化知识,就是保护好他们的条件,只要你知识够,你的选择就多,保护的方法和手段就多。
我还记得,你们常常劝爸爸不要到其他国家发展,要留在中国。其实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每年都有新的进步,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需要一部分人将我们的优质产品出口到国外去,让国外的人们也能享受到中国发展带来的利好,而爸爸就是这部分人之一。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全世界都能用上南海的优质产品、中国的优质产品。
■人物印象
肯尼亚侨领詹立在东非投资设厂,其在肯尼亚兴办生产板房的工厂,是目前肯尼亚最大的板房厂,工厂的生产材料、生产设备均来自佛山,是佛山制造走进非洲的成功范例。詹立还经常参加公益事业,常年资助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孤儿院。
■解读
暨南大学教授黄卓才眼中的南海家书:
“大家庭”新观念拓展家书的内涵外延
细读6封南海家书,除个别属于公派出国外,其他人都是抱着远大理想迈出家门。有的还辞去收入稳定的工作,勇敢地到远隔万里的非洲去闯世界。这种勇于冒险、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勇于承担的精神,与中国人民勇敢勤劳的品质、广东华侨“敢为人先”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家书总体体现了“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粤侨精神。而“勇”,则是它自己的个性特色。他们都是事业成功者,但你能想象,在异国他乡数十年的奋斗中,他们吃过多少苦吗?在他们的家书中却没有一个苦字。勇,战胜了一切困难险阻!
我以前研究的多是先侨家书,比如我父亲黄宝世40多封古巴系列家书,台山李云宏宗族80多封系列银信(侨批)等。先侨家书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感,是华侨生活史的真实文本。时代变了,新华侨的际遇不同了,对侨居生活的感受不同了,家书内容和文风都发生了变化。这组新侨家书充满了欢快的现实感,可以作为研究新侨生态的依据。
然而不管是先侨家书还是新侨家书,有一样是不变的,就是世代华侨一以贯之的家国观。爱国爱家,有国才有家,家好国才好,这种家国互相依存、相辅相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新侨身上依然保持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书”创意。多封家书都是致南海,致乡亲,致异国徒弟,这些广义的家书已经超出了一般家书的概念。几位新时代华侨具有全球性的宽广视野,不只以南海为家,还以佛山为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家,以非洲旅居地为家。甚至,像安哥拉华侨王毅先生所说:“家,已经没有国界。”他们以“大家庭”新观念拓展了家书的内涵和外延。
这些家书充分表现了南海华侨对家乡亲人的挚爱和怀恋。正如流行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唱的: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我的情牵着你……南海新侨的家国情怀特别醇厚,对家乡大地和亲人爱得特别深沉。“你也祝福我,我也祝福你”,他们在海外发展得越好,枝叶越是翠绿繁茂,就越是惦记着自己的“根”,因为,真情实意,是家书最可贵的元素。
新闻推荐
图为无人车行驶路线图。通讯员供图12月30日,3台自动驾驶无人车出现在千湖公园(三期)日出广场,为华南地区首个AI公园——...